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3169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一、选择题1(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D)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由材料信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反映出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主宰的天命观。由“惟命于不常”“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代则认为命运无

2、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从天命观的这一发展,可以看出天命观彰显出一定理性色彩,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的描述相悖,明显错误;B项属于无关项;C项不符合题干“实质上”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2(2018乌鲁木齐)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表明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指通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回报他人和社会,体现的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因此这种主张表明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故答案为C项;A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于

3、社会变革的态度,排除B项;D项“复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2018高考押题卷一)战国申不害重“术”,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干涉。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C)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D学术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主张符合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要求。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属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所以,其决定性原因正

4、是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两者均是地主阶级代表,A项错误;B、D两项均不是决定性因素。4(2018福州三模)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B)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解析】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体现出“忠孝”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伦理,材料“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说明

5、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化解”;中华文化圈是逐渐形成的,材料中无法体现出D项。5(20184月预测押题卷)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C)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D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人可以土葬、厚葬,而穷人只能火葬、薄葬,这是受经济现实制约的,即材料意在强调传统习俗受到经济现实制约,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

6、项A和材料主旨恰恰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是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强化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意,排除。6(2018绵阳)唐朝女性服饰图案丰富华丽,色彩鲜艳,多有富贵之气。而宋朝女性服饰纹样清秀,颜色淡雅,风格趋于含蓄简约。这一变化根源于(A)A社会环境的变化B统治者意识的影响C学术思想的衍化D各民族融合的程度【解析】唐朝开放繁荣,是空前的大一统帝国,表现出宏大的盛世景象;宋朝商业经济繁荣,文化气息浓厚,讲求自我表现。因此女性服饰变化根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对这一变化也有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根源于”的要求,排除B、C、D三项。7

7、(2018四川高三“联测促改”)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B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C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D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解析】据材料“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可以得出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故A项正确;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与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冲突,故B项错误;理学出现于宋代,

8、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条文,没有涉及目的,故D项错误。8(2018南平二模)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C)朝代持续年数(年)创建书院数(所)唐朝29057五代十国53013北宋16773南宋153473A书院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体B儒家思想是书院教育的核心C中国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D政局动荡影响书院教育发展【解析】材料表明南宋时期,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书院数量较多,说明南宋时期书院教育较为发达,南宋偏安江南,教育的发展折射出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C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书院的数量,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教育的比较,得不出A项的结论;材料没有涉及书院教学的内容,B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唐代相

9、对两宋时期社会更加稳定,但书院不如两宋时期多。9(2018梅州5月模拟)费正清所著的中国新史中引用研究者的观点称:“中国算盘的计算效率尽管惊人,却只限于十二位数左右一次数组计算,不能做高级代数计算。中国在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这一观点认为(A)A算盘限制了古代中国数学发展B算盘的普遍使用开始于明朝C算盘便利了古代中国商品交易D算盘是外国传入的计算工具【解析】材料“中国在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反映了算盘的便利性使古代中国数学发展缺乏创新动力,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

10、算盘的普遍使用开始于明朝,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算盘便利了古代中国商品交易,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算盘是外国传入的计算工具,故D项错误。10(2018重庆二模)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一(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反映了(B)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解析】材料反映的中国数学家对西方数学的介绍建立在传统文化上,没有涉及到西方数学传入中国的内容,且根据所学西方数学传入中国是在

11、明末清初并非是清末,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体现了士大夫阶层仍旧用传统中学介绍西方数学,体现了传统天朝上国的以中学为主的自信,故B项正确;材料仅是涉及了中国士大夫介绍西学仍旧采用以中学为主的思路,并不能体现介绍的必要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是以传统文化介绍近代数学,并不反映相互交融,故D项错误。11(2018高考模拟历史调研卷一)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

12、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D)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解析】关键信息是“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应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理学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所以也表现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中,就是强调精神、气度等。A、C两项史实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12(2018鲁鄂联考五)元明之际的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都描绘了一个现象:吴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灵魂,但二人均自居于军师之

13、位,要得到一个“非文士”作主子并甘心为之效劳;而作为主子的宋江和刘备又必须具备一种特性,那就是对军师言听计从而又勇于承担一切责任。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反映了文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B是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价值观的表现C反映了文人限制君权的政治诉求D纯粹是两部小说里出现的偶然巧合【解析】“吴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灵魂”“非文士作主子并甘心为之效劳”说明古代文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A项正确;此时价值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错误;文人并不是限制君权,C项错误;D项中“偶然巧合”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高考押题卷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

14、”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

15、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我所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答案】(1)趋势:由因事临时设法到固定的成文法;法律形式由多种化到走向统一;古代法律指导思想逐渐儒学化;礼法合一,突出伦理。原因: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因事临时设法的弊端;战国时期,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封建经济发展,原有的法律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推动了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众多法家学者对法律思想的整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