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99991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研制突释效应的消除 栾瀚森 1 王 浩1 侯惠民1 张振清 2 魏淑香2 袁 梅2 王晓英2 郭继芬2 宫泽辉2 1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7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850 毒品的泛滥是全球性公害近年来在我国重新蔓延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毒品不但危害了吸毒 者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升高艾滋病蔓延等对社会稳定和发 展构成严重威胁 纳曲酮Naltrexone, NTX是氧基吗啡的环丙基衍生物为纯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阻断激动剂 所产生的欣快感减弱正性强化作用明显延长病人的操守时间足量长期服用可达到消除心理渴求 和降低复

2、吸率的作用纳曲酮 1984 年由 Trexan公司在美国上市是目前美国 FDA 唯一批准和推荐 用于阿片类戒毒后防止复吸的预防药物其药效是纳洛酮的 17 倍国内已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 物研究所于 1992 年研制成功并有片剂上市目前纳曲酮片剂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口服 50mg/day每日 一次纳曲酮的治疗需维持至少半年以上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原因服药依从性差治疗脱失率 高故纳曲酮的普通制剂难以达到戒毒的目的为保证纳曲酮用药的依从性设计纳曲酮的长效注射 给药系统给药一次可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将大大地方便病人用药其中注射用微球符合 这一要求 以聚 DL-丙交酯-乙交酯(PLGA)为药物载体的长效

3、注射剂可以缓慢释药长达一个月但是微球 制剂普遍存在突释效应因此降低微球的突释效应有利于用药安全本研究采用加热水浸泡的方法 使纳曲酮微球的突释降低 20 倍体外释药和动物药动学试验结果均无明显的突释现象 1 . 仪器与试药 1 . 1 仪器 岛津 LC-10Avp 液相色谱仪包括 LC-10ADvp 泵SPD-10Avp 检测器SCL-10Avp 系统控制器 Class-vp 6.0 色谱工作站 LC-MS/MS 系统由美国 Agilent 公司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美国 ABI 公司 API3000 液相 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组成配有 Turbo Ionspray源及

4、Analyst 1.1 数据处理系统 1 . 2 试药 注射用纳曲酮微球自制纳曲酮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谱试剂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恒河猴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兼有体重 3.98.5 kg 2 . 试验方法 2 . 1 微球的制备 将适量的纳曲酮和 PLGA溶解于二氯甲烷中0.2m 聚碳酸酯膜过滤在转速 1000 转/分的搅拌 下将二氯甲烷溶液缓慢滴加至恒温 20的 2%的聚乙烯醇水溶液里搅拌 10 分钟后升温至 40 以 400 转/分搅拌 3 小时使溶剂挥发微球固化滤出微球后以注射用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 24 小 时过筛选取不大于 200m粒径的微球即得 2 .

5、2 消除突释的方法 将制得的微球与适量的甘露醇均匀混合后在 65? 真空度为 0.1MPa 条件下加热 48 小时以除去 残留二氯甲烷取纳曲酮微球约 1g分别加 50ml 的冷水37?水0.1mol/L 盐酸溶液和磷酸盐缓冲 液pH7.4洗涤微球 30min过滤室温真空干燥 12 小时 2 . 3 突释消除对载药量的影响 将制得的微球和 37?水洗处理的微球分别测定其载药量精密称取干燥微球适量相当于纳曲酮 碱基 100mg置 10ml 量瓶中加二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1ml置 100ml 量瓶 中加 20ml 甲醇振摇再加适量 0.1%磷酸溶液充分振摇超声除去气泡静置片刻用 0.

6、1%磷酸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取适量置 10ml离心管中高速离心 10 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 5ml 置 10ml 量 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 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其载药量 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反相色谱柱检测波长 204nm柱温 50?流动相 为乙腈-0.2%磷酸溶液(11:89)三乙胺调 pH 至 4.0流速1.5ml/min 2 . 4 体外释放度试验 精密称取适量微球 约含纳曲酮 10mg置透析袋中 并加入生理等渗磷酸盐缓冲液 pH7.4含 叠氮化钠 0.02%吐温-80 0.1%0.5ml 以分散微球尽量排尽空气扎紧袋口然后将透析袋置于盛有 75ml 生理等渗磷

