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01009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 不如归 序 (清)林纾 小说之足以动人者,无若男女之情。所为悲欢者,观者亦几随之为悲欢。明知其为驾虚之谈,顾其情况逼肖,既阅犹若斤斤于心,或引以为惜且憾者。余译书近六十种,其最悲者,则吁天录,又次则茶花女,又次则是书矣。其云片冈中将,似有其人,即浪子亦确有其事。顾以为家庭之劝惩,其用意良也;且其中尚夹叙甲午战事甚详。余译竟,若不胜有冤抑之情,必欲附此一伸,而质之海内君子者。威海水师之熸,朝野之议,咸咎将帅之不用命,遂致于此。固也,乃未知军港形势,首恃炮台为卫,而后港中之舟始得其屏蔽,不为敌人所袭。当渤海战归,即毁其一二舟,舰队初未大损。乃敌军夜袭岸军,而炮台之守者先溃。即

2、用我山台之炮,下攻港中屯聚之舟。全军陡出不意,然犹力支,以巨炮仰击,自坏其已失之台,力为朝廷保有舟师,不为不力。寻敌人以鱼雷冒死入港,碎其数舟。当时既无快船足以捕捉雷艇,又海军应备之物,节节为部议抑勒,不听备。门户既失,孤军无据,其熸宜也。或乃又谓渤海之战,师船望敌而遁。是又讆言。吾戚林少谷都督,战死海上,人人见之。同时殉难者,不可指数。文襄、文肃所教育之人才,至是几一空焉。余向欲著甲午海军覆盆录,未及竟其事。然海上之恶战,吾历历知之。顾欲言,而人亦莫信焉。今得是书,则出日本名士之手笔。其言镇、定二舰,当敌如铁山;松岛旗船,死者如积。大战竟日,而吾二舰卒获全,不毁于敌。此尚言其临敌而逃乎?吾国

3、史家,好放言。既胜敌矣,则必极言敌之丑敝畏葸;而吾军之杀敌致果,凛若天人,用以为快。所云下马草露布者,吾又安知其露布中作何语耶?若文明之国则不然。以观战者多,防为所讥,措语不能不出于纪实。既纪实矣,则日本名士所云中国之二舰,如是能战,则非决然遁逃可知矣。果当时因大败之后,收其败余之残卒,加以豢养,俾为新卒之导。又广设水师将弁学校,以教育英隽之士。水师即未成军,而后来之秀,固人人可为水师将弁者也。须知不经败衄,亦不知军中所以致败之道;知其所以致败而更革之,仍可自立于不败。当时普、奥二国大将,皆累败于拿破仑者。惟其累败,亦习知拿破仑用兵之奥妙。避其所长,攻其所短,而拿破仑败矣。果能为国,即败亦复何

4、伤。勾践之于吴,汉高之于楚,非累败而终收一胜之效耶?方今朝议,争云立海军矣。然未育人才,但议船炮,以不习战之人,予以精炮坚船,又何为者!所愿当事诸公,先培育人才,更积资为购船制炮之用,未为晚也。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恒于小说序中摅其胸臆,非敢妄肆嗥吠,尚祈鉴我血诚!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日闽县林纾序于望瀛楼。注释:驾虚之谈:指艺术虚构。吁天录:即黑奴吁天录,美国斯陀夫人著,又名汤姆叔叔的小屋。林纾与魏易合作,1901年译出。茶花女:即巴黎茶花女遗事,法国小仲马作。林纾于王寿昌合作,1899年译出。熸(jin):火灭,引申为军队溃败。威海水师之熸: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

5、,日本军队进攻威海卫、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渤海战: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面,丁汝昌率军舰十余艘,突遇日本舰队,双方开战。寻:不久。抑勒:阻挠,限制。部议:掌握财政的户部的意见。不听备:不任凭(其)装备。讆(wi)言:虚伪欺诈的言论。文襄:张之洞的谥号。文肃:沈葆桢的谥号。二人都是有名的洋务派官员。覆盆:比喻沉冤莫白。典出抱朴子辨问。镇定二舰:镇远、定远二舰。当敌如铁山:面对敌人,坚守如铁山。放言:夸张其辞。畏葸(x):畏惧,胆怯。杀敌致果:语出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后称勇于杀敌、取得战绩为杀敌致果。下马草露布:战争一结束就写战报。弁(bin):泛指武官。败衄(n):

6、战败。“勾践”句: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夫差。“汉高”句:汉高祖刘邦屡次被楚项羽打败,后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叫旦之鸡:报晓的鸡。鉴我血诚:明白我的一片赤诚。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遂专力于古文。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曾任北京大学讲席。早年曾参加资产阶级改良活动。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他痛感“国势颓弱”,以诗文宣传爱国维新、富国强兵的思想,作有闽中新乐府五十首、徐景颜传等。但辛亥革命后,文化思想转为保守,竭力维护桐城古文的“意境义法”,反对白话文。他

7、自光绪二年(1897)起,与人合作,以文言文翻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作品一百八十多种。对促进中外文学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林纾一生著述很多,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畏庐诗存、畏庐论文等,商务印书馆版。另有小说、笔记、传奇、古文研究等著作多种。本文选自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是作者于1908年为所翻译的日本小说不如归而写的序言。不如归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富芦花(德富健次郎的笔名)的小说。其中第十八章鸭绿之战部分“夹叙甲午战事甚详”。林纾借此来说明我海军在甲午战役中曾经英勇作战,批驳朝野关于海军将帅“临敌而逃”的议论;林纾还援引中外史实,指出战败后应该“知其所以致败而更

