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98045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28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 姓名:崔前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区域经济学 指导教师:刘溢海 20091201 摘 要 I 论文题目: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题目: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 -基于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分析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研 究 生: 崔前进 研 究 生: 崔前进 指导教师: 刘溢海教授 指导教师: 刘溢海教授 摘 要 摘 要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 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市场发育程度、思想观

2、念 等要素的差异很大,各地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孜孜以求的课题,但 由于受资料、数据所限,人们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省市县域经济发 展模式的研究比较常见,而对某个县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发展 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平原农业县沈丘县为研究对 象,针对沈丘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的特征;通 过SWOT分析,认清沈丘的县情县况;从沈丘的现状出发,总结提炼出沈丘县域 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重点对该模式在沈 丘实践中的三种类型(“公司+饲养小区+农户

3、”型、“公司+农户”型、“加工 厂+基地+农户”型)进行分析说明。以期为沈丘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 考建议,为其他地区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关 键 词:县域经济, SWOT 分析, 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模式 论文类型: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摘要 II Subject: The Research of Shenqiu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odel Specialty: Regio

4、nal Economics Name: Cui Qianjin Supervisor: Professor Liu Yihai ABSTRACT County economy as the basic uni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in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local resourse endowments, location condition, the l

5、evel of market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ideological and so on in our vast country, so the developing way of local county economy is also vary widely! In recent years,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always worked diligently and tirelessly for the developing mode of the county economic! But as the li

6、mi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they researched more on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developing mode of economy, it is less in the county. This paper is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developing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lain and rural

7、shenqiu county,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rge agriculture county, weak industry county ”, “large population county, poor finance county”, through SWOT analysis, it will be clear about the state of shenqiu county, then it will explore the special mode to meet the shenqiu county economical developme

8、nt from the current shenqiu situation: the mode of leading enterprises led of th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The paper focus on analyzing and illustrating three types of the model in Shenqiu practice, whi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s the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shenqiu economy, es

9、pecially provide the wa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KEY WORDS: County economy, SWOT analysis, Leading enterprises, Mod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issertation Type: Applied research 第 1 章 绪 论 1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县级行政设置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来,在我国已有两千

10、年历史,县级一直 是进行区域社会管理、宏观调控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范围 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处于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沟通各业的重要地位,是国民 经济的基本单元1。如果说城市经济特别是大中型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 那么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河南县域经济特别是豫东南 偏远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本世纪初,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第一次 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 域经济”,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发展小

11、城镇和县域经济,充 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 村延伸”。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 民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薄弱、最为滞后的环节,县域经济受到了前 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最好时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有利于为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壮大县域经济理论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一个新思维,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 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

12、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维。在理论上,通过对沈丘县域经济的实证研 究,为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2.有利于为沈丘政府部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在实践中,本文以沈丘县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学、县域经济相关 理论,以及唯物辨证等方法,认真吸收借鉴广大学术专家的研究成果,在对沈丘 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试图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以期为沈丘政府部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3.有利于为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在解剖“沈丘”这个“麻雀”时,沈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劣势和遇到的挑 战,以及针对

13、沈丘总结提炼出的发展模式,不仅仅适用于沈丘,它对其它贫困地 区(特别是传统农业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县域经济是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形式来研究的,其实质是一种中观 性质的区域经济,因此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于区域经济的研究。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丹提出的大推进理论认为,只有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 关联产业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才能创造出互为需要的市场,克服落后地区市场 狭小,需求不足等问题,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推动经济良性发展。该理论为县域 经济发展中吸引外资提供了理论依据2。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14、平衡性问题,国外学术理论界的研究有平衡理论和不平 衡理论。平衡理论主要强调公平、均衡原则,认为地区之间在产业发展、资金投 放方面应当保持同步与平衡3。不平衡理论认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先 发展优势产业和先进地区,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和落后地区;不平衡理论后来经过 发展演化,提出了著名的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等4。平衡理论对于生产落 后、资金短缺的区域或县域来说实行起来难度较大,不平衡理论对这样的区域指 导性比较强,但也有缺点,容易带来产业失调,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是从区域经济研究开始的。上世纪 80 年代,学术 理论界开始使用

15、县域经济的概念,上世纪 90 年代,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入正规 化、应用化时期。目前学术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有: 1.县域经济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有关县域经济内涵与特点的研究,国内学术理论界有许多成熟的观点。闰恩 虎(2005)认为,县域经济在内涵上有三个要求:一是典型地体现中国转轨经济 的三元结构:城市、乡镇、农村;二是典型地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 矛盾;三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冯德显(2004)从县域经济的 特点、作用出发,论述了县域经济发展中若干重大战略问题,并对县域经济进行 了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三农问题,发展的重点在于制度创新,制定政策 时要因地制宜,分类

16、指导。张淑琴(2006)从分析“县”这一级经济社会发展的 第 1 章 绪 论 3 特点入手,论证提出了县域经济基本内涵,从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县域经济的特 点,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县域经济的作用,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基本问 题。陈清(2004)对县域经济须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县域经济的含义和特 征、县域经济行政区划调整、县级财政以及县域经济所需资金来源、保留乡镇一 级政府和财政机构的必要性、县级政府的职能及调控手段、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所 有制和产业结构等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县域经济新的视角和观点。 2.县域经济类型的研究 闰恩虎(2005)以县域地理条件为标准将县域经济分为山区型、平原型和丘 陵型;以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