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9126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微课堂一刻钟 考纲解读 一、考纲展示 2015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二、命题特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考查重点,更是一个热点。2014年高考浙江卷、湖南卷、天津卷、课标全国、课标全国均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1)从设题方式上看,一般来说,设置一道小题,有的直接提问,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第8题“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就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有的结合其他考点间接提问,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8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

2、析”。,(2)从命题内容上看,表达技巧涉及内容多,考查角度广,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22题“简单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属于对表达方式的考查;再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12题的第(1)小题“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属于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五年高考 (2014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 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 峡 吟 (南宋)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注。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 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

3、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_来写愁。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答:_ _,答案 (1)猿声 (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解析 (1)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第一首,未明确写愁,结句用“共听一声猿”表愁,第二首直接写出了愁与“猿啼”的关系。 (2)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愁情,“那堪”二句则是直抒愁怀;手法上,都通过描写

4、景物抒发感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最美语文 三更半夜子时归 有天晚上,陈细怪在别人家喝酒,结果被人灌得头重脚轻地撑回家门。他伸手拍门老半天,老婆明知故问道:“哪个?” “我我是哪个?”陈细怪打着酒嗝道。 “什么时辰?才叫门!”老婆有些来气了。,陈细怪醉乎乎地,以为老婆说的是要自己“做诗”才让进门,便开口做起诗来了。 三更半夜子时归,关门守户掩柴扉。 老婆娘子堂客问,何人哪个你是谁? 老婆被丈夫这首啰嗦诗逗乐了,想气也气不起来,开开门,扶陈细怪进了屋。,合作探究课时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点聚焦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

5、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谋篇布局技巧。,题型一: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常考点:,1.描写 (1)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2)描写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3)描写讲究技巧: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衬托(正衬和反衬)。,2.抒情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 (1)借景或借物抒情; (2

6、)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托物抒情; (4)用典抒情; (5)借古讽今。,常见提问方式: (1)本诗(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 (2)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 (3)诗的第联或词的上(下)片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景?,例1 (2014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7、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中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我们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中的写景之句。先看这首词的整体内容,也就是所谓“面”,“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总写清明寒食时鲜花凋谢的暮春景色,“番腾妆束闹苏堤”则总写人们闹苏,堤的场景;再分析“点”的情况,所谓“点”,这里是指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的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而“花褪雨,絮沾泥”正是暮春景色中的一个细节描写,“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是写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的刻画。这样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答案

8、】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例2 (2011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 _,【解析】 “情”与“景”的关系,从诗歌的首句“一望欲消魂”可

9、知是“触景生情”,看到满眼荒芜,触景伤情。从“古碑”“残阳”“积雪”等传统意象看,是融情于景。从“古碑”“残阳”“积雪”的冷色调与诗人“消魂”的情感来看,是以“哀景”写“哀情”。 【答案】 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方法点拨 解答表达方式类题目的方法 1.积累相关术语 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等。 2.审清题目要求 认真审题,读懂暗示,特别是题干中的“描写”“抒情”的字眼,然后从此入手,运用规范的术语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尤其要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特点。,【特别提示】 四种常见的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诗(词)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

10、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景物予以抒发,这样抒情的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方法。 (2)借事抒情。借助于事件即人们的行为举止来抒发感情,通常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片段和事件来抒情达意。如:,西 归 绝 句 元 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这首绝句借展读友人书信,表现自己对友谊的欣慰,对友人的感激之情。,(3)托物言志。诗(词)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词)中的物一般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4)咏史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1、:一是借古讽今,就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之事;二是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3.答题步骤 步骤一,明方式: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方式; 步骤二,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怎么运用的; 步骤三,析作用:简析此种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题型二:表现手法 常考点: 比兴寄托、虚实相生、衬托(动静相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对比、象征、借古讽今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做题中,当题目问及表现手法时,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描写方式及修辞手法也纳入其中。,常见提问方式: (1)试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2)试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

12、手法。 (3)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 (4)这首诗(词)采用了的艺术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例3 (20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 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题目: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_ _,【解析】 从题目“赠燕”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吟咏的对象是燕子。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第一处:“着意衔,

13、携归画栋修花口”,属于正面描写,用了拟人修辞。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感情。第二处“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句子,这是用典(表现手法)。第三处,“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这是作者想象之景,是虚写(描写手法)。 【答案】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例4 (2013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题目: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

14、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应首先从修辞的角度考虑,如没有较为明显的修辞手法,则从诗歌写作构思的角度考虑。本诗中描写的重点是梅花,但对梅花的描写是侧面进行的,环境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是诗歌的主体,所以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 【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方法点拨 1.找准角度 鉴赏表现手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最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很多时候,表现手法与其他手法在运用上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亦可将其他手法视作表现手法的基本内容。,2.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应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题型三:修辞手法 古人十分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拟人、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常考点: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