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4738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 声现象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冬不拉”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弹奏时琴弦_发声人们听到的优美乐音通常通过_传入人耳声音的特性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4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2

2、017安徽)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填声音的三要素)高声音的利用6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快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7有以下事实或做法: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外科医生用超声

3、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声呐;超声波清洗精密零件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填序号)噪声的危害和控制8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重难点2声音特性的理解及辨析下列说法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的是_;描述响度的是_;描述音色的是_声音的“大”“小

4、”引吭高歌高音声部、低音声部闻其声知其人震耳欲聋低声细语模仿别人声音调整收音机的音量喊话时用喇叭B10声纹锁B11声如洪钟B12雷声大作【变式训练】如图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音色相同的是_.破解易错题(2018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D

5、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提分技巧1(2018恩施)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 B C D2(2018菏泽)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吹一根吸管,并将其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脸颊,感到发麻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D.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3(2018攀枝花)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2018盐城)在公共场所“轻声

6、”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5(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绷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6(2017广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7(2018德州)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

7、的B类似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8(2018自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9(2018广东)音乐会上,用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10(2018荆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

8、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 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1(2018西宁)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北京天坛的圜丘,加快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从而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加洪亮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12(2018海南)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后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

9、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鼓声属于超声波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13.(2018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产生的声音()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14(2018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15(2018西宁)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发声;这种

10、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_不同16(2018东营)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7(2018山西)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判断依据:(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18在飞机

11、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19(2018青岛)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过程结论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1)重敲256 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有关.换用512 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有关.20

12、(RJ教材8上P37T4变式)(2018武汉)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答案导学提分训练例1B例2B11B12【变式训练】甲、乙、丁甲、乙、丙甲、丙、丁例3C课后提分训练1B2.C3.C4.B5.D6.B7.B8.A9.C10.C11A12.A13.A14.D15.振动音色16.音色音调17.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真空不能传声18.液体919.(1)振动(2)振幅(3)振动频率教材变式题20C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