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1055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工作原理。2.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以及化学反应的其他应用。3.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一、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1下图为“即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这种饭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撤去底部的隔板几分钟后,饭菜就变热了,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其中的原理。2铁路工人经常利用铝热剂来焊接钢轨,你能解释其中的原理吗?3火力发电原理:首先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_能转变为_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气以推动蒸汽轮机,_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_。4化工生产中通过电解_来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利用_能向_能的转化;物质燃烧发光是_

2、能转化为_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_能转化为_能。1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2.原电池(1)原电池是利用_反应,将_能转化为_能的装置。(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自发的_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具有_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两电极均插入_溶液中;两极用导线连成闭合回路。(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分析下图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_。能量转化过

3、程:原电池在工作时,_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_极,溶液中氧化性物质_此电子,发生_反应,在闭合回路中形成电流,_能转化为_能。关键提醒(1)可以从多个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2)电子只能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不能通过溶液。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甲中SO向Zn片移动,H向Cu片移动乙中电流从Cu片流向Zn片甲乙两烧杯中Cu片的质量均不变A BC D3如图所示,在铜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

4、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铜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相连时,为正极;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相连时,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C D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1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石灰石分解反应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D甲烷与O2的反应2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负极

5、,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中电流从负极流出,从正极流入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4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下结论。其中正确的一组是()Zn为正极,Cu为负极H向负极移动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Cu极上有H2产生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 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 BC D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6、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做正极6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溶液中Cu2向_(填“B”或“C”)极移动。(3)装置丙中溶液的c(H)变化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答案精析新知导学一、1当撤去隔板后,镁粉、铁粉和水相互接触,镁与

7、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食物被反应放出的能量加热后变成热的食物。2氧化铁粉末和铝粉的混合物是常用的铝热剂。使用时先点燃镁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三氧化二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单质,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高温下铁呈液态,可焊接断裂的钢轨。3化学热热能电能4饱和食盐水电化学化学光光化学活学活用1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光能,还转化为热能等。二、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锌片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铜片表面无气泡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而铜则不能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

8、有气泡,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导线中有电流,化学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锌片逐渐溶解且表面都有气泡,检流计指针不偏转锌与稀硫酸反应,导线中无电流无现象乙醇是非电解质,导线中无电流2(1)氧化还原化学电(2)氧化还原活动性不同电解质(3)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正极还原反应2H2e=H2Zn2H=Zn2H2负正得到还原化学电归纳总结还原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电流流出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电流流入活学活用2B3负氧化Zn2e=Zn2锌片溶解正还原Cu22e=Cu铜极变粗ZnCu2=Zn2Cu解析CuSO4为电解质溶液时,铜锌原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

9、n2,所以锌片不断溶解,正极为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铜极不断变粗,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4B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则金属活泼性大于;相连时,为正极,则金属活泼性大于;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则金属活泼性大于;相连时,的质量减少,则金属活泼性大于,故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达标检测1D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组成原电池,故D项正确。2D由图可知,Zn为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电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H2;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3D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流从正

10、极流出,从负极流入;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4B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2,故每转移1 mol电子时,产生0.5 mol H2;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向负极移动。故、错误,、正确,选B项。5Da、b不连接,未形成原电池,Cu2与Fe在接触面上直接反应,A项正确;a、b用导线连接,铜片为正极,Cu2在该电极上得电子,铁片为负极,B项正确、D项错误;a、b连接与否,溶液中的Cu2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Fe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故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项正确。6(1)A2e=A2(2)Cu22e=CuC(3)变小(4)DABC解析据装置甲知活动性:AB,A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2e=A2;据装置乙知活动性:BC,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由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知,Cu2向C极移动;据装置丙知活动性:DA,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H)减小。据甲、乙、丙知四种金属活动性:DABC。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