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JT/T 446-2001Glass beads for road-marking materialsl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反光标线用玻璃珠的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通用于为改善路面标线涂料逆反射性能所使用的无色透明的玻璃微珠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丧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582—1997 玻璃在98℃耐水性的颗粒试验方法和分级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表面铺撒玻璃珠(简称面撒玻璃珠)drop-on beads 涂料在路面划出标线后,播撒在未干的标线涂料表面的玻璃珠3.2预混玻璃珠premix beads 在路面标线涂料划线以前,均匀混合在该涂料巾的玻璃珠。
3.3贝克线Beeke line 在两种不同光程的介质边界上成像的一条明亮线 注:此现象通常用来识别两种介质折射率的相对差异4产品的分类和材质4.1玻璃珠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为而撒玻璃珠和预混玻璃珠两种4.2玻璃珠根据小同的用途,可分为l号、2号、3号等三个号型(其粒径分布见表1) ——l号玻璃珠宜用作热熔涂料标线的面撒玻璃珠; ——2号玻璃珠宜用作热熔涂料的预混玻璃珠; ——3号玻璃珠宜用作常温溶剂型涂料标线的面撒玻璃珠 对于加热型等涂料,可根据其标线漆膜的厚薄,选用不同号型的玻璃珠作表面铺撒4.3玻璃珠应使用钠钙硅酸盐玻璃制造,不应夹杂含铅或含其它重金属元素的特种玻璃表1 玻璃珠的粒径分布号 型玻璃珠粒径范围(μm)玻璃球质量百分比(%)l号> 8500850~6005~30600~30030~80300~10610~40< 1060~52号 >6000600~30040~90300~1505~60<1500~53号 >2120<90O~4 5技术条件5.1外观要求5.1.1玻璃珠在容器中的状态麻为无色松散球状颗粒之群体清洁无杂物,不应含有经轻度冲击仍不崩散,的结块物。
5.1.2外观要求:按本标准6.3规定的方法观测,玻璃珠应为无色透明的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5.2玻璃珠的粒径分布 按本标准6.4规定的方法观测,玻璃珠粒径分布应符合表l的规定,标准筛网孔尺寸与目数对照表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3成圆率 按本标准6.5规定的方法测试,有缺陷的玻璃珠如椭圆形珠、不圆的颗粒、失透的珠、熔融粘连的珠、有气泡的玻璃珠和杂质等的质量应小于玻璃珠总质量的30%,即玻璃珠成圆率不小于70%,其中粒径在850~600μm范围内玻璃珠的成圆率不应小于60%5.4密度 按本标准6.6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的密度应在2.4~2.6g/cm3的范围内5.5折射率 按本标准6.7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的折射率不应小于1.505.6耐水性 按本标准6.8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表面不应呈现发雾现象;对1号或2号玻璃珠,中和所用0.01mol/L盐酸应在10ml以下;对3号玻璃珠,巾和所用盐酸应在15ml以下5.7磁性颗粒含量 按本标准6.9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景不得大干0.1%6测试方法6.1试样的制备 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整袋玻璃珠产品。
将该袋玻璃珠倒入一容器中,然后再从这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如此重复三次,以保证整袋玻璃珠在分选前能涮合均匀混合均匀的玻璃珠倒入二份分割器(见图1)中重复分割,最后得到约1000g玻璃珠,作为试样图l 二份分割器结构示意图6.2测试条件 一般的测试工作宜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进行6.3玻璃珠的外观检查 把少许玻璃珠样品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的显微镜或投影仪进行观察检查6.4玻璃珠粒径分布的测定 将若干玻璃珠试样在105~11O℃的温度下干燥1h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200g样品,精确到0.1g,倒入一组标准试验筛中(该组筛网的孔径应依次为850μm、600μm、300μm、212tμm、150μm、106μm、90μm,标准试验筛的质量应符合GB/T6003.1的有关规定)盖上试验筛网盖,开动振筛机(振筛机的摇动次数为290次/min,拍击次数156次/min)振动5min,然后将试验筛从振筛机上取下,分别称出各筛网上的样品质量及托盘上留存的样品质量,精确到0.1g若网眼被玻璃珠堵住,可用刷子从下面将它刷出,作为该筛网上筛余的样品如果筛后玻璃珠总质量少于最初所取样品的98%,需要重新取样测试。
根据下面的公式,分别计算出各筛网筛余样品的质量酉分比,精确到小数后l位 式中:G——各试验筛网或托盘上筛余样品的质量百分比,%; M——筛后样品的总质量,g; m——各试验筛网或托盘上筛余样品的质量,g 根据各标准试验筛网和托盘上筛余样品的质量百分比,对照表l的规定,检查玻璃珠的粒径分布6.5成圆率的规定6.5.1用醮有少许工业酒精的脱脂棉球,清洁玻璃珠选形器(见图2)的玻璃平板及玻璃珠收集器6.5.2玻璃珠选形器是由玻璃平板、振动器、调节器和支架等部件组成玻璃平板宽150mm,长380m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在0°~5°之间可调节振动器使玻璃平板产生频率为50Hz的振动,通过调节器可使玻璃平板的竖向振幅在0~0.5mm间变化6.5.3从玻璃珠试样中称取约20g样品,精确到0.1g6.5.4开启玻璃珠选形器的电源开关,调节玻璃平板的斜度和振动器的振幅,使玻璃板上有缺陷的玻璃珠慢慢向上移动而真正圆的玻璃珠向下滚动图2 玻璃珠选形器示意图6.5.5用小勺慢慢往选形器玻璃平板上喂料,应使玻璃珠不在玻璃平板上堆积或大量滑落所有圆珠将滚落到圆珠收集器中,而有缺陷的玻璃珠慢慢进入不圆珠收集器内,直至玻璃珠样品全部分离完毕。
