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05312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2-2)22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部门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程度低效作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A)。A、挤出效应B、庇古效应C、利息率效应D、凯恩斯效应23在何种汇率制度下,官方不必持有外汇储备。(A)。A、自由浮动汇率制度B、管制浮动汇率制度C、完全固定汇率制度D、半固定汇率制度解答: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的需求与供给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达到平衡。不存在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汇率完全由市场决定。此时的汇率即为均衡利率或出清利率。在此情况下,官方就不必持有外汇储备以干预外汇市场。即官方外汇储备交易为0。P26924由于工资或利润

2、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B)。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混合的通货膨胀解答:P278。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把推动通货膨胀的成本因素归结为工资和利润两个方面。25如果本期物价水平为6%,上期物价水平为4%,则本期通货膨胀率为(C)。A、2%B、1.5%C、50%D、150%解答:(6%4%)4%50%26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的特征是 (A ) 。 A 、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 B 、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等于正常水平低 C 、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 D 、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27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在其他

3、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 ) 。A 、减少 B 、不变C 、增加 D 、没有影响解答:需求函数与价格的关系是价格增加需求减少,当咖啡价格急剧上升时,对咖啡的需求下降,但茶叶是替代品,是可以替代咖啡并满足消费者同一种需求的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茶叶的价格不变,人们会对替代品茶叶的需求增加。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到扣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41统计调查中的非全面调查有(ACDE)。A、非全面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42分析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4、包括(ACD)。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增长量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43、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差别有(ABDE)。A、可能的样本数目不同B、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C、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D、前者属于随机抽样,后者属于非随机抽样E、两者都必须考虑抽取样本的顺序44统计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ABD)。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D、最小平方法E、按月(季)平均法45影响抽样误的主要因素有(ABCD)。A、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B、样本容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形式E、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的要求46消费者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一般情况是(AD)。A、收入增加,需

5、求增加B、收入减少,需求增加C、收入增加,需求减少D、收入减少,需求减少E、收入不变,需求减少47下面属于公共产品的是(全)。A、国防B、公安C、公路D、义务教育E、公园48一个经济社会实现均衡的条件是(ABC)。A、总支出总供给B、总需求总供给C、投资储蓄D、进口出口E、税收政府支出49政府转移支付包括(ABC)。A、政府补贴B、社会福利保险C、贫困救济D、政府购买E、政府减税50计算通货膨胀常用的价格指数有(ABC)。A、消费价格指数B、生产价格指数C、GDP缩减指数D、能源价格指数E、原材料价格指数三、混合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未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或

6、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也不到扣分。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56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认识是()A从定性到定量B从定量到定性C从个体到总体D从总体到个体57某公司2001年管理人员年均收入35000元,生产人员为25000元;2002年各类人员年均收入水平不变,但管理人员增加15,生产人员增加25,则两类人员平均的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A提高B下降C持平D无法判断解答:直接判断,因为2002年各类人员年均收入水平不变,但人数都相应地增加了,因此各类人员的平均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要下降。58某企业2002年各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10,这个指数是(BDE)。A个体

7、指数B总指数C静态指数D动态指数E综合指数解答: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项目或变动的相对数,而总指数是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综合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数对比而形成的指数。动态指数是反映现象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 静态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的差异程度59 设单位产品成本(元)对产量(千件)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85-5.6x,这意味着( ACE )A.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B.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是正相关C. 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为79.4元 D. 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E.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6元解答:本题中

8、要注意单位的关系。1000件和1千件是相同的。因此在代入公式计算时,要将1000换为1千件进行计算。60.调节一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手段有(AB)A.提高利率B.增加国民收入 C.降低利率D.货币法定升值 E.利用国际贷款61.自然失业率()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包括摩擦性失业;E.恒定不变62.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包括 ( ) 。 A 、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B 、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C 、规模收益递增D 、规模收益不变E 、不考虑技术进步四、判断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本题总分扣完为止。不答题不得分,也不到扣分

9、。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66统计数据的整理是对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67如果数据的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或最高峰点,众数也可能不存在。()68假设某企业利润额每年都增加120万元,那么其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69指数因素分析法既可用于个体指数分析,又可用于总指数分析;既可用于动态分析,也可用于静态分析。()70. 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7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72假设检验一般是针对错误的抽样推断做的。() 73.在商品过剩条件下,厂商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反之,若商品短缺时,居

10、民户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74.由于垄断造成低效率,因此任何垄断都是要不得的。()75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76.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 ()77.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减少货币供给量。 ()78.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不对本国货币的对外汇率进行干预,任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调节()。79.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五、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未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或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表是19912000年我

11、国的原煤产量数据,根据此资料,在下列小题中选答案。86此数列属于(AC)A、时间数列B、分布数列C、动态数列D、品质数列87.19912000年我国原煤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是(A)。A、12.02B、12.19C、10.97D、11.95解答:此为时间数列,直接计算算术平均数即可。88关于计算19912000年我国原煤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只能采用几何平均数计算B、只能采用高次方程法计算C、既可采用几何平均法,也可采用高次方程法计算89如果移动项数K4,则在反映趋势变动的新数列中,1993年产量的移动平均数是(A)。A、11.83B、11.48C、12.17D、11.

12、50解答:见书上P76页计算过程。90要预测2001年原煤产量时,适宜采用的数学模型是(D)。A、直线趋势方程B、Gompertz曲线方程C、指数趋势方程D、二次曲线方程解答:若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在经过一段时期的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或者反过来,经过一段时期的逐渐上升后,又逐渐下降,那么该数列所反映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基本符合抛物线型。P81。根据此资料,在下列小题中选择正确答案()。91这项调查的抽样方式一般采用(BD)。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有放回抽样D、无放回抽样92样本容量是(C)。A、76B、某地区居民户数C、200D、不知道解答:C 93解答:根据公式A计算答案为B94样

13、本方差的数值和计算公式为(CD)。解答:用公式C计算出结果是D。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是总体指标B、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是常用的样本统计量C、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是参数D、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是样本指标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一部(B)。A.行政法规 B.法律 C.行政规章 D.重要的规范性文件2、我国政府统计具有(C)、咨询、监督的职能。A.调查 B.分析 C.信息 D.预测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调查范围超出系统内

14、的,由(C)审批。A.部门领导 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或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有关部门共同4、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C)。A.统计人员可以不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B.统计人员可以自行评估、修改所收集的基层统计数据C.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5、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B)。A.人口普查 B.经济普查 C.农业普查 D.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6、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C)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A.统计标准 B.统计方法 C.统计制度 D.法规性文件7、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资料,非经(A)不得泄露。A.本人同意 B.统计部门审批 C.保密机关审批 D.调查人员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