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14562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 自然特征与农业,八年级下册,设疑思考:来到我国的南方地区,你会看到与北方地区大不相同的地理景观。这里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红色的土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茶树。这些都会使你感受到南国风光的独特韵味。那么你所了解的南方有哪些自然特征和农业呢? 学生活动: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目标展示,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知道南方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及农业的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树立人与自然和

2、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特点。,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_以南、_以东,东临_海、南临_海。 2、地形:_。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西部以_和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和 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 和 _。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_以上,降水量在_以上,属于_气候。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_”。 5、植被类型:_。 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主要种植_,也种植等_、_、_。盛产_ 、_ 、_ 、_ 以及 _、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预习导学,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特征,互动探究,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经纬度位置: 34N以

3、南, 98E123E。,地形区: N: 四川盆地 O: 云贵高原 P: 东南丘陵 Q: 长江三角洲 R: 珠江三角洲,山脉: G: 南岭 H: 横断山脉 I : 雪峰山 地形区: J: 成都平原 Q: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 1、淮河 2、长江 3、雅砻江 4、岷江 5、嘉陵江 6、汉江,河流: 7、京杭大运河 8、湘江 9、赣江 10、闽江 11、珠江 12、怒江,河流: 13、澜沧江 湖泊: 14、洞庭湖 15、鄱阳湖 16、太湖 17、洪泽湖,气候湿热的红土地,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一月均温在0以上,

4、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滇两省南部在15以上(热带)。,气候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 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 如:台湾山脉东坡3000mm以上,而西部平原及福建沿海处于雨影区只有1000mm左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557.8mm,最高记录达8408mm,为我国“雨极”。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 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与伏旱 (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

5、成伏旱(夏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火炉)。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受寒潮影响较小。79月份活动频繁的台风虽然会使东南沿海带来风灾和水灾,但因这段时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常形成伏旱,台风带来降水可以起到缓旱情作用。,(3)河湖特征 主要河流: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 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砻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东江、西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 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不大;无结冰期;河流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中,水能资源丰

6、富,下游航运价值较高。 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还有日月潭、滇池等。,(4)土壤: 地带性土壤:红壤或黄壤。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低产土壤。此类土壤酸、粘、瘦。改造措施:补充熟石灰、掺入沙子、增施有机肥料。改造后的水稻土为高产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较为肥沃。水稻土:经过改造熟化后的土壤。,利用和改造红壤的方法: 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

7、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水稻,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5)植被: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云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热带季雨; 东南丘陵是我国第三大林区,主要为次生林和人工林。用材林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松柏),经济林主要是茶叶和各种水果。,1水田为主:本区气候高温多雨,热量、水分充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耕地以水田为主。 2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3主要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油菜(长江流域)、甘蔗(桂、粤、云)、桑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茶叶、淡水鱼、天然橡胶(海南岛、雷州半岛、

8、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柑橘、香蕉、芒果、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等特色农产品。,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4.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区内差异 (1)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籽、桑蚕、棉花和多种淡水鱼等。 (2)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5.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气候: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 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土壤:长江中下游

9、平原、珠江三角洲土壤肥沃,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水源: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生产历史: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此外,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不利条件: 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早涝灾害频繁;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地形:山地、丘陵多,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土壤: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有机质易分解,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

10、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主要农作物(产品): 种植业: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甘蔗为主。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 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漆树、柑橘、香蕉、荔枝、桂圆(龙眼)、菠萝、蚕桑。樟树(台湾盛产樟脑)、橡胶、剑麻、椰子。 渔业:河湖盛产水产品和水生植物。,()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粮食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

11、平原、江淮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棉花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种植面积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糖料(甘蔗)基地: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云南、四川是我国甘蔗基地。 油料(油菜)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趋势。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分布最广柑橘,南亚热带香蕉、荔枝、桂圆、

12、菠萝、热带椰子(海南岛)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 林业基地: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经济林基地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主要分布于广大山地丘陵。,()农业灾害: 主要灾害: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原因: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海淤积严重,本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但由于人类盲目开发利用,大量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积,湖泊蓄洪功能减退。 治理: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在坡度较大的地区要退耕还林。,云南元阳梯田,湖北平原稻田,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云南元阳修建的缓坡梯田,总结延伸,气候湿热的红土地,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作业布置,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