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098898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级归纳 妇产科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妇产科学归纳归纳:林瑜 卢倩 检审:张登城12 级考试:名解 5*2,填空 20*0.5,判断 10*1,选择 20*2,问答 4*5,病例分析1*10。第 2 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2. 骨盆根据形状分为 4 类: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张登城)第 3 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一、 胎儿期:810 周胚胎卵巢;副中肾管发育成女性生殖道。二、 新生儿期:生后 4 周内;胎儿受母体及胎盘雌激素影响出现假月经、白带、泌乳,短期消退。三、 儿童期:412 周岁;早期 H-P-O 轴抑制状态幼稚型生殖器,晚期 GnRH

2、 抑制解除。四、 青春期1. 生理特点:1019 岁;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生长加速、月经来潮(初潮) 。2. 青春期的的四个不同阶段:乳房发育:青春期发动的标志;肾上腺功能初现;生长加速;月经初潮:青春期的重要标志。3.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第二性征:乳房发育、阴毛、腋毛。五、 性成熟期:一般是 18 岁至绝经前;月经、妊娠。六、 绝经过渡期1. 生理特点: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出现绝经综合症。2. 绝经:月经永久性停止。3.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 1 年内的时期。七、 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时期,一般 60 岁后进入老年期;低雌素

3、导致易患老年性阴道炎、骨质疏松。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1. 月经:(M)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2. 月经周期:21-35d,平均 28 天,经期 3-7d,经量 30-50ml ,80ml 为月经过多。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一、 卵巢的功能(12 级填空):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内分泌功能:产生性激素。二、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1. 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卵泡排卵前卵泡成熟卵泡a) 始基卵泡:(M)卵巢的基本生殖单位,是卵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前颗粒细胞组成。胚胎 20 周 700 万个;出生时 200 万个;一生约排出

4、 400500 个成熟卵子;绝大部分退化闭锁。b) 窦卵泡:卵泡液、颗粒细胞,具备 LH 受体2c) 排卵前卵泡:由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透明带组成。2. 排卵: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4 日左右。3. 黄体形成及退化:卵泡颗粒细胞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卵泡内膜细胞形成卵泡膜黄体细胞,排卵7-8d 黄体体积达到高峰;若未受精,黄体转化为白体。三、 卵巢主要分泌孕激素(P)、雌激素(E)和少量雄激素(A)。四、 甾体激素的合成降解1. 生物合成两途径;2. 孕烯醇酮是前体;3. 碳数递减:孕激素(21C)、雄激素(19C)、雌激素(18C);4.

5、活性最强雌二醇(E2) ;5. 肝脏降解,肾脏排泄。五、 雌孕激素生理作用(12 级考点)雌孕激素生理作用雌激素 E 孕激素 P子宫肌 增加缩宫素敏感性 降低缩宫素敏感性子宫内膜 增生、修复 使由增生转位分泌宫颈 扩张,促进分泌 闭合,抑制分泌输卵管 增加收缩 减少收缩阴道上皮 增生角化 加快脱落下丘脑垂体 正负反馈 正负反馈生殖器 促进发育 促进发育乳房 腺管增生 小叶腺泡发育代谢 水钠潴留 水钠排泄卵巢 促进卵泡发育体温 使基础体温升高3第四节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一、 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1. 增殖期 (早 中 晚) 时间:5-14 天 内膜厚度:1-5m

6、m 腺体:细胞增多,少量分泌 主要变化:间质增生、致密;动脉螺旋化2. 分泌期 (早 中 晚) 时间:15-28 天 内膜厚度:渐达 10mm 左右 腺体:细胞增大,分泌旺盛 主要变化:间质水肿、疏松;动脉更加螺旋化3. 月经期 时间:1-4 天 主要变化:子宫动脉痉挛、缺血,EP 撤退,内膜功能层崩解,内膜坏死脱落二、 宫颈黏液周期性变化: 排卵后:粘稠浑浊量少拉丝差;镜检可见椭圆体 排卵期:稀薄透明量多拉丝长;镜检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第 67 天出现,排卵期最为清晰而典型,12 级选择) ;宫颈瞳孔样;氯化钠增加;水分增多;糖蛋白网眼变大以利精子穿透第五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1. 下

7、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HPO 轴的启动中心是下丘脑。 长反馈: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作用。 短反馈:垂体激素对下丘脑 GnRH 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超短反馈:GnRH 对其本身合成的负反馈调节。2. 腺垂体分泌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和催乳素 PRL43. 卵巢性激素的反馈作用4. 雌激素有两个高峰;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在排卵前达到峰值,孕激素在分泌期达到峰值。(林瑜)第 4 章 妊娠生理一、 名解1.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始于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 ,止于分娩(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 ,时限-38

8、周2. 精子获能:精液射入阴道内,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子宫腔进入输卵管腔,在此过程中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 、 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的稳定性,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需要七个小时左右。3. 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4. 透明带反应: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时,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5. Braxton Hicks 收缩:妊娠 1214 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律无痛性收缩,称 Braxton H

9、icks 收缩。6. 蒙氏结节:乳头增大变黑,乳晕颜色加深,其外围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隆起。7.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2 级名解):妊娠晚期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流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形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二、 受精卵着床 3 个过程:定位、粘附、穿透三、 受精卵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透明带消失;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孕妇体内分泌足量的孕酮。四、 胎儿发育特征胎龄/周 12 16 20 24 28 32 36 40胎龄/月 3 4 5 6 7 8 9 10身长/cm 9 16 25 30 35 40 45 50

