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2893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题组层级快练42 中国地理分区(一)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组层级快练(四十二)(2017运城模拟)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1、2题。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BC D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答案1.D2.B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河流的分布和等高线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土质疏

2、松,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该区域干旱严重,说明气候较干旱,降水相对较少,但这样的地区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旱涝台风凌汛风沙寒潮盐碱化缺水低温A BC D4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答案3.B4.D解析第3题,图示地区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多旱涝、风沙,受寒潮、盐碱化、缺水、低温影响,但是寒潮、低温发生在冬季,而此季节农业生产活动较少,所以B项正确。第4题,华北地区有冬小麦、棉花、花生,而水稻、油菜

3、、茶叶、甘蔗在南方,春小麦、亚麻、甜菜在东北,所以D项正确。(2017福建宁德二模)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读图回答5、6题。5图中、两地农田水分盈亏量数值()A0500 B0500C500 D05006图示区域农田水分盈亏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农作物品种差异 B耕作方式差异C作物熟制差异 D干湿状况差异答案5.C6.D解析第5题,依据等值线判读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判断数值。第6题,图示北方亏损、南方盈余,结合南北方降水差异,可判断导致农田水分盈亏量南北差异的主因是干湿状况不同。(2017郑州模拟)北京市计划在2020年

4、将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建立多个中心。据此回答7、8题。7元、明、清三朝都把北京作为都城,北京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都城传统的特点,其最鲜明的特色是()A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B城市的轮廓呈“凸”字形C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D城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8“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交通压力B吸引农民进城C减少北京市人口D控制北京市产业的发展答案7.C8.A解析第7题,北京中轴线突出,呈东西对称,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观念。第8题,建立多个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交通压力

5、。9山西、陕西两省为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读下列相关资料,完成问题。(1)据图指出两省北部省界的特点,并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_(2)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_(3)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_(4)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产生的原因。_答案(1)大致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与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东南部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大于400 mm,适宜耕作业发展;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小于400 mm,适宜畜牧业发展。(2)两省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而由于地处黄土高原

6、,土质疏松,过度开发耕地容易加重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该区域主要为旱地,水资源少,春旱严重,农业灌溉需水量大易引发水资源短缺。(3)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4)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少;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解析第(1)题,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第(2)题,山西和陕西均位于黄土高原,耕地比重大,会造成植被破坏,诱发水土流失,造成水源短缺;耕地比重大而降水不足,灌溉用水多,加剧用水紧张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第(3)题,耕作区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评价。

7、第(4)题,渭河平原的春旱与我国华北的春旱有相似之处:这个时期锋面雨带未推进到这里,降水少,同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使得旱灾加剧。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13题。青岛济南开封西安太原兰州日温差15 的日数0.4757291157174最大日温差( )1626252829301.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A受海洋影响较大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大陆性较强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的变化 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3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

8、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答案1.C2.D3.B解析第1题,表中所列城市,只有青岛位于沿海地区,从数据对比来看,位于内陆的几个城市的气温日较差均较大,说明大陆性强。第2题,西安与太原相比,纬度差异较小,均位于内陆,但西安位于渭河平原,降水较多,而太原位于黄土高原上,降水较少。第3题,北方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日较差较大,白天气温高,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而夜晚气温较低,可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2017赣州模拟)

9、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读图回答4、5题。4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A生产成本上升 B单产低C技术水平低 D水资源短缺5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C气温高,蒸发多D晴天多,降水少答案4.A5.B解析第4题,水稻是台湾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需要投入的劳动力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价格上涨,水稻生产的成本上升,使水稻的种植面积下降,导致了粮食自给率的下降。第5题,高雄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同时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

10、多;且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有利于海盐的晒制。(2016海南)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6、7题。6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降水多 B风力大C日照强 D气温高7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C高大、屋顶尖、窗小 D低矮、屋顶缓、窗小答案6.B7.D解析第6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其他气候特点,材料并没有相关

11、信息说明。第7题,思维过程如下所示:风沙满地跑风力大;房子像碉堡低矮、窗小;光长石头不长草干旱屋顶缓。(2017海淀模拟)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引自沈从文边城。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据此,回答8、9题。8茶峒所在地区()A山区植被茂密,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河流水运发达,河流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C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

12、少雨D沿岸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发达9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A寒潮、沙尘暴 B滑坡、泥石流C台风、洪涝 D海啸、风暴潮答案8.C9.B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提示,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带,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一年中有夏汛一个汛期。第9题,由于地势起伏大,夏季多雨,所以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沙尘暴、台风、洪涝、海啸和风暴潮等灾害影响较小。10(2015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1)据图1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_、_。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_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2)结合图2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