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05439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473.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新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政治与血缘相结合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中央集权尚未形成2. 从汉武帝征和四年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汉武帝时同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 B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C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 D司隶校尉监察使郡国

2、力量逐步削弱3. 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B.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C. 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D. 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4.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3、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5.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A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C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D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

4、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宜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7.公元前6世纪,雅典“有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归功于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8.雅典城邦官员在任职期间需经历五百人议事会十次信任投票,如未通过,需提交陪审法庭,若判其无罪,可官复原职,若判其有罪,则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并在离任时向陪审法庭报告账目。接受审计监督。这体现了A.雅典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牵制 B.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C.陪审法庭取代公民大会 D.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产生9.十二铜表法规定,“有人歌唱有害的歌遥,必须执行死

5、刑。”法经规定,“议国法令者法及其妻氏,”二者思想都A.有效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产生于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C.体现出对民众严格的思想控制 D.推动了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10.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11.“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A 开罗会议决议 B 德黑兰会议决议C 雅尔塔会议决议 D 波茨坦会议决议12.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

6、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有()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A B C D 13.史学界认为,“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C 共产党中央情报局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4.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A B C D 15.罗斯福说:“日德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

7、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路线。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A 美国通过租借法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B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C 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D 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A.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 B.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C.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 D.罗马法

8、具有丰富的内容17、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而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 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18、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赢得大选胜利,并出面组阁。他在内阁中不甘居“同级阁臣之首”,而是居高临下,要求各部主管者预先禀告其裁决。皮尔的这些做法A.弱化了议会至上原则 B.客观上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

9、率C.强化了内阁中枢地位 D.违背了英国宪政的基本原则19、19世纪初的英国老萨勒姆已是无人居住的农田,只有田中竖起的石碑表示其选邑所在,而它拥有7张选票,并可选举产生两名下院议员。而新兴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人口总计50万,却没有一个席位。这一现象说明A.选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B.代议制的缺陷不可避免C.君主制的影响仍然存在 D.工业革命拉大城乡差距20、近邻同盟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德尔斐为中心组建的古希腊城邦的一个宗教性同盟,同盟议事会权力有限。不久,底比斯操纵近邻同盟对弗基斯罚款。弗基斯人无力承担,进而发动战争。战争拖垮了底比斯,马其顿应底比斯之邀,打败弗基斯人,乘机控制了

10、近邻同盟。在美国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叙述了此历史事实。据此可知,其主张A.实行三权分立,杜绝专制 B.加强国家立法机构的权力C.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D.实行两党制,加强权力监督21.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B 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C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D 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22.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

11、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的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这说明()A 英国将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战B 英国的目的是以武力征服德国来遵守条约C 英国为了维护国际公理而战D 英国以保护比利时为借口,参加对德国的战争23.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36年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

12、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 发动九一八事变B 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C 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 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24.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A 民族资产阶级担当起领导重任B 无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C 法西斯势力疯狂的侵略扩张D 农民阶级运动开展起来25.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主张制

13、止法西斯侵略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A B C D 26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图中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这三次建交高潮A都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关B都与美国有着直接联系C体现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D说明中国实行多边外交272016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表示,“九二共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两岸搭建了一座和平的“跨海大桥”。不管未来谁上任都可以使用这座“大桥”。和平的“跨海大桥”指的是A“求同存异”的模式 B“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睦邻友好”的方针28右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

14、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A标志着香港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B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C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D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的隔绝状态29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被铲除,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的事件是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 D五百人议事会改革30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的标志是A查理一世被处死 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二、非选择题(55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自1955年起,日本经济进入持续发展期;1960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