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14597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二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揭阳二中高一第一学期末考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请把正确答案用2错误铅笔填涂于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 宗法制B. 世卿世禄制C. 王位世袭制D. 分封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可知,这些都是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故选A;世卿世禄制是奴隶主贵族世代垄断官位和爵位的制度,排除B;王位世袭制是指权力一代接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传承,排除C;分封制与材料“联宗、收族和撰

2、写家谱、族谱”无关,D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切入,,结合宗法制进行思考。2.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 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答案】B【解析】据材料提到,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科举入仕的观念受到重视,说明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室势力对官职

3、的把持,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崇儒入世的观念,故C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区域人才选拔公平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学生应该正确理解材料反映的科举入仕的观念问题,据此即可大胆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A. 秦朝御史大夫B. 唐朝尚书令C. 元朝中书令D. 明朝内阁大学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阁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地位不高,但它能够帮助皇帝参与机密要务的

4、处理,故本题选D。A、B、C都有着丞相的权利,地位高。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西方列强为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造成的,和前一个“不公正

5、”没有因果关系,错误,含选项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公正”的含义5.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A.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B. 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C. 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本质”、“原因的相同点”。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可知,列强武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就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故选A。6.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

6、原因是()A. 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C. 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争夺 D. 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者都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无法实现,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如资政新篇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与时代潮流一致的;BC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考点:对太平天国纲领文件的评价点评:解答本题须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理解,除此,还有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7.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

7、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 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日本

8、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反映了中日两国在对外战争上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说明了两国民族意识的不同。8.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A.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 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C. 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D.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材料中“1935年瓦窑堡会议则决定给予富农和

9、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为了团结抗日,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针对“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涉及国民党,无法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1931年”至“1935年”间,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故B项错误;1949年,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与材料中“1935年”不符,故D项错误。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答案】D【解析】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是古

10、罗马习惯法的汇编,A项表述正确。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B项表述正确。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C项表述正确。罗马公民法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因此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D项表述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表述错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D。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 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B. 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C. 总统有

11、权制定或废除法律D. 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答案】A【解析】材料“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反映了总统对参众两院通过的法律实施有监督的权力,体现了权力的制衡的原则,故A正确;总统对参众两院通过的法律有监督权,这并不能说明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故B错误;材料“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说明总统无权单独制定法律,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故D错误。故选A。11.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 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 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 改变德意志落后

12、状态 D. 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这一举动对德国而言具有革命性的功能,因为其结束德国长期的政治分裂,极大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答案选B,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项说法不够准确, D项材料并未体现。考点:德国的统一点评: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完成德国统一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由于德国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模式实现的,因此德意志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反映在政体建构上便是德国皇帝并不是“虚君”而是真正手握大权的皇帝。12.1689年英国权利法

13、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B. 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C. 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D. 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答案】C【解析】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都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废除了君主专制,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故答案为C项。英国国王没有任命内阁成员的权力,排除A项;英德两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14、级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52分。请用黑色水的签字笔或钢笔把答案填写于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错位置不得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材料二本朝(宋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材

15、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请回答:(1)据材料一,论证“汉承秦制”这一历史命题。结合所学,指出刘邦“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收兵收财的措施并说明朱熹认为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答案】(1)论证:汉代继承了秦代开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后果:受封王侯在其领地里拥有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2)措施:杯酒释兵权,收精兵,制钱谷。影响: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导致地方困弱,无力抵抗外族入侵。(3)问题:政治上的松散状态(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解析】第(1)问,“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