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19093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3)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三明模拟)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时,丞相田蚡到宫中奏事,他所讲的意见,皇上没有不听的;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之人一下子提拔到年俸二千石的高位。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A汉武帝设立刺史牵制丞相B相权膨胀,威胁皇权C丞相权力大大超过了皇帝D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解析:选B刺史是监督地方官员不是牵制丞相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相权权力大,对皇权构成威胁,进而采取中外朝制度,故B项正确;丞相权力大大超过皇帝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的分配而与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郡国并行制无关,故D项错误。2、(2018赣州模

2、拟)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哪一场战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选C材料表明侵略国家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故时间应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鸦片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提及该事件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列强瓜分中国之后,故D项错误。3、判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性质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性质一般是由其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

3、的。我们认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最主要的论据是()A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B打倒地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C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封建王朝D采取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手段解析:选BA项体现的是阶级属性,因此是其判断的论据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论据,故A项错误;打倒地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既体现了其阶级属性,又体现出社会属性,故B项正确;C项体现了社会属性,故错误;D项体现了阶级属性,故错误。4、(2018南通、扬州、泰州模拟)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

4、原因是()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资产阶级实力的上升 D三角航程的逐渐兴盛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相符,故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基本形成,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与题中“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美洲和黑奴贸易,故D项错误。5、下图为1958年创作,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集体食堂的宣传画,这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 A保障了工业建设的原料需

5、求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C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选D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与工业建设的原料需求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实行平均主义,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时间“1958年”和图片中的文字“食堂办得好、生产劲头高”得出,当时中国人民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6、世界某个组织类似于合作社形式的金融机构,成员国加入时需存入一笔认缴款,份额多少由其经济地位决定。该组织用各成员国缴纳本金组成基金库,向遇到金融困境的成员国提供

6、国际收支融资,帮助会员国暂渡难关,并实施经济调整和改革。该组织成立之初的宗旨是()A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B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C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D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解析:选D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描述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的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 ,故A项错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关贸总协定 ,故B项错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的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 ,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

7、不平衡”,与材料相符 ,故D项正确。7、(2018衡水摸底)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A立足现实,追求完美B物质富足,精神自由C人欲有度,服从神性D清心寡欲,讲究道德解析:选D材料没有体现出其主张立足现实和追求完美,故A项错误;在上述观点中其实苏格拉底并没有认为物质的富足是幸福的真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服从神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

8、于完善”可以看出其主张清心寡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张讲究道德,故D项正确。8、(2018合肥模拟)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这一成就()A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B促进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形成C反映了较浓厚的迷信色彩D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实用性的特点解析:选D古代中国天文学出现在原始社会,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情况制定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故B项错误;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不是封建迷信,故C项错误;二十四节气是为指导农业而专门制定的历法,反映出中国

9、古代科技解决实际需要的特征,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018湖北新高考联盟测评)(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

10、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的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

11、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答案:观点示例: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2分)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

12、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8分)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2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接受康有为的学说开始,梁启超的理想便是改革封建王朝,使之变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1899年至1903年间的激进,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清政府的顽固保守,梁转而接受了孙中山的激进方案。1905年他的政治态度复归保守,重新鼓吹起改良与立宪。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梁却又拒绝诱惑、不怕威胁,坚决维护民主共和。 杜先菊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

13、,“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三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号召,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姚中国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1)材料一中梁

14、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指的是什么?概括梁启超政治思想多变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挽救民族危机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践行“社会进化”思想进行的政治努力。(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并依据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具体表现。(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与“不变”可根据梁启超的言论和活动得出。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得出中国近代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据材料一“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结合所学分析可得出中

15、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直接建立共和制度”得出发动革命,建立共和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得出发动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中华民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等。 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1938年”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结论。第二小问,结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回答。答案:(1)不变:希望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变:中国采用何种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4分) 原因: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中国近代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至少回答两点,4分)(2)策略:发动革命,建立共和国。(3分)努力:发动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中华民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等。(6分)(3)背景: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深重;马克思主义日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4分)表现:创立了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民主制度;通过三大改造,成功解决了落后国家如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难题。(4分)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