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00271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_贝类的外部形态资料(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一、瓣鳃纲的外部形态 二、腹足纲的外部形态 三、头足纲的外部形态,一、瓣鳃纲的外部形态,1.贝壳 2.外套膜 3.足部,1.贝壳,有两片贝壳双壳类 左右相称,左右不相称 两侧相等,两侧不等 壳顶:贝壳背面突出的小区(胚壳) 小月面:壳顶前方的小凹陷 盾面:壳顶后方小月面的相对一面 壳耳:前、后耳之分 生长线: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的环型线 放射肋:壳顶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铰合部:两壳的衔接部分。一般有齿,有的没齿,原始种齿多(1、2排),演化种齿少(异形) 韧带:壳顶后方,铰合部背面黑色具弹性的几丁质,起开壳的作用(外韧带、内韧带) 外套痕、外套窦、闭壳肌痕 贝壳的方位

2、判断(壳长、壳高、壳宽),双壳类贝壳构造,2.外套膜,左右贝壳内面,体两侧包裹内脏囊的薄膜 背缘于内脏囊背面的上皮组织相连 边缘较厚,背缘和中央部很薄,半透明 有的种类生殖腺伸入外套膜(贻贝,不等蛤) 有的外套膜内面有腺体(胡桃蛤有鳃下腺),外套膜边缘,一般游离边缘分为三层 1)外层:生壳突起,分泌贝壳的角质层 2)中层:感觉突起,司感觉作用(有触手、感觉细胞、外套眼等) 3)内层:缘膜突起,调节水流,外套膜的形态,背缘愈着,前、后、腹缘愈着形式因种类而不同(4种类型) 1)简单型:前、后、腹缘游离,无愈着点(胡桃蛤、不等蛤、蚶、扇贝等) 2)二孔型:背后方有一愈着点,形成肛门孔和鳃足孔(珠母

3、贝、牡蛎、贻贝等) 3)三孔型:两点愈着,形成肛门孔、鳃孔和足孔(帘蛤、蛤蜊、砗磲) 4)四孔型:三点愈着,形成肛门孔、鳃孔、足孔和腹孔(竹蛏、筒蛎等),双壳类外套膜形式,外套膜中的肌肉,外套膜肌肉有4种 1)环走肌(外套膜环肌):附于贝壳内面,收缩外套膜边缘 2)水管肌:外套膜环肌分化而来,牵引水管的肌纤维 3)闭壳肌:外套膜分化而成,连接左右外套膜和贝壳,闭壳作用(等柱、异柱、单柱类,肌肉分横纹肌和平滑肌) 4)副闭壳肌:有水管的种类,鳃孔和足孔间交叉的肌肉束,3.足部,一般左右侧扁斧刃状斧足类 原始种类足柱状,末端腹面为扁平的足底 演化的种类先端腹面呈斧刃状或龙骨状,无足底 附着种类足退

4、化,有足丝 固着种类足完全退化消失 足肌4对:前缩足肌、前伸足肌、后缩足肌和举足肌 足丝由足丝腺分泌,遇水变硬成贝壳素丝状物集合而成足丝,双壳类的足丝腺,二、腹足纲的外部形态,1.贝壳 2.外套膜 3.头部 4.足部 5.内脏囊,1.贝壳,螺旋形,不对称,大部分右旋,少部分左旋。分为螺旋部和体螺层 螺旋部:内脏囊所在处,分很多螺层 体螺层:贝壳的最后一层 缝合线:螺层之间的界限 螺层表面有生长线,突起,横肋,纵肋,棘和花纹 壳口:肉食种类有缺刻或沟,草食性种类口圆滑无缺刻或沟 螺轴:螺壳的旋转中轴,基部遗留的小窝脐 贝壳的方位,壳高,壳宽,2.外套膜,薄,覆盖内脏囊,游离边缘在内脏囊和足的交接

