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12341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0191021026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质检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D.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2、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否

2、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B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D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4、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3、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5、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6、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

4、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 )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7、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撤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度 D推恩令8、元朝的行省制是后世“省制”的开端,在中国行政区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图所示地区未设置行省的是( )A B C D9、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

5、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10、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面积,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11、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

6、了残破的国家。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A社会转型加速 B血缘政治受到冲击 C改革变法兴起 D士人势力掌控政权12、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 宗法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君主专制13、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违背人伦礼仪 B不利于社会进步 C重视尊卑贵贱 D有利于凝聚宗族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

7、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5、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A秦朝丞相 B汉朝刺史C元朝御史台 D明朝提刑按察司1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

8、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17、 “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材料中“严密的组织”所代指的制度是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制度18、“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实行行省制度19、2016年3月2日,我国考古人员通过木椟、金器及一枚印章等随葬品,最终确认南昌西汉

9、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在猜测却缺乏充足证据的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因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而被赶下台并被封为海昏侯,故称“海昏侯汉废帝”)。这说明A考古实物的发掘,是对史实的重要补充 B对于史实的研究,考古发掘是唯一手段C历史研究过程中,考古手段最具权威性 D对于民间的传说,都需要借助考古证实20.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C.其弊端日益突出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21、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

10、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秦王赢政的独断专行22、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23、有学者提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

11、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其中的“省政阶段”主要是指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24、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2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建立统一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开创皇帝制度26、据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一书中的统计,西周初期占领

12、当时黄河两岸的姬性贵族的重要封国共计有21个,分封与黄河以北地区的还有耿等8个以上的封国,分封于黄河以南地区的有应等6个以上的封国。西周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占领经济战略要地巩固西周统治 B确保分封的主体是同族姬姓贵族C最大程度贯彻西周血缘分封原则 D确保中央对黄河两岸的垂直管理27、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28、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

13、著特点是()A分化事权 B培植亲信 C频繁换相 D重视法治29、“设计这一制度有两重目的,第一是避免重蹈前代王朝将权力集中于一人的覆辙,第二是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力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的政策性失误。”这种制度是( )A、郡县制 B、推恩令 C、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内阁30、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 法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皇权意识的增强 D.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31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A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B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C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D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32、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