10、体重/g 1000 1700 2500 3400记忆方法:身长在第 5 个月之前为月数的二次方,在第 6 个月之后为月数的 5 倍。五、 胎儿循环系统的特点:(1) 脐静脉血进入胎儿体内分为 3 支;脐带中有 3 条血管(12 级考点) ,2 条脐动脉,1 条脐静脉;(2) 胎儿体内无纯动脉血,均为动、静脉混合血;(3) 优先保障胎儿心、 脑、肝及上肢血供;(4) 出生后脐静脉闭锁为肝圆韧带;出生后脐静脉末支静脉导管闭锁为静脉韧带;出生后脐动脉闭锁为腹下韧带;出生后动脉导管闭锁为动脉韧带;生后卵圆孔开始关闭,生后 6 月完全闭锁。六、 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羊水七、 胎盘1. 构成

11、:羊膜、底蜕膜、叶状绒毛膜2. 绒毛膜的组成:内层为细胞滋养层,是分裂生长的细胞;外层为合体滋养层,是执行功能的细胞;滋养层内有一层胚外中胚层,与滋养层共同组成绒毛膜。3. 绒毛的形成过程:一级绒毛:形成细胞中心索,初具绒毛形态二级绒毛:形成间质中心索三级绒毛:胚胎血管长入间质中心索,与绒毛血管连接4. 胎盘功能(12 级问答):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免疫功能;防御功能;合成功能。八、 脐带1. 妊娠足月脐带长 3070cm,平均 55cm52. 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3. 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4. 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的华通胶保护脐血管5. 脐带受压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

12、胎儿生命九、 羊水1. 羊水的来源:妊娠早期母体血清;妊娠中期胎儿尿液;妊娠晚期胎肺参与生成。2. 性状及成分:38 周 1000ml、足月 800ml;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300ml;羊水比重为1.0071.025,pH 值约为 7.20,水分 98%99%,1%2%为无机盐及有机物。3. 羊水的功能:1) 保护胎儿(胎儿不受挤压,防胎体畸形、胎肢粘连;保持羊膜腔内恒温;临产宫缩时,羊水能使压力均匀分布)2) 保护母体(减少胎动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宫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滑润和冲洗阴道,减少感染)3) 可用于产前诊断十、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一) 生殖系统的变化:1. 子宫内膜蜕

13、膜变:(1) 致密层蜕膜样细胞增大变成蜕膜细胞(2) 底蜕膜:囊胚着床部位的子宫内膜,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3) 包蜕膜:覆盖在胚泡表面的蜕膜(4) 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宫腔其他部分的蜕膜2. 子宫峡部:(1) 非孕时长约 1cm,妊娠后变软(2) 妊娠 12 周后拉长变薄,扩展成宫腔一部分(3) 临产后伸展至 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二) 血液改变:(1) 血液稀释,红细胞,血浆蛋白(2) 白细胞轻度,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3) 血小板(4) 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三) 泌尿系统的改变:孕妇易患右侧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增粗及蠕动减弱

14、,尿流缓慢;肾盂及输尿管自妊娠中期轻度扩张;右侧输尿管常受右旋妊娠子宫的压迫。 )(四) 内分泌系统的改变: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增加,但由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也增加,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并未增多,孕妇无甲亢表现。(林瑜)第 5 章 妊娠诊断一、 名词解释1. 黑加征:停经 6-8 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和宫体之间似不相连。2. 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正常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3. 胎产式(12 级名解):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包括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4.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包括头先露、臀先露、肩先露。5. 胎方位:

15、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二、 妊娠分期 早期妊娠:13 周末之前 中期妊娠:1427 周 晚期妊娠:28 周及其后6三、 早期妊娠的诊断(一) 症状体征:停经 10 日以上、早孕反应、尿频、乳房蒙氏结节、妇检可见阴道宫颈紫蓝色、黑加征、子宫增大变软。(二) 辅助检查:妊娠试验(检测血清 hCG 或早早孕试纸法) 、超声多普勒、宫颈黏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三) 血尿 hCG 升高是确定妊娠的主要指标,妊娠早期超声检查是确定宫内妊娠的金标准四、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一) 症状:早妊经过、腹部增大、胎动(二) 体征与检查:子宫增大、胎动(18 周 B 超可查,20 周孕妇可感觉到) 、

16、胎体、胎心音(正常时 110160 次/ 分)五、 胎先露指示点:胎先露 指示点 简写枕先露 枕骨 O面先露 颏 M臀先露 骶骨 S肩先露 肩胛骨 Sc六、 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的种类及关系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的种类及关系枕先露(95.55%97.55%)枕左前(LOA) 枕左横(LOT) 枕左后(LOP)枕右前(ROA) 枕右横(ROT) 枕右后(ROP)头先露(95.75%97.75%) 面先露(0.2%)颏左前(LMA) 颏左横(LMT) 颏左后(LMP)颏右前(RMA) 颏右横(RMT) 颏右后(RMP)纵产式(99.75%)臀先露(2%4%)骶左前(LSA) 骶左横(LST) 骶左后(LSP)骶右前(RSA) 骶右横(RST) 骶右后(RSP)横产式(0.25%)肩先露(0.25%)枕左前(LScA) 枕左后(LScP)枕右前(RScA) 枕右后(RS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