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15598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 北师大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讲欧美的工业革命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1政治保障: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基本条件(1)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2)对外掠夺和奴隶贸易,使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工场手工业为新技术的采用和发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成就1机器的发明(1)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3)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被发明出来。2动力的革新(1)表现:1782年,瓦特研制出改良的蒸汽机。(2)影响:解决了大工业所需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

2、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2)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相继建成。易误辨析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三、结果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四、扩展欧美国家相继确立了近代工厂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易误辨析工场与工厂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

3、的附庸。教材补遗_圈地运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影响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

4、展。工业革命的影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人物言论帕尔默(美国史学家)1866年,英国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弄来的咖啡梅雪芹(清华大学历史教授)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德国工业中心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烟幕所笼罩,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杰里本特利(美国史学家)在工业化时代,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产业工人聚集在

5、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史料二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史料解读(1)史料一:第一位学者言论中“粮仓”“森林”“养羊场”“金、银矿”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位学者言论中“污染”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第三位学者言论中“职业道德内在化了”“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等工业革命对市民道德、文

6、化的影响。(2)史料二:“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市场形成。史料运用(1)史料一中三位学者分别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评价?并作简要说明。提示:角度:帕尔默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梅雪芹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革命造成工业化国家普遍严重的环境问题。杰里本特利从文化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革命提升了市民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工业化促进文体活动的广泛推广)。(2)

7、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提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史论归纳利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

8、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自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材料中“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的现

9、象()A直接源于新航路开辟B实现了土地的集中经营C英国由此逐渐实现工业化D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B根据材料信息“由资本主义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可推知,此现象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源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通过圈占农民的份地和公有土地,实现了大土地所有制,故B项正确。2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 【导学号:67930057】A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B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C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D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

10、业化的主力军C材料说明了工人的生育观念出现变化,这是表象,应该从实质上分析,故A项错误;材料与尽快脱贫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竞争激烈,人们减少生育,故C项正确;智能型职员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1825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的禁令,迅速奠定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英国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B形成了工业国之间不平等的关系C成为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本条件D体现了英国维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A英国的机器出口,使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故A项正确;别的国家也可以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国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关系,故B项错误;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

11、本条件不是机器出口,而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故C项错误;机器出口是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4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说明工业革命()项目时间职业人口工农业产值农林渔业比重制造业和采矿业比重农林渔业比重制造业、采矿业等180135.9%29.7%32.5%23.4%185121.7%42.9%20.3%34.3%A.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B实现了英国向工业国转变C引起了欧洲经济地位的变化D改变了英国世界经济地位B“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在材料中没有提及,A项不符合题意;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口大幅下降,从事制造业、采矿业的人口大幅上

12、升,农林渔业的工业产值大幅下降,制造业、采矿业的工业产值大幅上升,表明英国实现向工业国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区域经济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英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概况(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特点:大部分技术发明来源于科学实验室,实现了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的真正结合。(3)标志:电力工业的发展。(4)中心:德国和美国。2成就(1)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直流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问世。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

13、人贝尔和爱迪生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无线电的发明和电报电话公司相继成立。(2)交通运输业使用煤气和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美国成为汽车王国。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3)化学领域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研制出安全炸药。许多化学物质被提炼出来。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1建立:工业革命时期(1)原因工业革命既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时也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要求有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的条件,使世界各地

14、的联系更为方便。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2)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而且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催生了垄断组织。许多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出现,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一个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易误辨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

15、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教材补遗_一、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不但操纵某一行业领域的生产和销售,而且与银行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垄断组织不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参与政治事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但输出商品,而且输出资本。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垄断组织支持本国政府的对外扩张和战争,列宁称这种资本主义为帝国主义。二、全面认识垄断组织1概念垄断组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