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2991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优点十六 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7高考卷2)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所述亚当斯将皮克林免职是行使总统根据宪法享有的权力,不能反映联邦政府行政权力的加强,排除A项;根据宪法,总统有权任命政府高级

2、官员包括内阁成员,内阁是总统的下属和辅助机构,权限明确,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皮克林是其他党派,也未反映出其是因党派之争导致被免职,排除D项。【答案】C典例2(2016高考卷1)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

3、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

4、1史书记载: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于是,第二天,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政府瘫痪。乔治二世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面恭请内阁复职。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B在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C对内阁全体成员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重要影响D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政府瘫痪”并不能反映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故A项与材料反映内容不符,是符合设问的正确选项。结合材料及所学,B、C、D项均是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或重要影响,与设问要求不

5、符,故排除。【答案】A2有学者指出:斯图亚特之前的英国本就有立宪君主之事实,历代英国君主为传统政治文化、宪政精神自觉制约。因此,所谓“光荣革命”实际上不过一场复古改制,君主立宪应该称为“君主复宪”。这一观点旨在A弱化“光荣革命”在政治变革中的应有作用B指出英国近代议会权力至上的本来面目C肯定英国近代代议制度形成的历史意义D肯定斯图亚特王朝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解析】从材料“光荣革命实际上不过一场复古改制”看,这位作者的观点是认为,“光荣革命”只不过是将英国立宪君主文化重新“复古改制”,并没有真正实现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涉及英国议会权力至上的内容,故排除B项;材料

6、没有突出英国近代代议制度形成的历史意义,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之前,并不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故D项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符合。【答案】A3对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存在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这说明A历史事实的多元化影响评价B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客观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评价D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光荣革命”这一历史事实,体现不出历史事实的多元化,故A项错误;材料围绕“光荣革命”这一事实,

7、有三种不同评价,故C项正确;历史评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故B项错误;历史解释是主观性的,故D项错误。【答案】C4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农林牧渔工矿建筑商业运输地产房租1688193099056025018017550543040501220183179501171059002200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B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C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D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解析】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从1688年到1801年、到1831年,英国农林牧渔、工矿建筑、商业运输和地产房租等都有增长,但是工矿建筑增长最快,所以这可以用来研究1832年

8、议会改革的背景,故选A;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应该不会持续一个半世纪,故排除B;工业革命是在1765年开始的,而且它发挥催生世界市场的作用应该是在1840年之后,故排除C;表格中工矿建筑增长要超过农业增长,故D属于以偏概全了,所以排除D。【答案】A5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尽管“临朝不理政”“统而不治”,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9、,国王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因此国王的地位不可替代,故答案为D项。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下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排除B项;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不再具有行政权,排除C项。【答案】D6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A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B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C

10、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D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排除A;材料反映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与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无关,排除B;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D不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的时间,排除。【答案】C7对下面漫画美国大选寓意解读正确的是A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政体的一大特色B两党制其实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工具C“驴象之争”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具体表现D“驴象之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作

11、用显著【解析】漫画中转盘驴象各占一半,寓意两党轮流执政,但指针受操纵而决定胜出者,表明两党制其实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工具,故选B;A没有揭示漫画的实质,排除;“驴象之争”是民主共和原则的具体表现,排除C;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矛盾不是不可调和,故排除D。【答案】B8在17761780年间,美国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州宪法。州宪法都附上了“权利法案”,列举了受到保护的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宣布实行共和制;削减州长的权力,增大了议会的权力。材料说明美国A联邦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B引领世界民主进程的发展C人民的基本权利高于一切D地方掀起了民主改革浪潮【解析】“宣布实行共和制、削减州长的权力”等属于美国

12、地方民主改革的内容,也就说明了地方掀起了民主改革浪潮,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州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而非联邦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不主张人民的基本权利高于一切,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9宪法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该材料反映了他们A旨在协调中央与各州以及各州之

13、间权力分配B规定国会选举中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C确立联邦制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以所谓“制约与平衡”原则化解存在的分歧【解析】根据材料“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宪法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所以该材料反映了他们旨在协调中央与各州以及各州之间权力分配。故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案,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10表为美国建国以来选民资格变化表,据此可知美国A选举民主有序推进B公民权利得到

14、充分保护C选民限制逐步取消D民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解析】材料表明对选民资格的种族、性别、财产和年龄的限制逐渐取消,有利于确保公民选举权得以维护,说明美国的选举民主有序推进,A正确;B“充分”的说法不准确;C“取消”说法不正确;材料只是涉及选民资格问题,与民主机制的运行无关,D不正确。【答案】A11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C反映了工

15、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是指1875年宪法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所以答案选C。【答案】C121792年,法国授予美国人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托马斯潘恩等法国公民身份,随后托马斯潘思还被选举为国民公会议员。此举表明法国A争取美国对欧洲联合的支持B对美国政体的完全接受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殖民主义D对美国革命精神的认同【解析】1792年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对美国人采取的授予公民权等做法,表明了法国革命者对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美国革命的一种认同,故选D;当时没有欧洲联合的可能,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法国革命后所采取的政体形式并不与美国完全一致,故B不符合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