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8036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一、金属的存在及通性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化合态。 (2)地壳中含量占据前两位的金属元素是铝和铁。 2.物理通性,3.化学通性 (1)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自主阅读,自主检测,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质软、硬度小、熔点低。 (2)常温下钠与氧气的反应: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

2、其表面迅速变暗,失去金属光泽,化学方程式为4Na+O2 2Na2O。 (3)钠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2Na+O2 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 (1)现象:铝箔熔化,失去金属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2)化学方程式:4Al+3O2 2Al2O3。 3.金属与Cl2、S的反应 金属与Cl2、S等物质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硫化物等。,自主阅读,自主检测,1.下列不是所有金属都具有的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常温下为固体 答案:D 2.下列性质属于钠的性质,不属于铝的性质的是( ) A.能与氧气反应 B.能与氯气反应 C.能与硫反应 D.质软、硬度小、

3、熔点低 答案:D,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钠、铝与非金属的反应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做的几组实验: 实验一、钠与氧气的反应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切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放入坩埚中加热。,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实验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讨论探究 (1)上述实验各有何现象? (2)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金属钠和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探究提示:(1)实验一的现象:刚切开钠时,断面呈银白色,慢慢失去光泽,放在坩埚中加热时,首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发出

4、黄光,最终生成淡黄色固体;实验二:加热后,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2)都能与氧气反应,但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钠,点燃时,生成过氧化钠;而铝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铝。,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规律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越易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1)活泼金属K、Ca、Na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空气中又可发生燃烧。 (2)较活泼金属Mg、Al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形成氧化膜,也可以发生燃烧。 (3)金属Zn、Fe、Sn、Pb常温下与干燥空气不发生氧化反应,加热条件下能被氧化,在纯氧中可发生燃烧。 (4)金

5、属Cu、Hg在强热条件下,只氧化而不发生燃烧。金属活动性在Hg之后的金属不能被氧气氧化。,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2.经典燃烧实验现象集锦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7)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6、,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题型一、钠与氧气的反应 例题1导学号98980040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解析: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成了Na2O,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生成Na2CO3

7、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水,最后变成Na2CO3粉末,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成功体验1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解析: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答案:B,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题型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例题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

8、精灯上加热至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的是铝 B.熔化的是Al2O3 C.熔化物滴落 D.熔化物迅速燃烧 解析:打磨掉氧化膜的铝又迅速被O2氧化为Al2O3,包裹在Al的表面,保护内层的Al不被继续氧化;由于Al2O3的熔点比Al高,当加热至铝熔化时,Al2O3薄膜依然完好存在,里面熔化的铝不与O2接触不能迅速燃烧,也不会滴落。 答案:A,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成功体验2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不着 D.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

9、气反应 解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活动性较强,A、B正确;常温下在空气中加热铝时,铝表面形成的Al2O3可以阻碍O2与内部的铝继续反应,所以用酒精灯点不着,C正确。 答案:D,1 2 3 4,1.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金属钠先熔化 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红色火花 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 B. C. D. 解析:钠的熔点只有97.8 ,受热时立即熔化,它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受热时与O2化合生成Na2O2,呈淡黄色。 答案:D,1 2 3 4,2.小兰家中收藏

10、了一件清末的铝制工艺品,该工艺品至今仍保存完好。该工艺品仍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解析:铝制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答案:D,1 2 3 4,3.下列关于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是不同的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解析: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的低价阳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A错误;金属元素无负价,B正确;Na2O与Na2O2中Na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C错误;大多数金属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少数为液体(如汞),D错误。 答案:B,1 2 3 4,4.一块金属钠暴露于空气中最后变成( ) A.氧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 D.碳酸氢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