5、处,围成领状 外套腔:位于右侧或前方,有鳃、肛门、生殖孔和排泄孔等 原始种类膜缘不连续,中央线有裂缝(鲍) 有的种类膜边缘扩张,运动时包被贝壳(宝贝,琵琶螺) 外套膜边缘生有色素、触手等感觉器官,3.头部,发达,位于身体前端,有1对或2对触角 触角锥形或棒状,能伸缩 眼:2对触角的种类位于后触角顶端(柄眼目);1对触角的种类位于顶端、中部或基部 附属物:触唇(蜗牛)头叶(鲍)颈叶(园田螺) 肉食性种类吻发达,腹面有腺质盘,能分泌溶解贝壳的液体(玉螺等) 蜗牛类的头触角特化为交接器,4.足部,形态:宽平,适于爬行,因生活方式而不同。生活于沙泥滩的,足部发达,分前、中、后足,有的有侧足,鲍分为上足

6、和下足,固着生活的退化成小型盘状突起。 足腺:足前腺,位于前缘沟,分泌粘液润滑庶面 上足腺,开口在吻和足的前缘中央线上 腹足孔,中央线上孔状开口,足腺开口 后腺,分为背后腺和腹后腺 足腺分泌物有的接触空气变硬,丝状(蛞蝓),浮囊(海蜗牛) 厣:保护器,盖,身体缩入壳后用厣盖住壳口。因此,形状与壳口一致,5.内脏囊,不对称,长期演化中经过旋转和卷曲形成 侧脏神经连索交叉成“8”字 后鳃类进化中又反扭转,神经索不交叉,三、头足纲的外部形态,1.贝壳 2.外套膜 3.头部 4.足部,1.贝壳,头足类的贝壳分为外壳、内壳、内外壳、假外壳 1)外壳:鹦鹉贝外壳。平面旋转,内腔分室 住室:壳口最后一室,软

7、体所在处 气室:可充空气用于漂浮,最内为初室 隔颈:室间隔壁上有孔,隔壁延续成漏斗状 室管(串管):室管穿过孔连接各室,2)内壳:石灰质内壳-海螵蛸(金乌贼) 角质内壳(枪乌贼) 侧针(章鱼)附着漏斗和头的收缩肌 3)内外壳:贝壳大部分包埋在外套膜内,后端背腹面部分裸露(旋壳乌贼) 4)假外壳:贝壳完全退化,由特化碗分泌石灰质壳(船蛸),2.外套膜胴部,十腕目的外套膜边缘,除耳乌贼在背部与头愈合外,大部分是游离的 八碗目的外套膜边缘与头部在背部和两侧愈合 十碗目的鳍型:周鳍型,中鳍型,端鳍型 色素细胞:表皮下有色素细胞,含黑、黄、橙黄等色素,伸缩与扩张使体表变色。十腕目还具有虹彩细胞,3.头部

8、,特别发达,圆球状,顶端中央有口,口周围有腕 眼:发达,构造复杂,有透明的角膜。角膜一般是封闭的,有些种类角膜有小孔 泪孔:十腕目眼前方的小孔 嗅觉陷:金乌贼眼后方,靠近外套膜边缘有1个小孔或凹陷 漏斗陷:头腹面的凹陷 八腕目眼的周围常有棘状突起,4.足部,包括腕和漏斗 腕:鹦鹉贝约90只腕,八腕目8只腕,十腕目10只腕 二鳃亚纲的腕左右对称,4对腕分为背腕、侧腕和腹碗 生殖腕:又称茎化腕或交接腕。八腕目通常右侧第三腕茎化,十腕目一般左侧第四腕茎化;有输精沟;吸盘缩小或变为肉刺;有的末端形成舌状端器 触腕:位第三、四对腕之间,基部有触腕囊,顶端有触腕穗 吸盘:腕和触腕穗内面有吸盘其排列和构造是分类依据 腕间膜:有些种类腕间有膜,可作分类依据,漏斗:由足特化而来,贴附于漏斗陷。分为三部分 1)水管:前端游离,露于外套之外,锥型管。管内有“舌瓣”防止水从漏斗进入,“漏斗器”分泌物有润滑作用 2)漏斗基部:与身体相连,隐于外套膜内;漏斗基部与外套膜以闭锁器连接 3)漏斗下挚肌:漏斗基部向后控制漏斗运动 漏斗是头足类的主要游泳器官,真蛸,短蛸,长蛸,船蛸,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日本枪乌贼,剑尖枪乌贼,长枪乌贼,莹乌贼,莱氏拟乌贼,太平洋褶柔鱼,火枪乌贼,毛氏四盘耳乌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