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2861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精准培优专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优点十五 区域特征分析一、自然地理特征要素答题方向答题术语失分点提醒地形、地势特征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形分布上来描述以高原(或盆地、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在判断地形类型时要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来确定地形类型;在判断地势时可以根据等高线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分析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高,低;地势起伏较大;从方向向方向降低(升高或倾斜)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全年高温,年较差较小;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和),年较差大在回答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明确是回答气温时间变化特征,还是气温空间分布特征;在回答气候特征时,

2、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季节描述(可根据情况分冬夏季、干湿季、旱雨季等)同时注意回答比较独特或典型的特征(如气温年较差、雨热同期等)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另一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年降水量丰富(稀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大)河流特征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流域面积等流程长(短);流向;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支流多(少);

3、流域面积大(小)等首先明确问题是河流特征、水文特征还是水系特征;回答特征时必须和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一致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年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冬季会出现断流;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或无结冰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上游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上游地区:一般不适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一般水能资源不丰富,内河航运发达二、社会经济特征要素答题方向答题术语失分点提醒人口主要

4、从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方面分析人口分布在;(方向)稠密(方向)稀疏区域人文地理特征随社会进步变化较大,需要注意时代性;在分析工业生产特征时注意从传统工业和新工业两大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角度,针对不同区域进行描述;交通线路的选取与布局需要结合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以业为主;机械化水平高(低)、商品率高(小农经营、自给自足经济)、单产高(低);以生产为主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

5、、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工业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城市化水平高(低);受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以运输为主;交通枢纽是;交通运输网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培优点津】典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

6、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解题示范题号(1)(2)(3)(4)题干解读紧扣“地形特征”要求找出“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紧扣“多雨、多雾的原因”完整评价气候条件要求全面简述开发利用方向知识迁移地形特征相关知识从影响气候的因素来分析比较

7、不同季节降水和气温的差异总结归纳引种植被的开发利用方向信息提取文字信息由信息可得原生红杉分布地区由信息可得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由信息可得科研价值高,由信息可得作为良好木材,价值高,由信息可知海岸红杉生产规模扩大,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图中信息红杉分布区海拔为01 000 m,东部地区等高线密集,西部地区等高线平直稀疏,地势东高西低红杉分布区主要位于3040大陆西岸,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此外,西岸低纬度还受寒流影响杭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阿克塔气温年较差小,夏季降水少组织答案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

8、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可以提供工业原料,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适宜发展旅游业,可以用来进行科学研究,也可以改善环境对点增分集训一、综合题1读南非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南非的地理位置特征。(2)简述南非的地形特点。【解析】(1)地理位置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所属热量带、纬度带)、海陆位置等多方面描述。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南非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临海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2)地形特点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状况及地势等

9、角度分析。结合图示等高线及河流可判断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在1 000 m以上,且其内部等高线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由东向西注入大西洋,地势大致东高西低;沿海海拔低于200 m,为狭窄平原,西北部为沙漠。【答案】(1)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临海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2)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地势大致东高西低,沿海为狭窄平原,西北部为沙漠。2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点。(2)A、B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是什么?【解析】(1)地形的基本特点应该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主要

10、地形区及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状况可知,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河流的水文特征应该从流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方面分析。(3)据图可知,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和沿海地带。【答案】(1)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A河比B河流量大,水量稳定。原因:A河流域面积大,且有湖泊调节。(3)分布在地势平坦、靠近河流和海岸的地区。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中部同纬度东、西两岸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说明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3)人口、城

11、市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试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解析】(1)读图可知,东岸降水比西岸多。同纬度大陆东、西岸降水量差异的原因主要从迎风坡和背风坡、寒暖流、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等方面考虑。(2)图中给出的植被是水平分布的,有东西分布差异和南北分布差异,体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3)点状事物分布特征应注重从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或稀疏、反映的规律等方面进行思考。【答案】(1)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人口、城市分布密集

12、;中西部和东北部人口、城市分布稀少。4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老师组织学生们以欧洲为案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探究时使用的地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概括归纳欧洲地势的特点。(2)说明这种地势特点对欧洲气候的影响。(3)根据A、B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两地气候差异。(4)根据A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推测当地的河流主要水文特征。【解析】(1)欧洲地势的特点,需要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便于湿润的西风气流向东深入,使欧洲大部分地区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3)A地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B地降水少,季节差异

13、大,气温年较差大。(4)A地河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缓。【答案】(1)南北高,中部低。(2)便于湿润的西风气流向东深入内陆;使欧洲大部分地区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3)A地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B地降水少,季节差异大,气温年较差大。(4)A地河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缓。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贵州省年降水量在1 300 mm以上,但是水资源“既多又少”,大部分地方年年要抗旱。如图为贵州省地形图。材料二 坝子是我国云贵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为相对低平的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如图为贵州某地坝子示意

14、图。(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特征。(2)推测贵州省村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试分析贵州省水资源“既多又少”的原因。(4)针对贵州省水资源特点,请你为该省农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1)从地势、地形、特殊地貌等方面描述。(2)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耕地少,而坝子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为节约出更多的空间发展农业,村落多选择在坝子边缘。(3)主要从降水特征、植被覆盖率、地貌特征等方面分析。(4)贵州省水资源“既多又少”,针对此特点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回答。【答案】(1)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2)特点:主要分布在坝子的边缘。原因:贵州省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耕地少,为节约出更多的空间发展农业,村落多位于坝子边缘土地较贫瘠的地方。(3)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集中在夏、秋季,降水分配不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坡陡,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较差;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多裂隙,地表水下渗较多,造成地表干旱缺水。(4)大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