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9869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探究与演练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探究与演练(九),视角一 关注重大政策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精要点拨 新时期党中央做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决策,对新时期的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作出具体要求,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都是关注焦点。 演练1 (2017课标全国,31改编)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明显体现该报告主旨的中央会议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A. B. C. D. 解析 据材料“实际上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

2、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趋势”可知,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该报告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在经济行为中加入市场的有效调节,从而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题意。 答案 C,视角二 计量史学数据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精要点拨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揭开了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序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中不断成熟完善,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 演练2 (2017北京文综,18改编)下图中促使1987年至1994年变化的因素是( ),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

3、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解析 根据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的柱状图可以看出:1994年比1987年北京百货零售网点显著增多,这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市场活力增强的表现,故C项正确。题图反映了零售网点增加,而不是“锐减”,A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服务业”关联不大,且不是材料主旨,B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视角三 史学研究方法“以图证史” 精要点拨 历史图片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从其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生学习历史的

4、基本能力要求。 演练3 图片能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解析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人民公社挫伤了劳动者积极性,故A、B、C项错误。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人民公社强调公有化程度,故D项是二者的共同之处。 答案 D,视角四 历史规律认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精要点拨 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第一手资料

5、,但往往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与其他历史资料的相互印证,也能成为研究历史的有力证据。 演练4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因为其不理解(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 C.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改变的是农村经营方式,所有制仍是公有制,没有变化。 答案 B,对接学考1416题,学法1 综合考查农村经济体制调整 【例1】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

6、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的相关举措,属于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法突破 本题选取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发言,能引起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并追究相关历史过程。在新中国历史上,关于土地的大事件有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解析 题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用承包的方式把土地的经营权交给农民,而所有权仍归国家,实现土地所

7、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故C正确。 答案 C,学法2 设置场景考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 【例2】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证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文化大革命”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方法突破 本题设置生活场景考查计划经济体制。关键信息一是“副食品供应证”,二是“买到”体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交易特点。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的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的史实,国民经济

8、调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的错误在于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1956年,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19561966年已经是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B,学法3 新材料、新情景考查改革开放新成果 【例3】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部工具书,自诞生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其中一次修订增加了如中国梦、正能量、基层民主、市场经济、城镇化、3G手机、期货交易等上百个新词。这次修订( ) A.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 B.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 C.是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 D.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方法突破 理解“新词”代表的时代变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 材

9、料中“中国梦期货交易”等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事物,D项正确。 答案 D,学法4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例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对接学考3132题,材料二 到1983年,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2

10、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答案 (1)表现:政治制度创新:分权与制衡,确立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经济体制创新: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确立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过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