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18841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考点1 渐进完善的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2过程(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2)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二、过程渐进的民主改革117世纪法律基础(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

2、起来2.18世纪基本形成(责任制内阁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背景国王有在宫中召集大臣等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内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意义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3.19世纪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

3、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轻巧识记 英国君主立宪制三、意义妥协的艺术,深远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教材补遗_文官制度19世纪英国进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

4、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变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以下是14世纪英国议会的一则令状。史料二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时间文件成果1215年大宪章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1628年权

5、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41年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1679年人身保护法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史料解读(1)解读史料一,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依据“需赶赴议会不得延误不得擅自离会行使职责、处理公务”等信息来判断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史料一反映了14世纪议会中国王和各等级的政治地位,说明了国王在14世纪的议会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士、贵族实际行使议会权力,骑士、市民代表等处于从属地位。(2)史料二反映

6、了英国宪法性文件的发展、演变。解读史料二需要抓住表格中的时间、王权和议会权力的演变等信息来总结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特点。史料二体现了王权进一步受到宪法性文件的限制,议会主权取代了君主专制,法治取代了人治。史料运用(1)史料一中的政治状况在“光荣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上升,成为议会中的主导力量。(2)根据史料二,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提示特点:时间长,渐进式变革;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影响:政治上,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论归纳

7、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2)趋势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史

8、料一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史料二英国某议员话语:“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史料三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史料四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在理论上”和后面的引号表明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是权力的象征。(2)史料二“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表

9、明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3)史料三转折词“但”后面的描述表明首相“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即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4)史料四“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表明内阁对议会负责。史料运用(1)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须经国王任命,但要对议会负责。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提示(1)英国国王虽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却是国家元首,因而内阁首相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方可行使国家权力。(2)首相是由经议会选举出来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因而需要对议会负责。(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

10、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运用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电影镜头反映的历史现象。提示议会投票产生结果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再同意对华宣战,这表明英国女王只是虚位元首,议会才掌握实权。史论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1688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

11、英国的王位。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这反映了“光荣革命”() 【导学号:02990018】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使国王“统而不治”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 D建立了责任制内阁C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光荣革命”只是为君主立宪制政体奠定基础,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还保留某些权力,国王“统而不治”的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据材料“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可得“光荣革命”限制了王权,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国王议会),故C项正确;1721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时期,责任内阁制才形成,故D项错误。2

12、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年份贵族阁员非贵族阁员18321866年643618671884年352318851905年402919061916年252619181935年2582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B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中,从“18671884年”到“18851905年”贵族数量在增加,故A项错误;表格中非贵族阁员的总数在不断增加,贵族势力在不断被稀释,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故B项正确;18321935年英国内

13、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不能体现内阁权力的大小,故C项错误;工业化进程决定贵族地位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3(2017合肥高三质检)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君主()A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B“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C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D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D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首相掌握行政权,君主“统而不治”,无法协调议会和首相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局面被打破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英国君主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材料没有涉

14、及,故C项错误;“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表明英国君主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的作用,故D项正确。4(2017天津红桥区高三质检)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1832年改革() 【导学号:02990019】A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B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C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D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C垄断帝国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32年议会改革时还未出现垄断帝国,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1832年议会改革并没有改变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故B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这符合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的实际,故C项正确;1689年之后,议会已经是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故D项错误。考点2 “分权制衡”体制的典范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对应学生用书第29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二、1787年宪法1联邦制度(1)职权:联邦政府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