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00292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观题参考答案2012年6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题参考答案(说明:此答案仅供复习参考,不作评分依据,尤其鼓励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只要合乎情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得分)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在马

3、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邓小平理论则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

4、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则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第二章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及求真务实,是党的领导人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

6、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章 5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政治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的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的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

7、充当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且分布集中,同时又与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

8、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

9、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使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

10、陷阵的英勇战士。第四章 7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1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第五章 8.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

12、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1956年苏共20大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道路,力主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9为什么说发展才是

13、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

14、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第六章 10社会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阐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

15、我国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我国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要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需要很长的历史阶段;再者,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阶段,都需要很长的历史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七章 1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