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06528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苦 文学研究 浅 议 机 械 性 练 习在 对 外 汉 语教 学 中 的运 用 马 瑞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0 ) 摘 要: 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体 系中的重要环节, 机械性练 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在语音教 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 用。在将机械性 练 习运 用于对 外汉语教 学过程 中, 教师应 当打好理论基础 , 关注学生个体特 点 , 增 强练 习的趣 味性 , 并做好 课 后的跟进 追踪和效 果巩 固。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语音教学 机械性练习 1 9 5 0 年至今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无至有 理论与实践 都 日益成熟 。 为外 国留学生 和

2、国际友人掌 握汉语 、 了解 中国 文化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也有 力地推 动 了中国和世 界 的广 泛合作与交流 。 对外汉语 教学 的根本 目的在于 培养学 生的语 言认知 能 力和语言交 际能力 。在 实际生活 中 , 语言 以“ 说” 和“ 听” 为最 主要的交际方式。因此 , 掌握 目的语的语音规则, 确保发音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 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基础性作用。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的 高等学校外 国 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附件二) 对一年级汉语综合 课的语音教学 内容做 了明确的规定 : “ 进行汉语普通话

3、教 学 , 讲授 和练 习汉 语的声母 、 韵母 、 拼合 、 声调 、 轻声 、 变调 、 语 调、 儿化韵等。”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外在形式和信息传递的物质形式 , 是口语系统的构成条件 对 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群的影 响是至为深刻的, 对他们学习其他语种必然会产生外 向性 阻滞 和内 向性 偏移等 负面影 响 ,这 是因 为不同语 言文 化之 间的异质性问题而产生的负迁移。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 会造成干扰, 语音的学习尤其如此。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外国留学生由于受到 自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产生种 种发音上的偏误,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 在声母发音上 , 汉语普通话辅

4、音系统中清辅音 占 绝对优势 , 2 1 个辅音声母中只有m、 n 、 l 、 r 四个浊辅音。 但英语 语音系统中浊辅音居多,欧美留学生常把普通话的清辅音 发成同部位的浊辅音。 例如z 、 f 等声母的发音, 就常常被外国 留学 生进 行浊化处 理 。 另外 , z h 组 四个声母 是舌尖后辅音 , 欧 美 留学生 常常把z h 组声 母发 为英语 语音 系统 中与之类 似 的 舌叶音。 第二 , 在韵母发音上 , 外国留学生普遍在进行合 口呼和 撮口呼两类韵母的发音时嘴唇的圆唇度不够 复辅音韵母 发音动程缩减或不到位。此外, 他们还会出现在儿化韵母发 音时难以掌握卷舌动作的情况。 第三

5、, 在声调发音上 , 由于声调是汉藏语系中区别意义 的一个重要手段印欧语 系的留学生很难准确把握 四声在 发音时的声带紧张程度和音高的区域变化,因此常常会出 现声调发音不标准 , 比如 阳平不够高、 去声不够低 、 上声不 够弯; 或者四个声调发成同一种调值。 “ 在第二语 言语音 习得过 程 中 , 根 深蒂 固的母 语音 系 的 听感和发音习惯会对他们在接受 目的语音系语音过程中产 生极大的影响, 使他们所形成的中介语音系统发生偏误。因 此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不仅应该从汉语音系特点出发 , 而且 应该针对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和规律,以学习者的母 语音系为参照进行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过

6、程中, 科 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 0 世纪8 0 年代初 以来 ,对外 汉语语音 研究 逐渐从 经验 型描 述 向实 用型 研究 转变。随着汉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 学者们对 汉语本体的认识不断加深 ,产生了大量理论成果和实际应 用效益。这些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了对外汉语教 学 的发展 。随着对外汉语语 音教学 实践活动 的 日益科学 化 , 许多科学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出现 , 如音素教学法 、 语流教 学法 、 音节 教学法等 。 鉴 于外 国留学生在 汉语语音 学 习过程 中经 常 出现 的偏 误 。 笔 者认为在语 音教 学初级 阶段 , 对 音节 的发

7、音 进行 机械 性 重复练 习是很有效 的语 音教学 方法 。机械 性练 习就 是在 语 音教学过 程 中 。 教师先 进行 目的语 语音 的发 音示 范 介绍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 展示发音效果,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 介绍和示范, 对该语音进行重复模仿, 反复地进行机械性练 习, 直到正确掌握发音要领 , 准确而熟练地发音 。从教师的 角度看 机械性练习是一种语音的 “ 输出示范输 入” 的模式化教学转化过程 ; 从学生的角度看, 机械性练习 是一种语音的“ 输入模仿输出” 的模式化学习生成 过程。机械性练习看似机械重复, 却是对外汉语教学巾行之 有效的教学方法 , 符合“ 积累模仿创造”

8、 的语言学 习规律 。 机械性练习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实践中已被广泛采 一 58 用 但很多教师对机械性练习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 处 例 如没有 重视语 音理 论知 识 的介绍 : 练 习过程 中缺 乏有 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练习方式过于机械呆板 : 课后未进行及 时的后续跟进性巩固等。因此, 为了更好地将机械性练习运 用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实践 中, 笔者认为应 当注意以下几 方 面的 问题 。 第一 , 教师应将发音理论基础知识的灌输贯穿于语音 教学活动中。人类的发音器官是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 , 发音 时需 调动 多个器 官 , 采用不 同的发音 方式 , 在 不 同的部 位发 出声音。这

