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98054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4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从文-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沈从文-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沈从文-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从文-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从文-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一一一+ +十一 -_-。 。 _。 人 物 1 7 l 。 一 一一 一 一J 沈从文 一 我也快到禁止出口文物年龄了 美国的讲演 擘 沈从文的后半生:1 9 4 8 1 9 8 8 张新颖 著 1 9 8 0 年初 ,傅 汉 思 、张充 和 写信邀请沈从文和张兆和来美,沈 从文回信说 ,他 自己不敢设想,倒 是想过, 服饰研究出版后得的 稿酬 ,如足够张兆和来 回路费 ,则 让她来住一阵。2 月下旬,傅汉思 约同耶鲁中国小说史教授高辛勇、 中国历史教授余英时、美术馆东方 艺术部主任倪密,联名正式邀请沈 从文讲学 ,信函同时寄给中国社科 院。沈从文3 月底回信表示愿意前 往 ,但社科

2、院没有 回音。暑中正在 北京的金介甫和社科院联 系,居 间转达沟通 ,社科院表示支持,并 承担来 回机票费用。此后办理一系 列手续 ,时 间就到 了1 0 月份。行前 沈从文致信钟开莱说: “ 我事先总 有那 么一种感觉 ,即此来或如 熊 猫 ,能给人看看已完成了一半 任 务,其次则谈谈天 ,交流交流意 见 。而 主要收成 ,当是去博物馆 看 看 国内看不到的中国重要文物 。” 1 0 月2 7日,两 个老 人从 北 京 启程,先到上海转飞东京,再在东 京换机飞往纽约。幸遇季羡林的大 公子 同行 ,得到不少照顾。当地 时 间2 7 日下午七时到达纽约肯尼迪机 场 ,接机的张充和 、傅汉思兴奋得

3、 无可言喻。开车回到纽黑文市的 家 ,已近午夜。傅 汉思这天 的 日记 只写 厂这么一句 : “ 等了二 三 十年 的 一个梦 ,今天终于实现 了。” 沈从 文 在美 国三个 半 月 ,到 十五所大学做了二十三场演讲 ,参 观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文化活动 六十六项,傅汉思分列了这两个方 面的记录 ,载明具体 的时间 、地点 和相关人员;其中后一项 ,还不包 括在美国西部和檀香山的活动。如 此密集的安排,表明当地相关部门 和众多个人的热情 ,珍惜这个来之 不 易 的机会 。而这 个 近八 十 岁 的 老人 ,为亲情 、友情 、好奇 、敬 仰所环绕,精神上既兴奋 ,又特别 放松;在一生第一次出国的

4、异国他 乡,有分寸却无拘束 ,自然地显现 一个生命的平和与坚韧,智慧与志 趣 ,饱经沧桑而童心犹在 。 沈从 文的首 场讲演是 1 1 月7 日,在哥伦 比亚大学 ,夏志清主 持 ,傅 汉思 翻译 。哥大 的海报尊称 他是 “ 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在世作 家”,他讲 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 学,谈的是他个人到北京开始写 作 最初 几年 的情形 ,末尾说 : “ 我 今年七十八岁,依照新规定,文物 过八十年即不可运 出国外 ,我也快 到禁止 出 口文物年龄 了。所以 我在今天和各位专家见见面,真是 一生极大愉快事。” 听众 中不 少人 已经老 了: 如 在 三十多年前即和金隰翻译出版 了 沈从文小说第一

5、个英译本 的白英 ( R o b e r t P a y n e ) , 这个译本叫 中国 土地: 沈从文小说集( T h e C h i n e s e E a r t h S t o r i e s S h e n T s u n g - w e n ) , 伦敦G e o r g e A l l e n U n w i n 有限公司 1 9 4 7 年出版; 还有一 位七 十多岁的 老先生, 老远赶来, 沈从文讲完后 他站起来向当年的老师报名报到, 报他是哪一年的学生。 沈从文几乎 每到一处, 总会有他的老学生, 其中 主要是西南联大时期的年轻朋友。 王浩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和计 算机科学

