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1108175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市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安市2020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l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由卷I和卷两部分构成。卷I ( 1-6页)为选择题和阅读材料,卷 (7-12页)为答题卷。 卷I来源:学科网ZXXK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潮讯(xn) 阔绰(cu) 戛然而止(ji) 味同嚼蜡(jio) B姊妹( z) 磐石(p n) 众目暌睽(ku) 佝偻承蜩(tio) C泯灭(mng) 恻隐(c) 莽莽榛榛(zhn) 晴天霹雳(n) D啮齿(ni) 荫庇( yn)

2、叱咤风云(ch) 惟妙惟肖(xi)来源:学科网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是锐智的微笑。 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D它争先沉醉于胜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3将下列词语填人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 )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 )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 ),( )当时除了能( )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A虽然 深奥难懂 因为 触摸 B但 迷惑不解 所以 捉摸C虽 然睬奥难懂 所以 捉摸 D但 迷惑不解 因为 捉摸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

3、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 这位大师的接见。 B小琳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参加广安市“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不料竟一 举夺魁,全班同学喜出望外。 C我们年轻一代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跋或者由于巨大的 痛苦已经疯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这次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繁星密布,皓月当空,又是一个不眠夜。 D大路向天边延伸得很远很远,直到遥远的天际。6将下列句子组合

4、成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A B C D7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 A原句:大学毕业正在四处找工作的哥哥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大学毕业正在四处找工作的哥哥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B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 C原句: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5、 改句: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责任监管和查处肉精呢? D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官室、器皿、人物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以残年余力 杀之以应陈涉 D默而识之 义不杀少而杀众二、阅读与理解(50分)(一)记叙文阅读我说,你听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司长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

6、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徽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末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雏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了。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

7、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aF JL,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邢桩新同学渐渐发现,他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抖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幺教可以研?。”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丁,经常一个人长时问静坐。别人问

8、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牵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地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褥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9、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二)说明文阅读【甲】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稃指出的是枷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敷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车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田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玮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

10、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来源:学_科_网约lo,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砚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送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套发现山脚( )而山腰反(

11、)。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 )很成功,在( )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乙】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眷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三)议论文阅读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幺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

12、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现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

13、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井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浙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情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

14、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得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有删改)(四)文言文阅读【甲】生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博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傲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论仁、礼、义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