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10575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研究内容提要: 基于生态环境脆弱、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水资源短缺的特殊区情,西北地区应选择生态经济型的城市化战略,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网络发展模式。为保证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持续发展,西北地区应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生态型”产业、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城市管理制度,促使城市社会结构转型。 www.TT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承载力 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模式 www.TTwww.TT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趋势 1 ,城市化与区域发展间表现出日趋强劲的互动态势,城市化被视为落后地区谋求发

2、展的必要条件、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进程和有效手段。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2 、生态赤字严重 34 ,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水资源短缺,城市化作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路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任何只顾追逐利润而忽视腹地资源供给有限性的城市化路径都必将导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使西北地区陷入无序化和非持续性。基于特殊的区情,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深层控力的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战略成为西北地区的必然选择。 www.TTwww.TT1.西北地区的城市化特点 www.TT1.1 城市化水平低、密度小、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空间分布高度吻合 www.TT城市的成长状态和城市化发展状况是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而城市人口

3、与其比重的变化却是该动态过程的最典型表现。因而,通常情况下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市化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城市化率已达36.22%,而西北地区总体城市化率仅为31.46%,比全国低4.7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青海省也比全国水平低1.46个百分点,甘肃省则要低12.21个百分点。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市相比,西北地区的城市化率要低56.85个百分点。 www.TT从城镇人口密度来看,除陕西省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人口密度最高的陕西省仍比上海市(全国最高)低1838.26人/km 2 ,最低的青海省比西藏(全国最低)仅高

4、2.43人/km 2 ;从城市密度来看,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5%和全国的24.6%。从差异系数来看,西北地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差异系数远低于东部地区与全国,仅占全国总体差异系数的4.12%,说明西北地区不但地广人稀, 人口城市化对全国城市化进程的贡献率低,而且人口分布受 自然条件的显著制约,人类聚落多依山傍水,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度吻合,相对集中在资源配置良好的平原、河谷、盆地和条件较好的高原地区。 www.TTwww.TTwww.TT表1 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城市化率及密度比较 www.TT城市化率 (%) 城市个数(个) 城市密度 (个/km 2) 城市人口

5、密度(人/km 2) 差异系数www.TT西北地区 31.46 54 0.17 8.98 0.58www.TT东部地区 53.0. 276 2.58 212.18 6.82www.TT全国 36.22 663 0.69 47.75 14.09www.TTwww.TT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 www.TTwww.TT1.2 城市化质量差,以数量扩张为主 www.TT在城市化进程中,把握城市化质与量的对比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在城市化初期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当城市化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化质量。城市化的质量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

6、的发展质量,即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区域的发展水平,即城乡一体化5 。鉴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有限的生态承载力,城市化发展应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但事实上,西北地区的城市化质量远低于东部地区,目前仍以数量扩张为主。 www.TTwww.TT表2 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与其他地区比较www.TT城市化率 (%) 城市个数(个) 城市密度 (个/km 2) 城市人口密度(人/km 2) 差异系数www.TT西北地区 31.46 54 0.17 8.98 0.58www.TT东部地区 53.0. 276 2.58 212.18 6.82www.TT全国 36.22 663 0.69 47.75 14.

7、09www.TTwww.TT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 www.TTwww.TT1.3 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呈团块-轴向格局 www.TT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沙漠-绿洲相间分布、谷地与高原山地交错展布,绿洲与河谷平原成为城镇发育、成长的摇篮。城镇依绿洲和河谷平原呈团块状分布,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密集区、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城镇密集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镇密集区,此外,在各绿洲区域中心以及平原地带也发育了许多城镇,成为联系三大城市密集区的重要环节;带状展布的交通线(东西走向的陇海-兰新-北疆铁路和南北走向的包兰-兰青-青藏铁路、西

8、太-西康铁路)以及各内陆河流成为连接各团块的主轴线。这些团块由于拥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人居环境,因而发展成为现代产业集中分布的区域,使得西北地区的城镇分布趋势面与产业分布趋势面高度吻合。 www.TT1.4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不完善,首位度高 城市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市化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西北地区城市体系不完善,不仅城市总数偏少,而且大中小城市发展极不平衡。2000年西北地区共有54座城市,占全国的8.14%,其中特大城市占全国7.5%,大城市占全国的1.89%,中等城市占全国的7.34%,小城市占全国9.66%。陕西、甘肃、新疆没有大城市,青海无中等城市,宁夏全部为中、小城市。此外,

