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1102928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第1课时 法不可违【学习目标】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2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习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危害。【学习难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他,结果丢了大面子。为什么要强的小勤会丢了大面子?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生回答。师:违法无小事。法律规定不应当做的,我们就不要做,法不可违,

2、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4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它是由民法来规范的。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违法无小事活动(一) 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7探究与分享的三个场景,探讨:上述行为分别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小结:(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

3、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违法行为当受到刑事处罚。探究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活动(二)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看教材P49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探讨:(1)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小结: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活动(三) 民事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的三

4、个镜头,探讨:查阅合同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分析上述行为的危害。小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这些民事活动,都是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类别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

5、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小王很不服气。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请你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帮助小王明辨是非。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第2课时 预防犯罪【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应受到什么处罚。2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学习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学习难点】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以案说法】李某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多次因打架、盗窃被公安机关教育处理。由于好吃懒做,无法维持生计的他想通过抢劫他人财物来供自己挥

6、霍。他与另外一位无业青年一起,通过摩托多次实施飞车抢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某最终落入法网。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李某为什么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从这一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4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了解罪与罚活动(一) 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探讨下列问题:(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2)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结合行为一、行为二,说说什么行为构成犯罪。小结:犯罪是

7、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活动(二) 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依法判处令计划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本案中,令计划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应受什么处罚?(2)对令计划的判罚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小结: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

8、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探究二 加强自我防范活动(三) 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探讨:(1)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2)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预防犯罪了解罪与罚犯罪的含义及特征刑罚含义及种类加强自我防

9、范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让我们远离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污染校园的清新空气。例如,有的同学旷课、夜不归宿、辱骂他人、强行索要财物,有的甚至打架、财博、偷窥等。让我们寻找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小组以多种形式展示搜集到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例。针对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并填写在下表中。不良行为产生原因整改措施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第3课时 善用法律【学习目标】1学会依法保护自己,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学习重点】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学习难点】有勇有谋,应对犯罪。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一天,中学

10、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旅游鞋没能消磁,导致报警器鸣叫。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了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3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

11、权益的最后屏障。4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活动(一)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探讨:(1)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样应对?(2)我们身边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活动(二) 通过诉讼维护合法权益学生阅读教材P59探究与分享“小峰的案例”,探讨: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小结: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

12、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探究二 有勇有谋 应对犯罪活动(三)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他因此被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犯罪,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2)请你就如何实施有效的自我保护,向同学们提几条建议。小结: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

13、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常见方法策略: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等。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善用法律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向人民法院起诉有勇有谋 应对犯罪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沈某是某贸易公司的副经理,妻子病逝时身边有一个8岁的女儿沈倩。后来,沈某与严某结婚,再婚,7年后沈某因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与前妻共同购买的两居室楼房和97 000元银行存款等遗产。出于利益的驱动,严某以沈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蛮横地独占了沈某的遗产。沈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