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14815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一部分 创新引领计划一、前沿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本计划旨在激发和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促进具有引领性作用的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的出现和涌现。本计划重点支持有望引发新兴业态、新兴生产力出现的前瞻性、先导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或通过技术集成、技术整合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生与形成的项目。本计划支持对象为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在郑高等院校、市属以上科研院所。申报本计划,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优先支持。同等条件下,在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平台上开展并实施者优先支持。二、科技攻关计划本计划分重点攻关计划和普通攻关计划。本计划重

2、点支持围绕郑州市高新技术优先发展领域和主导产业发展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本计划主要支持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含高等院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医疗机构)仅限于申报普通攻关计划。三、软科学研究计划本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重点工作部署和科技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需求,以指定课题为主组织实施,按郑州市2014年度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技术领域指南中所列课题申报。本计划支持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软科学研究能力的单位或组织机构。第二部分 产业支撑计划 本计划为2014年度及今后若干年度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的主体计划、骨干计划。本计划

3、拟集成、集合各类创新资源,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计划本计划所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特定区域,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各主导产业园区、专业园区,省级产业集聚区,市级专业园区(工业园区、高技术服务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区等。本计划以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为根本目的,按照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布局,重点支持工业主导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现代农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重点支持园区创新研发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4、集中重点支持园区内骨干企业完善高新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创新能力强、产业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壮大科技特色产业集群,引领、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计划原则上由县(市)区、航空港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以园区为基本单位组织申报,并指导、协调、促进项目实施。项目的申报和承担主体应为园区内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依托园区内企业事业单位。项目单位的申报资格参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的相关条件。本计划鼓励国内高等院校在本市建立大学科技园,鼓励企业建立产业(工业)园区。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一)

5、高端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预期主要目标:形成高端装备创新产品及系列化设计、生产能力,并规模化生产,主要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得5项以上专利,项目产品在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申报条件:(1)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注册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2亿元,销售收入较上年度增长20%以上;(3)上年度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4)建有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条件;(5)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5:1。(二)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应用(三)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四)生物工程与制药关键技术研发及

6、产业化(五)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申报上述4个专项预期主要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并规模化生产,主要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得5项以上专利,项目产品在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上述4个专项申报条件:(1)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3)上年度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销售收入较上年度增长20%以上;(4)建有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条件;(5)特种行业须获得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认证、生产许可证等(如GMP认证等);(6)

7、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5:1。(六)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预期主要目标:培育、鉴定新品种1-2个,形成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操作规程1-2项,年产优质种苗100万株以上。研究推广温室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项目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申报条件:(1)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市属科研院所;(2)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2012年度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较上年度增长20%以上;(3)企业2012年度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4)企业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3:1;(5)须建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

8、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条件。(七)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预期主要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2-3项、形成专利3项、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两年内实现产业化,项目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申报条件: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2012年度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3)2012年度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销售收入较上年度增长20%以上;(4)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3:1;(5)须建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条件。三、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本计划旨在重点支持国

9、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成果在郑州本地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支持已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或专利实施合同将要实施的项目。本计划的项目申报和实施主体、支持对象均为本地企业。本计划鼓励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研发和转化,鼓励发明专利独占许可实施。申报条件:(1)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2)项目申报单位经营状况良好,具有项目研发资金保障能力和健全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3)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5:1;(4)已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或专利实施合同。四、高技术服务业促进计划本计划旨在重点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本年度重点支持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信息技术、软件和外包

10、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为相关行业提供高技术服务的创新活动、解决方案、平台建设和示范工程。本计划申报条件:(1)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2)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3)上年度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4)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5:1。五、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本计划以项目为载体、以相关认定办法和规定为准进行申报,并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经费支持。本计划申报条件参照有关规定要求。其中,符合郑州市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的,立项后认定为郑州市创新型企业;符合郑州市科技型企业成长路线图助推行动

11、计划认定标准的,列入该计划,并按有关政策给予经费支持;符合国家、省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支持的,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省和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国家、省和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另行组织申报。申报本计划的项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者优先支持。六、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本计划分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计划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创新研发平台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研发平台支持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重点支持企业。工程技术

12、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1)在本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具备承担国家、省和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并在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次获得科技成果。(2)具有较强的行业辐射和带动能力,在所申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技术领域中,其主导产品的销售规模及技术水平处于本市、本省该产业领域领先地位。(3)具备必要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较高水平的检测、分析手段和工艺设备。中试基地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检测、分析等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培训场地面积100平方米以上。(4)拥有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3人以上

13、,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人员20人以上。(5)财务管理规范,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良好信誉。按技术领域的不同,企业技术开发的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10%。(6)鼓励与国内外高端研究机构、人才联合共建。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一事一议。申请院士工作站按照郑州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条件申报。创新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导产业服务的集科技企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中介、专利服务、成果转化、投资融资、创新培训等综合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申报条件:(1)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

14、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2)项目申报单位具有健全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5:1。申报本计划的项目,同等条件下,县(市)区给予科技经费配套支持的项目优先支持。鼓励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七、创新人才引育计划本计划旨在引进、培育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重点支持其实施的重大研发和转化项目。通过该计划的实施,面向本地企业,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引进和培育一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年度重点支持国家“”、省级 “百人计划”人才带团队、带项目在郑州依托企业实施的

15、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入选国家“”和河南省 “百人计划”在本市企业实施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国家“”和省级 “百人计划”人才申报本计划,除出具“”、“百人计划”人才相关证明材料外,参照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相关条件。本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仅限于企业申报,并按有关政策规定重点支持企业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八、科技金融结合计划另行安排。九、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本计划旨在通过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市企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研发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本计划重点支持本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担和参与实施的国与国之间(含港澳台地区)的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对于非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择优支持。申报本计划的项目,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园区内建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优先支持。第三部分:科技惠民计划本计划旨在围绕人民群众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市政建设、智能交通、社会公益服务等领域,通过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及成果的推广普及,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让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百姓。本年度重点支持市属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临床医疗大型共享数据库及网络平台,郑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