6、家, 当年金岳霖最喜欢的 学生, 旁听过沈从文的大一国文, 1 9 4 4 年他翻译了毛姆的一段谈哲学 的话 向沈从文编的副刊投稿,“ 登 是登出来了, 但后来间接听说, 沈先 生对 我选 的一段颇 为失 望, 大概因 为别的理由, 对我的兴味有更高的 期望。 ” 他听了哥大的讲演, 写 了_一篇 重逢沈从文先生, 朴实地 记叙了自己的感受:“ 我曾听过多次 国内访问美国的名家的讲话, 特别 喜欢沈先 生的这一 次。 一 个明显的 原 因是他 用 自己亲切的语言讲 自己 最有兴趣的话, 因而若干粗心的或 对中国所知较少的听众可能觉得文 不 对题 。 后来我 想 , 另外 一个原 因 是 , 他

7、通 过自己的经历, 具体地反映 了一个时期 ( 2 O 年代) 的文化情况, 比讲 当前 的情 况 较容 易 表达 出要 点 , 而且不需要正 面来探讨 国内几 十年政策数次大改所引起的思想混 乱。这当然也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善 用了自己的长处而得到的效果。 ” 沈从文 当然知道 ,有些听众 可 能更感兴趣于他的曲折经历,期待 听到他的受难 “ 证词”;可是他没 7- 。 。 。 。 。 。 。 。 “。 1 8 人 物 L 一 一 一 。 一 有去投合这种心理,只讲自己真正 想讲的东西。1 1 ) 1 2 413 在圣若望大 学讲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最后平静而诚恳地说 : 许 多在 日本

8、、美国的朋友 , 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 并不值 得 惋 惜。 因为社 会 变动 太 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 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 因为社会 变动而丧气。社会 变动是 必然的现象。我们 中国有句俗话 说 : “ 塞翁 失马 ,焉知非福 !”在 中国近三十年的剧烈变动情况中, 我许 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 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 中的新 变化成 了古人 。我现在居 然 能在 这里很快 乐的和各位谈谈这些 事情 ,证 明我在适应环境上 ,至 少 作 了一个健康的选择 ,并不是消极 的退隐。特别是国家变动大 ,社会 变动过程 太激烈 了,许 多人在运动 当中都牺

9、牲后 ,就更需要有人更顽 强 坚持 工作 ,才 能保 留下 一些 东 西。在近 三十年社会变动过程 中, 外面总有传说我有段时间很委屈、 很沮丧;我现在站在这 里谈 笑,那 些曾经为我担心的好朋友 。可以不 用再担 心!我活得很健康 ,这可不 能够作假 的!我总相信 :人类最后 总是爱好和平的。要从和平 中求发 展 、得进步的。 中国也 无例外这 么 向前的。 他 的讲演 ,按场次 来说 ,一 半是讲文学,只限于2 0 年代;一半 是讲文物,主要是中国古代服饰。 他更愿意讲文物,为此精心准备了 大量的幻灯片。让他特别高兴的 是,他还专门讲了一次 “ 中国扇子 的演变”凑巧,耶鲁大学美术 馆正举

10、行清代扇子书画展,倪密陪 他参观后,他即做专题演讲,并放 映了幻灯片。 沈从文演讲前总是写讲稿, 还 总是带着讲稿上讲台, 可是从来不 看。 在东部几所大学, 傅汉思是当然 的司机, 又是大部分时候的翻译。 一开始傅汉思事先还看讲稿, 后来 发现沈从文并不照念讲稿, 就索性 不再看。沈从文讲开了头, 往往随 兴所至 有一次张充和坐在靠近讲 台的地方, 听见傅汉思低声提醒他: “ 你现在讲的是文学。 ” “ 原来 这天讲的是古代服饰。 每次无论讲 文学或考古, 总离不了琉璃厂 古文 物。 在文学上间接受到古文物的熏 陶与修养, 在考古上是直接接收同 研究。 这个同源异派, 共树分条的宝 藏 ,

