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10582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走进分子世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UZHOU NO.35 MIDDLE SCHOOL/电/子/备/课/模/板/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课题7.1走进分子世界 (第一课时)课时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过程和方法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难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教学程序教 学 过 程备 注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一、讲授新课:活动7.1选择一种模型:用炭素笔在白纸上

3、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再注入酒精,在液面的最高处做一记号。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总体积是否和混合前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相等。如不相等,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做一个替代实验如下。用两个量筒中分别注入50cm3水和50cm3酒精。然后将50cm3酒精倒入50cm3水的量筒中,用棒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再观察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

4、体积,是否还是100cm3(也可以用黄豆和大米相混合进行实验,操作的效果更加明显。)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去。讨论: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对上述和现象进行解释。对于其他的模型也应进行鼓励,但应给学生指明模型2是最合理的。教师: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

5、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介绍分子的大小。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十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学生看图7-3,可告知分子的排列常常是十分有规律的。)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1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9000年才能跑完。介绍分子直径数量级如果将分子看作是一个个的小球的话,这个小球的直径只能用10-10m来衡量。人们常将10-10m称为1埃。如水分子

6、的直径为4个埃,氢气分子的直径为2.3个埃。通过刚才的学习,可总结如下结论。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活动7.2: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如果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学生:讨论后进行如下回答。烧好的菜一端上桌,香气扑鼻。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将糖块投入到水中,糖块会溶化,说明糖的分子在运动。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桂花的芳香,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说明分子在运动。教师:得出如下结论一

7、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教师:要求学生阅读28页的对话框。提问小男孩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女孩又是怎样回答的?学生:小男孩说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教师:你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呢?学生: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布置作业:探究与训练相应内容板书1、建立模型: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3、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课后记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课题7.1走进分子世界 (第二课时)课时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8、;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过程和方法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难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教学程序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复习提问:1、分子的定义:2、有关分子的初步认识:二、讲授新课:要求学生阅读28页的对话框。提问小男孩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女

9、孩又是怎样回答的?你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呢?活动7.3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讨论后回答如下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教师: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得出的结

10、论是: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读一读生活物理社会教师:仔细阅读短文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完成如下表格的填写。物质状态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运动情况 宏观特性固态 很小 很大 只能围绕某一点做振动即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液态 较小 较大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 气态 很大 很小 分子可以自由向各个方向运动 没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教师: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回答如下问题。纳米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你所了解的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学生:1nm=10-9m纳米金属有超塑延展性。纳米陶瓷硬度高、耐高温而且有一定的塑性。纳米材料还

11、有很强的抗菌性。三、练习 补充习题第一节四、作业 完成探究与训练第一节板书4、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析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5、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课后记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课题7.2静电现象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3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重点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的本质难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

12、学程序教 学 过 程备 注1物质的微观世界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摩擦起电实验:(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带电:如果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物体带了电。通过摩擦起电现象引入两种电荷:正电荷: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就叫做正电荷。负电荷: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就叫做

13、负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提问(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启示 :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对电子有一定的束缚作用,使得电子围绕中央的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有许多的夸克组成的。 我们现在来共同分析一下以上的微粒都呈现怎样的电性?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正电;而中子是呈中性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正电的。总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

14、成,分子是由不显电性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大量的夸克组成。2原子模型物质的微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下面我们根据原子的结构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结论:(1)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 (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相等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布置作业:完成探究与训练相应内容板书1、带电:2、两种电荷:3、电荷间相互作用4、原子的结构课后记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教师:魏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