8、革之,仍可自立于不败”,主张先培育人才,再积资购制船炮。这篇序文抒发了一个“报国无日”的爱国者的满腔“血诚”,如其所言“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全文感情沉郁、论理透彻,极具感染力。 本书由劳燕主编、注释。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原名清代散文选辑共三册。 现于可爱老人网文史漫谈以【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专栏不定期贴出。以供可爱老人浏览。也可供文史写作爱好者参考。劳燕。劳燕 发表于 2011-8-8 14:42:26 本帖最后由 劳燕 于 2011-8-8 15:21 编辑 【清代散文名家名篇博览】 2 革命军序 (清)章炳麟蜀邹容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

9、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余曰:凡事之败,在有其唱者,而莫与为和;其攻击者,且千百辈。故仇敌之空言,足以隳吾实事。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宰割之酷,诈暴之工,人人所身受,当无不昌言革命。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持正义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吾观洪氏之举义师,起而与为敌者,曾、李则柔煦小人。左宗棠喜功名,乐战事,徒欲为人策使,顾不问其韪非曲直,斯固无足论者。乃如罗、彭、邵、刘之伦,皆笃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洛闽而金溪、余姚;衡阳之黄书,日在几阁。孝弟之行,华戌之辨,仇国之痛,作乱犯上之戎,宜一切习闻之。卒其行事,乃相紾戾如彼。材者张其角牙以覆宗国,其次即以身家殉满

10、州,乐文采者则相与鼓吹之,无他,悖德逆伦,并为一谈,牢不可破。故虽有衡阳之书,而视之若无见也。然则洪氏之败,不尽由计划失所,正以空言足与为难耳。今者风俗臭味少变更矣。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数人者,文墨议论,又往往务为蕴籍,不欲以跳踉搏跃言之。虽余亦不免也。嗟夫!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不震以雷霆之声,其能化者几何!异时义师再举,其必隳于众口之不俚,既可知矣。今容为是书,一以叫咷恣言,发其惭恚。虽嚚昧若罗、彭诸子,诵之犹当流汗祇悔。以是为义师先声,庶几民无异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若夫屠沽负贩之徒,利其径直易和,而能恢发智识,则其所化远矣。籍非不文,何以致是

11、也?抑吾闻之,同族相代,谓之革命;异族攘窃,谓之灭亡;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既已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民,非革命云尔。容之署斯名何哉?谅以其所规划,不仅驱除异族而已。虽政教、学术、礼俗、材性,犹有当革命者焉,故大言之曰“革命”也。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余杭章炳麟序。注释:立懦夫:使懦夫振作起来。定民志:使民众意志坚定。得无:只怕。隳(hu):毁坏。工:巧妙。吕留良:字庄生,号晚村。明亡后拒不出仕,出家为僧。著有晚村文集,宣传反清思想。死后著作被毁。曾静:因受吕留良影响,写知新录宣传抗清。后被乾隆帝所杀。齐周华:乾隆时因作为吕留良等独抒己见奏稿,被处以极刑。洪氏:太平

12、天国洪秀全。曾、李:曾国藩、李鸿章。柔煦:柔和恭顺。这里指奴颜婢膝的态度。左宗棠:历任总督、军机大臣等职。韪(wi):是。罗:罗泽南,理学家。咸丰时组织武装,与太平军对抗,后被太平军击毙。彭:彭玉麟,曾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邵:邵懿臣,理学家。曾国藩的亲信,后太平军处死。刘:刘蓉,古文家。曾国藩的亲信。曾随曾国藩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洛:洛学,北宋时程颢、程颐兄弟之学。闽:南宋朱熹之学。金溪:南宋陆九渊学派。余姚:明王守仁的学说。衡阳之黄书: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黄书,具有反清思想。孝弟:孝悌,儒家道德。紾戾(zhn l):背离。材者:有才能的人。宗国:本族政权,指太平天国政权。跳踉搏跃:

13、这里形容感情激动、文章奔放的样子。嚚(yn)昧:愚昧。化:感化、感动。叫咷(to):大喊大哭。惭恚(hu):羞愧愤懑。祇(q)悔:彻底悔悟。返:这里指觉悟回头。籍:如果。共和:指周公、召公共同行政的年代,始于公元前841年。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即公元1903年5月。因当时部分革命者不承认清朝及其年号,故以共和纪年。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致力于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和先秦、两汉文献。甲午战争失败后,开始投入政治活动,1896年参加上海强学会。1897年担任上海时务报撰述与编辑,宣传维新变法。1899年将自己的政论和学术论文选出五十篇,编为訄言集,刊刻出版。

14、1902年在日本会晤了孙中山,吸取戊戌变法的教训,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1903年在上海与祭元培等组织“爱国学社”,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并因此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再次到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1911年回国担任“大共和日报”的主编,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专以讲学为业,成为“退居宁静的学者”。其学术论著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都有所贡献。著作刊入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本文选自章太炎诗文选注。本文是章炳麟为邹容的革命军一书所写的序言。据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容墓表记载:邹容于1903年写完革命军后,“自念语过泄露,就炳麟求修饰”,章炳麟看后写了这篇序言,发表于苏报,影响很大,因此遭到清廷逮捕。邹容为救护同志,自投入狱。苏报被查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这篇序言从邹容对革命军的自我评价论起,围绕着“文”与“不文”生发开来。作者以史实说明空言误事,强调在当时宣传革命必须“震以雷霆之声”。因而肯定邹容的“叫咷恣言”,可以就是“义师先声”,正因为其“不文”,语言率直,才能感化广大民众。最后通过解释革命军的书名,就明此书的深刻内容。全文通俗明白,雄辩滔滔,可以说与邹容的“叫咷恣言”相辅成。劳燕 发表于 2011-8-8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