6.5.6把收集到的团玻璃珠和有缺陷的玻璃珠分别再通过玻璃珠选形器进行分离直至所有的圆玻璃珠通过选形器后,没有带缺陷的玻璃珠分离出来;而所有有缺陷玻璃珠通过选形器后,没有圆玻璃珠分离出来6.5.7分别称出分离得到的所有圆玻璃珠的总质量N(g)和有缺陷玻璃珠的总质量C(g),精确到0.1g6.5.8玻璃珠的成圆率P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P——成圆率,%; N——圆玻璃珠的总质量,g; C——有缺陷的玻璃珠的总质量,g6.5.9按本标准6.4规定的方法,筛得一定量粒径为850~600wn范围的玻璃珠称取约20g样品,精确到0.1g重复步骤6.5.4~6.5.8即可得到该粒径范围玻璃珠的成圆率6.6密度的测试6.6.1把若干玻璃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然后置于110±5℃的烘箱内干燥1h,取出冷却至室温(本测试工作应在23±2℃的环境中进行)称取约100g玻璃珠样品的质量,精确到1g,待测密度6.6.2把化学纯的二甲苯倒入100ml量筒内,至刻度100ml处称其质量,精确到1g,然后把二甲苯从量筒内倒出来 6.6.3把待测密度的、质量为的玻璃珠样品倒入量筒内,加入二甲苯至100ml刻度,称其质量,精确到1g。
6.6.4按下式计算出玻璃珠密度,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式中:D——玻璃珠的密度,g/cm3; ——玻璃珠样品的质量,g;——装有100mI二甲苯后,量筒的质量,g; ——加入玻璃珠样品和二甲苯至刻度100ml后,量筒的质量,g; d——在该窒温下二甲苯密度,g/cm36.7折射率的测定6.7.1把少许玻璃珠放在研钵里粉碎,然后置于载玻片上往载玻片滴1~2滴折射率为1.50的浸油,使浸油完全浸没玻璃粉6.7.2把载玻片置于放大倍数为100倍的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用钠光灯作光源供给透过光线调整显微镜的照明灯光,从下方以暗淡光线照射玻璃粉覆盖区域,将显微镜聚焦在玻璃粉上6.7.3缓慢提升显微镜镜筒,观察每颗玻璃粉周围贝克线的移动,若贝克线向玻璃粉中心方向移动,则玻璃的折射率大于1.50;若贝克线向浸油方向移动,则玻璃的折射率小于1.50,当提升或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玻璃粉的轮廓呈模糊状态;当完全聚焦时,玻璃粉几乎不可见,此时玻璃的折射率与浸油的折射率相等,为1.506.8耐水性的测试参照GB/T6582,称取10.0g玻璃珠,倒入25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往瓶内注入100ml的蒸馏水。
把锥形瓶置于沸腾的水浴巾加热1h从锥形瓶中真接观察玻璃珠表面的状态等瓶中的水冷却至室温,用酚酞作指示剂,接着用0.01 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至中性算出所用盐酸溶液的用量(d)6.9磁性颗粒含量的测试6.9.1从玻璃珠试样中称取约200g样品,精确到0.01g6.9.2把永久磁铁安装在一框架上,如图3所示在磁铁上放一块玻璃珠,组成一个磁性颗粒分选架6.9.3在玻璃板上放一张光滑的白纸,一手拿着白纸,一手慢慢将玻璃珠样品播撒到磁性区域巾,玻璃珠从纸上流过,进入样品盘,磁性颗粒留在纸上,把纸从下边慢慢提起至水平位置,将纸上的磁性颗粒用毛刷刷到样品杯中6.9.4重复6.9.3步骤,使玻璃珠反复通过磁性区直至通过三次或在纸上已见不到磁性颗粒为止称取收集到的全部磁性颗粒的质量,精确至0.01g6.9.5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量C,用下列公式计算(结果计算至小数后两位): 式中:C--磁性颗粒含量,%; --玻璃珠样品的质量,g; --收集到的全部磁性颗粒的质量,g7检验规则7.1检验的分类和要求 对玻璃珠质量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定型检验和周期检验三种形式7.1.1出厂检验 每家玻璃珠生产厂在产品出厂前,应按GB/T 2828的规定随机抽取足够数量的样品,按表2的要求图3 磁性颗粒分选架示意图(单位:mm)进行自检,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要求。
表2出厂检验要求 序 号 出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本标准章、条编号)测试方法(本标准章、条编号)1玻璃珠在容器中的状态5.1.1目测2外观要求5.1.26.33玻璃珠的粒径分布5.26.44成圆率5.36.55供需双方合同规定的其它项目按合同要求按合同要求7.1.2定型检测 玻璃珠生产厂在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应提供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产品,做本标准规定的全套性能试验7.1.3周期检验7.1.3.1玻璃珠生产厂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周期检验: a)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h)停产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产品再生产时; c)正常生产的产品每经历两年生产时; d)产品的设计、工艺或材料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