9、种发音上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使得仅仅依靠感官 上的直观模仿而获得的发音认知缺乏精确性,发音部位或 发音 方式 稍有细 微偏 移 , 就会 导致 发 出的音 不 同。因此 , 在 语音 教学过 程中 , 不 仅要让 学生 “ 知其然 ” , 而且 要让学 生“ 知 其所以然” 。但鉴于对外汉语教学学时的有限性和教学目的 的实践性 ,对留学生进行系统的发音理论教学显然是不可 行的。因此 , 在机械性发音练习前 , 教师可以利用二十分钟 左右 的课 堂教学 时间对 汉语 语音 系统 的构 成 、 语 音学 原 理 、 发音 理 论等 进行 简要 的介绍 , 展示 舌 位 图 , 指示 发 音 部位 ,

10、说明发音方法 , 并在具体介绍每个语音时, 稍加说明其发音 的部位与方法, 将发音理论知识 的说明与感性示范相结合, 增 强学生对音 位把握 的准确性 。 第二 , 教 师在语 音教 学过 程 中 应 了解教 学对 象 的母语 种类 、 汉语掌握程度 、 语音学 习难点等 , 然后对每个学习者 进行细致的关注与及时的诊断和纠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对发音的把握存在着个体差异 ,每个学习者发音的 准确度和偏误样式都是不同的。发音的清浊, 舌位的前后高 低, 唇形圆展等都会导致学生出现细微的发音偏差 , 却又难 以 自我感知 。因此 , 教师需要 在课 堂上进行一 对一 的有针对 性的检查与

11、纠正。教师可以给每位同学发放一面小镜子 , 让 他们 在发音 时对镜 观察 自己的嘴 型 ,与教师 的嘴 型进 行 比 对 接下来要求学生逐个进行发音展示 ,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 暴露 出的偏 误进行 诊 断和纠 错 ,然 后让 学生 进行 机械 性练 习。 直到正确发音。这种反复指导、 个别指导和机械性练习 是积极有效的针对学习者个体的检视和培养。 第三, 教师应注重机械性练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机械 性练习是一个很枯燥的教学过程 。 学生需要进行反复而单 调 的重复 发音 和训 练 。因此 激 发学 生 的参 与 热情 , 保 持学 生在课堂上的主动状态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提高机械性练 习

12、的效率 。 教师 对 教学 方 法 的趣 味性 的关 注 必 不可 少 。在 教学 过 程 中 ,老 师 可 以 有 针对 性 地 采 取 课 堂 小游 戏 的方 式 例 如在 纸片 上写 上 不 同的 汉语 拼 音声 韵母 发 放 给每 位 同学 接下来教师 口头展示不同的语音 , 让学生在听到音 节后 举牌 判断 组 成这 个音 节 的声母 和 韵母 。 此外 , 教 师还 可以积极探寻其他的教学游戏方式 ,运用视频影像演示 、 2 0 1 3 第 1 期 ( 总 第 6 1 1 期 ) 天j 文 研 凹 国 呗 凹硒 图表板书演示 、 体态演示等其 他趣味性直观性教学手段 : 对 表 现

13、好 的 同学 及 时表 扬 , 多 加鼓 励 : 还 可 以进 行 发音 练 习比赛 , 让学生在对比和竞争 中比学赶超 。这些活跃课堂 氛 围 的 教 学 小 游 戏 和 演 示 手 段 既 创 造 了愉 快 的 学 习 环 境 , 又 调动 了学 生 的参 与 热情 , 增 强 了学 生 的思 维 效度 和 学 习效果 。 第四 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械性练习结束之后 , 应采取措 施进行 后续 的跟进追踪 与效果 巩 固 。人 类 的发 声具 有即 时 性, 若不进行发音的记录和课后的巩固记忆 , 课堂上的机械 性练习的效果就会很快消失 , 得不到有效落实和长期巩固。 因此 。 教师 应将 发

14、音 进行 视频 或 音频 记 录 , 发 放给 学 习者 。 从而方便学习者在课后其他环境中继续进行有效的机械性 练 习 ,更 准确 地掌握 与记忆 每个汉 语语 音 的发音特 点与发 音方法。还可以制订分阶段的课外练习计划, 分批布置课后 机械性练 习作业 , 定期检查评 比。 总之 。 机 械性 练 习在对 外 汉语 语 音教 学 中有 着极 其重 要 的作用 , 只有 在教 学过程 中科 学 地做 好 机 械性 练 习的安 排与实施 , 才能切实保障整个语音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 为后 期的对外汉语听力和 口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 全面提高学 生 的听说 读 写能力 培养学 生 良好 的

15、口语 和 书 面语 表 达 能 力 , 真 正实现对外 汉语教学 的最终 目标 。 注释 :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等学校外国留 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附件二) 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 , 2 0 0 0 : 2 0 4 许光烈 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J 广州大学 学报 , 2 0 0 6 , ( 5 ) : 8 7 参考文献 : 1 史有为 语音学习机制和语音教学原则 J 语言教学 与研 究, 1 9 8 9 , ( 2 ) 2 赵金铭 简化对外汉语音系教学的可能与依据 J 语 言教 学与研 究, 1 9 8 5 , ( 3 ) 3 叶军 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初探 J 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 , 2 0 0 3 , ( 4 ) 4 关英伟 对 外 汉语语 音教 学 的盲 点 试 论 朗读 教 学在 对 外 汉语语 音教 学 中的作 用 J 桂 林 师范 高等 专科 学 校 学报 , 2 0 0 8 , ( 3 ) 5 张宝林 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J 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 2 0 0 5 , ( 6 ) 6 7 3 超 论对外汉语 口语教学的时效性 J 沈阳师范大 学学报 , 2 0 0 7 , ( 6 ) 7 殷梅 浅议对外汉语语音的教学 J 山东文学, 2 0 0 8 , ( 5 ) 一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