9、西北地区城市首位度高,青海省高达9.92,而且首位城市规模在不同省区差距很大,其中陕西省西安市的非农业人口是宁夏银川市的4.47倍,西安市和兰州市的辐射范围早已超过陕西、甘肃。这种特殊的城镇规模结构制约着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向周围中小城市辐射扩散及中小城市向农村辐射扩散等功能的发挥,使区域发展缺乏中心以及经济布局支撑的骨架。 www.TT2.西北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www.TT区域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基于特殊的生态环境,西北地区不可能采取类似于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战略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然而城市又是由市而生,市场机制是城市化的内生机制。因此,西北地区的城市化

10、必须在生态承载力与市场机制的双重导控下发展。 www.TT2.1 西北地区城市化战略的发展历程 www.TT城市作为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市场交易行为的载体,它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动力。因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展开了激烈的城市规模之争,提出小城市主导论、中等城市主导论、大城市主导论等。西北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也一直处于城市规模纷争之中。 www.TT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于西北地区城市化战略的讨论也进入了高潮。但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多了一些理性思考,更注重西北地区的区情,城市化战略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以良好生态环境为本的生态理念。提出城市化应从战略上通盘考虑,强调城市化进程应与生态

1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和谐,应重视差异化原则,建立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体系6 。在具体战略上强调聚集式发展和按地域分散式城市化相结合,大城市和小城镇两头并重,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轴线地带、城市群和城市密集区等区域增长极 7 。然而,出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愿望,西北地区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强调政府干预,政府安排或主导城市化进程的倾向明显,城市规模的选择偏好依然非常强烈。这种路径依赖由于对城市化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忽视了城市化质的规定性,而过分强调了量的可比性,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了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分布态势。在实际建设中盲目求大,对有限的生态承载力施加了强大

12、的压力,因而降低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反而受阻。 www.TT2.2 水资源承载力:西北地区城市化的深层控力 区域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化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其承载能力在客观上存在一个最大阈值,随着城市化的扩展,城市化进程将会遇到“资源门槛”或“生态门槛”8 ,门槛的限制使资源、环境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境,从而阻碍城市发展。 www.TTwww.TT表3 西北重点地区现状缺水情况(中等干旱情况)www.TT城镇需水 农村需水 总需水 总供水 总缺水 缺水率%www.TT新疆 合计 13.3 422.3 435.5 392.3 43.3 9.9www.TT北疆 9.0 156.2 165.2

13、 147.4 17.9 10.8www.TT南疆 3.0 248.2 251.2 228.3 22.8 9.1www.TT东疆 1.3 17.8 19.1 16.6 2.6 13.3www.TT河西 合计 3.9 70.1 74.0 71.8 2.2 3.0www.TT疏勒河 1.0 11.8 12.8 12.8 0.0 0.0www.TT黑河 1.6 32.6 34.2 33.6 0.6 1.6www.TT石羊河 1.3 25.7 27.0 25.4 1.7 6.1www.TT柴达木 0.7 6.4 7.1 7.1 0.0 0.0www.TT宁夏 6.0 83.2 89.2 88.8 0.4

14、 0.4www.TT关中地区 14.6 54.9 69.5 56.5 13.0 18.7www.TT西北 38.5 636.8 675.3 616.5 58.8 8.7www.TTwww.TT资料来源: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96-912课题资料 www.TT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为2254亿m3 ,且由于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较大的生态用水需求,可用于发展经济的水资源相当有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水资源的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严重背离,生态用水遭到严重冲击。由于上中游用水量过大,用水效率偏低,使得多数内陆河下游缺水,甚至导致年内季节性断流,在中等干旱年,城镇需水38.5亿m 3 ,农村需水636.8亿m 3 ,总需水675.3亿m 3 ,总供水616.5亿m 3 ,总缺水58.8亿m 3 ,缺水率达8.7%,新疆绿洲地区、陕西关中地区与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缺水程度较高。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