7、酸盐缓冲液pH7.4的具塞瓶中在 37?恒温水浴中保温定时取样 0.5ml定期 更换全部释放介质取 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其释放度 色谱条件同载药量测定 2 . 5 动物药动学试验 一组 4 只恒河猴随机编号为猴 1234共两组分别肌肉注射用冷水和 37?水处理后的 纳曲酮微球单次肌注 200mg/猴由猴后腿上臂注射纳曲酮微球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定时抽取 静脉血 2.5 ml肝素抗凝1000g15min 离心分离血浆 1.0 ml20冰箱冷冻保存于 10 天内提 取和测定血浆中纳曲酮的浓度 色谱条件Nucleocil ODS502.0 mm5um澳大利亚 SGE 公司流动相组

8、成为乙 腈-甲醇-水-冰醋酸20:20:60:1(V/V)流速为 0.2ml/min 离子源Turbo Ionspray 源扫描方式为正离子正扫描NEB6CUR10CAD6 IS4000.0VTEM300.0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m/z342.3324.3(纳曲 酮)m/z344.3326.6(纳曲醇代谢产物)m/z328.4310.4(纳洛酮内标) 3 . 结果与讨论 3 . 1 体外释药行为 分别将纳曲酮微球用冷水37?水0.1mol/L 盐酸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7.4处理后11 天 内的体外释药曲线见图 1 时 间(day) 024681012 累积释放度 ( % ) 0

9、 10 20 30 40 冷水 磷酸盐缓冲液 3 7 度水 盐酸溶液 图 1 . 不同处理方法对早期纳曲酮微球释药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得知在体外释放条件下用冷水处理后突释较为明显而用 37?水0.1mol/L盐酸 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7.4处理的微球释药平缓微球的突式效应主要是由于吸附在微球表面的 药物很快被溶解而造成的由于纳曲酮碱基在水中溶解度较差用冷水较难溶解微球表面的药物当 升高温度时纳曲酮碱基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当 pH 值降低时纳曲酮碱基与盐酸结合形成水溶性 盐酸盐因此采用 37?水洗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出去吸附在微球表面的药物用盐酸溶液处理可能导 致加速 PLGA 的降解缓冲液处理较繁锁

10、 3 . 2 体内释药行为 为了观察注射用纳曲酮微球的体内释放特点进行了恒河猴肌注纳曲酮微球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试验采用肌注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纳曲酮微球一组注射冷水处理的微球一组注射 37?处理的 微球 时 间 ( d a y ) 01020304050 血药浓 度( n g / m l )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microsphere I microsphere II 图 2 . 两种方法处理的微球体内血药浓度曲线 和的血药浓度分别在三十分钟和两小时达到第一个峰值峰浓度分别为 12720ng/ml 和 5.702.05ng/ml随着药物的代谢转化和排泄纳曲酮

11、的血药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分别在四天和三天 血药浓度又开始缓慢升高第十一天和第六天后分别达到平台期的峰值图 3 表明纳曲酮微球和 在恒河猴体内均具有缓释特性按有效血药浓度 1ng/ml 计算可以维持 43 天左右平台期血药浓 度分别在 1.050.488ng/ml16.88.48ng/ml 和 1.641.54ng/ml11.64.91ng/ml之间 纳曲酮微球有明 显的突释效应而的血药浓度曲线较平稳无显著的突释效应和的突释血药浓度相差 20 倍 远远高于平台期的血药浓度尽管突释造成的释放量仅占总药量的 25%但如此高的血药浓度可 能会造成机体的不良反应采用 37?的水处理微球能有效地降低突释 对

12、比体外释药曲线和体内血药浓度曲线可以发现突释出现在 24 小时之内因此检查 24 小时 内的释放度对于控制纳曲酮微球的质量很重要 3 . 3 对载药量的影响 将制得的微球和 37?水洗处理的微球分别测定其载药量结果见表 1 表 1 . 消除突释的方法对纳曲酮微球载药量的影响 处理前 处理后 载药量(%) 27.1 26.6 由表可知纳曲酮微球经 37?水洗处理后不会对载药量产生明显的变化 时 间 ( h o u r ) 020406080 血药浓 度( n g / m l )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microsphere I microsphere II 4 . 结论 将纳曲酮微球经 37?加热浸泡处理能消除突释效应但对微球的缓释效果没有影响体内有长达 40 天左右的平台期对微球的载药量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摘要为了消除纳曲酮微球的突释效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文比较了经冷水37?水0.1mol/L 盐酸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7.4处理后纳曲酮微球的早期体外释放行为并对冷水处理和 37?水 处理的纳曲酮微球进行恒河猴的体内药动学研究发现除冷水外其他条件均能降低体外早期的释放 度其中采用 37?水处理纳曲酮微球最方便可靠对体内维持 30 天的药效没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