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17203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西宁一模)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有可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B染色体结构变异能改变细胞中的基因数量,数目变异不改变基因数量C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数目变异不改变生物性状D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数目变异观察不到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改变基因的数量(缺失、重复)或排列顺序(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可改变基因数量,B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

2、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通常用光学显微镜都可以观察到,D错误。答案:A2(2017长春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B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解析: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量与该生物配子的染色体组数量相同,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A错误、B正确;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属于单倍体,C、D错误。答案:B3(2017衡水模拟)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

3、粒较大B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C若和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D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解析:有可能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单倍体,A、D错误;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高度不育,没有籽粒,B错误;AAaa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aa141,Aa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11,所以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aa1551,C正确。答案:C4(2017锦州二模)以白菜(2N20)为母本,甘蓝(2N18)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得到二倍体“白菜甘蓝”,再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倍体“白菜甘蓝”与白菜

4、存在生殖隔离B二倍体“白菜甘蓝”植株可育C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二倍体“白菜甘蓝”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D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解析:白菜体细胞染色体为20,甘蓝为18,杂交后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19。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答案:B5簇毛麦(VV)具有许多普通小麦(AAAAAA)不具有的优良基因。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再将F1幼苗进行处理获得可育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产生的F1有4个染色体组B杂交得到的植株可能较为弱小C可用秋水仙素对F1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D处理F1幼苗后得到的

5、植株均是可育的解析:簇毛麦(VV)与普通小麦(AAAAAA)杂交产生的F1有4个染色体组(VAAA),A正确;杂交得到的子一代植株虽然含有4个染色体组,但属于异源多倍体,因此植株可能较为弱小,B正确;可用秋水仙素对F1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形成可育植株,C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不一定完全诱导成功,因此不一定完全可育,D错误。答案:D6(2017南昌模拟)已知现存土豆均为杂种(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即为杂种),可用块茎繁殖。欲通过一代杂交选育出黄肉(A基因控制)抗病(另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品种,应选用的杂交亲本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

6、abb DaaBbAabb解析:由题意可知,现存土豆均为杂种,而aabb为纯种,A错误;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均表现为黄肉抗病,不用杂交,B错误、C错误;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分别具有抗病和黄肉的性状,通过杂交可实现两者的重组,可得到黄肉抗病的个体,D正确。答案:D7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B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非同源染

7、色体重组现象,A错误;卡诺氏液是固定液,B错误;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都是在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正确;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答案:C8(2018济宁一模)波尔山羊(2N6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下图所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原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30个四分体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C子细胞Aa与aa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细胞周期可能不同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解析:该图是有丝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不联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由题图可知,细胞一极中携带a的染色体有两条,携带A

8、的染色体有一条,在染色体随机丢失后分裂产生Aa子细胞的概率为,aa子细胞的概率为,B错误;原癌基因A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子细胞aa不能合成控制细胞周期的相关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有可能无限增殖,因此其周期可能与Aa不同,C正确;由于染色体是由纺锤体牵引而移向两极的,因此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有关,D错误。答案:C9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和培育出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过程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C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在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解析:表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表示诱导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9、中均可发生,B正确;表示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首先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形成单倍体,因此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答案:D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因为来自甲、乙中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A错误。根据题图,甲中1号染色

10、体发生倒位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B错误。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倒位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C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答案:D11(2017铁岭联考)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后期C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子代的概率为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改变基

11、因的种类,A错误;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有2个A基因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和减各时期,B错误;三体豌豆植株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配子AAAAaa2121,a配子比例为,后代基因型为Aaa的概率为2,C正确、D错误。答案:C12(2017湖北高三联考)家蚕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如图所示为家蚕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第二对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正常雌性家蚕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突变体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突变体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正常细胞产生的雌配子有四种类型,为AZ、AW、aZ、aW,A正确;突变体

12、中A基因变成a,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正确;突变体是染色体变异形成,能通过显微镜观察,C正确;突变体中A和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2017东北三校联考)一般认为烟草是由两个二倍体野生种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其中一种甲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表示;另一种乙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TT表示。故烟草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SSTT。某烟草单体含47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TT1表示,与甲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细胞学检查表明,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有22条

13、染色体联会成11对,还有13条染色体不联会,请回答下列问题:(1)F1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2)该烟草单体所缺的那条染色体属于_(S组/T组)染色体组。如果所缺的那条染色体属于另一个染色体组,则上述的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该有_条染色体联会成对,同时形成_条不联会的染色体。(3)判断甲、乙烟草属于不同物种的依据是_。解析:(1)某烟草单体(SSTT1)可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类型是ST、ST1或者ST、S1T。甲(SS)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类型为S。则杂交后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SST、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SST1或SS1T。(2

14、)甲(SS)含24条染色体,有12对;乙(TT)含24条染色体,有12对。细胞学检查表明,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有22条染色体联会成11对,还有13条染色体不联会,可以推断出该烟草单体所缺的那条染色体属于S组(11对S,1条S12条T),即有22条染色体联会成11对,还有13条染色体不联会。如果所缺的那条染色体属于另一个染色体组,即T组,则上述的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该有24条染色体(SS)联会成对,同时形成11条不联会的染色体(T)。(3)甲、乙烟草属于不同物种的依据是存在生殖隔离,即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有生殖隔离)。答案:(1)TSS或SST、SS

15、T1或SS1T(2)S组2411(3)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有生殖隔离)14(12分)某二倍体植物(2n42)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单体和缺体。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用(2n1)表示,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用(2n2)表示。(1)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该植物共有_种单体;若单体产生的配子均能正常受精,则单体自交后代类型与比例_。(2)某育种专家在小麦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个隐性纯合突变个体,欲判断此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在第几号染色体上),应选择_与之交配,子代出现_类型时就知道其基因的位置了。(3)某隐性纯合体的一条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就表现出突变性状,利用(2)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