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11193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一、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 23,夜晚 10 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二、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 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 80左右。三、创造适宜的干湿差。秋菇前期,菌筒内部含水量较充足,完全能满足第一茬菇子实体生产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表面干燥 13 天,再盖上薄膜,以提高畦温,促进菌丝生长。23 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提升温度,促使下一批菇生长。四、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气温在 23以上时,每天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气温在 17以下时,每天通风一次即可。要保证子实体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水分和新鲜空气。五、给予充足光照。香菇子实体在生产期间必须有一定的非直射阳光的光照,一般能在菇棚内顺利阅读报纸上的小字的光照强度就可以了。六、预防杂菌感染,延长菌筒寿命。可在墙壁、菇架、地面上喷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01来苏水溶液防治杂菌感染。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