11、永远占他生活中一部分, 他永远 忘不了, 所以有时忘了所讲题目。 一 经汉思提醒 , 他若无其事, 不慌不忙 归还原题, 其时听众已入胜境, 亦 不觉有什 么痕 迹 , 比起 当年在 中国 公学第一次上课时, 大有天壤之别 ” 沈从 文 去讲 演 ,从 不问 到什 么学 校 ,见 什么 人 ,什 么人 介绍 主持。1 2 月3日到勃朗大学演讲完 后 ,主持人勒大卫教授在家中掌厨 设宴 ,过后大家谈起主人 ,沈从文 说: “ 我没见到主人。”他也确实 并未同主人交谈张充和感叹 , “ 我这才相信王子猷看竹不问主人 的故事不是谎造的。”1 2 月8 E l 第 一次去哈佛 ,归途 中他问 : “

12、今天 是在什么大学讲演?” 张兆和把这事写信告诉了儿 子 。再 次去 哈佛 ,谈 服 饰 ,考古 学家张光直主持,这次他记住了学 校 ,还在 日记 中写 : “ 有一 老太太 带一裙子问时代 ,告她约在 同治 、 道光时。随后又问值多少钱 ,率直 回答我不是商人 ,无从奉告 。” 金介甫对沈从文的演讲有细致 的观察和深刻的印象:“ 他没有受过 直接与西方接触的影响, 而且既不 关心也不会对他的听众 说恰当的 话 。然而他恰恰在这一方面取得了 辉煌 的成功。 对于沈从文 的听众 来说, 这也是一次空前的经验。 他 的语调既表现 出中国伟大的传 统学者所特有的那种无我的谦逊, 又流露出一种欢欢喜喜

13、的精神, 因 而他的听众中有些人说他活像一尊 l J 、 佛爷 , 一尊 弥勒佛 。 ” 他乡旧友新知 沈从 文在 东 部期 间 ,除 了一 两次偶尔在外住宿 ,都住在 张充和 家里。而他讲演的学校 ,除了耶 鲁 ,都在另外的州 ,当天往返 ,实 在是很辛苦 。常常夜间行车 ,后座 的两姊妹已经困倦入睡,前座的他 还同开车的傅汉思兴致勃勃地有说 不完的话。他如此好的精力 ,让人 不敢相信 。对 “ 新事物”的兴趣 , 也令人称奇,如在华盛顿看航天博 物馆 ;如在张充和家每饭后必吃冰 淇淋 ,严冬腊月 ,谁也不需要 ,可 要是忘了给他 ,他会用孩子般 的方 式提醒 ;他一个人看电视 ,不懂英 文

14、 ,却能说出故事的来龙去脉。 很多人与他相见 ,最称奇的 , 是他2 0 世纪2 0 年代在北京租住汉园 公寓时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如 今耶鲁的中文教师黄伯飞 ,他父亲 当年开汉园公寓,他还记得当时胡 也频住哪间,丁玲住哪间 ,沈从文 住哪间。林蒲 ,西南联 大时期 的老 学生 ,专程从南部飞来 ,赶 到张充 和家 ,和沈从文做 了将 近五个小时 的谈话 录音。 沈从 文去哈佛 ,费正清和夫人 费慰梅请 他午餐 ,他们不仅是2 0 世 纪3 0 年代的旧识,而且有共同密切 的朋友梁思成 、林徽因 ,那时候他 们都多么年轻 !如今垂老,共同的 朋友作古这一对已逝夫妇的经 历命运,自然也就成为他们席问感 慨万千的话题 。费慰梅后来写 了一 本书 梁思成与林徽因 ( L i a n g a n d L i n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 社 ,1 9 9 4 年版 ) 。 来美国,沈从文特别想见的 一个人是王际真。1 9 2 8 年,王际真 由美回国探亲,路经上海,徐志摩 介绍他和沈从文认识。短暂的交 往,却结下了特殊的友谊。此后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