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97998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重在结题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学活动指导,重在结题,薛进立 2011.6.14,为什么这样做?,大凡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这种习惯特点是:“学什么”不必考虑; “在什么地方跟谁学”也不必操心; “怎么学” 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 “学到什么程度”没有权利决定。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 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学什么”要由你自己选择; “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导师指导不但体现在研究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结题时的作用和

2、意义,结题时指导师的作用,我的理解是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学习目标;特别是围绕课程的几个目标,进行能力、科学规范、科学精神方面的再升华。下面以我的指导课题之一关于农村大棚种植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例。,指导师在课题结题中的作用,(1)结题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反思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

3、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4月1025日,A组集中在龙金大道边上的大棚种植地。章思思和曾思凡进行种植人员的采访并记录,胡莹莹观察大棚的结构支架材料等,方菲鹅进行现场拍摄。在龙金大道先后访问了两家私人大棚种植地的人员。B组集中在世纪大道边上的大棚种植地。叶少海和方必北进行人员采访并记录,缪克亮进行现场拍摄。在世纪大道先后访问了两家私人大棚种植地的人员。5月615日,我们全组对龙金大道和世纪大道的四家私人大棚种植地进行最后的两次访问。我们分组后分别进行了5次实地考察和采访,其中在结题过程中又进行2次实地考察和访问。本课题起始时间为3月初,结束时间为5月底。

4、组内设计方案讨论共6次,导师辅导5次。,结题的反思,研究过程,关于农村大棚种植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摘选,(2)结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反思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结果分析:,经济、文化程度、政府政策、环境的调查,种植人员结果分析:此次采访时,做采访的组员,人手各两份访问文稿。在此,我们就访问的十来个大棚种植人员的答案进行分析。所有人都来自浙北地区,且都是以种田为生。并且都表示大棚种植的直接目的是

5、获取利润维持基本生活。50%的人员是通过贷款投资,50%的人员是通过亲朋好友的资助投资大棚种植。并且所以人都未经过正规的义务教育,40%的人员进过专家培训种植大棚,60%的人是靠多年的植经验来进行大棚种植。我们还得知所有种植人员对本镇政府反响特别大,他们表示政府对他们外地人根本没有补助。他们的作物基本是在9月次年5月种植,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也是由于温度要求,他们选择本镇进行大棚种植。每年只种一季。除此之外,所有人员对自然灾害影响问题,表示束手无策,尤其是台风和持续降雨。,关于农村大棚种植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摘选,(3)通过反思灌输学会分享与合作能力,让学生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

6、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让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农民生活条件,关于农村大棚种植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摘选,(4)通过反思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

7、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历时三个月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龙港的地理环境较适合大棚种植,随着我镇农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我镇进行大棚种植。但是,我镇政府对外地农民的生活漠不关心,补贴政策仅限于本镇农民。然而自然灾害愈发频繁,经济条件本就不好的外地农民,根本无法承受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可是政府也没有出台更有效的补助政策,使得私人大棚种植发展愈发艰难。再因农民们本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过多的专业培训,不能将棚搭得牢固而长期使用。这无疑令我镇得大棚种植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前。,关于农村大棚种植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摘选,以下是我们根据研究结果,对文

8、化程度和种植技术不高的农民提供的一些知识概况,社会使命感,具体内容见附件,我们分别从一些几点描述大棚种植知识: 1、蔬菜大棚建田的基本要求 2、蔬菜大棚的建造 ( 包括大棚的形式 材料选择 覆盖材料 塑料薄膜维护) 3、适合大棚栽培的蔬菜种类 3.1适宜大棚栽培的蔬菜应具备的条件 (包括耐弱光性好 对温度适应性强 耐湿抗(耐)病性强) 3.2适合大棚栽培的蔬菜种类,关于农村大棚种植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摘选,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结论,我们经过集体讨论、分析、总结,决定给相关部门和广大私人大棚种植人员提出以下建议:,1、给龙港政府的建议:众所周知,补贴是政府为了增加个人、企业收入或减少其成本而制定的政

9、策。补贴有时可以用以下词语表示:转移、支付、支持、援助等。并且补贴对象应该是广大从事农业的人员,而不是龙港政府所补贴的“种粮大户”,同样是农民,大家应该享受平等的待遇。就算是外地农民也是一样的吧,毕竟他们在龙港境内种植。或许他们没有按正常的程序注册种植,但是他们都有向政府提出申请,可是却久久没有得到答复。农民们将所有家当投入种植,他们没有时间去浪费,因为本就收益不好,一旦亏本,后果可想而知。自然灾害又频繁发生,他们根本担不起损失。如今,“三农”问题摆在眼前,政府却没有出台更好的政策去解决。我们建议政府能够多多深入了解贫困农民的疾苦,照顾到每家每户,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设备,解决外地农民的种植困难

10、。,社会责任感,给广大私人大棚种植人员的建议: 建议广大私人大棚种植人员,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都要 按照正常程序注册种植,我们知道申请注册需要一些时间, 所以建议大家提早申请和注册。政府方面其实也有一些免费 的培训工作,我们建议,各个种植人员都能去参加培训,尤 其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种植技术不是特别完善的种植人员。 相对于往年的种植经验,专业培训还是略胜一筹。经过培训, 就不会在遇到困难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尤其是梅雨季节和台 风频发期,没有优质的技术,就会损失更加惨重。排水设施, 特别需要改善,因为龙港本来地势就低,一旦持续降雨,河岸 的水面就会以高速度上升,导致作物腐烂,损失极大。稍大台

11、风一袭击,之前搭棚的工作和种植的投入就全都白费了。所以 加强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个人收 入,是很有效的。,社会责任感,后记:,这次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它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加强了我们工作是的默契,增强了对将来步入社会的信心。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去接纳别人意见,我们还学会如何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同时,在调查期间,我们遇到过困难与艰辛。在刚成立这个课题小组的时,我们曾为课题的选择闹过别扭,个个成员的热情参与度不高。但当我们得知时间紧迫,而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时,每个人都

12、动起来了。我们冒着雨踩在泥泞的土地上,头顶着酷阳外出采访。曾有人拒绝我们的采访,认为我们是在游戏,但我们没有气馁,一次次挺过来。因为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的彩虹会更美”。,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经过一次次东奔西走和团结合作,我们终于完成了实地考察和采访工作。尝到胜利的果实的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当然,这少不了广大大棚种植农民和老师的配合,在此,我们对那些热情帮助我们完成课题的广大大棚种植农民和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我们提供的蔬菜大棚种植基础知识和建议能够给龙港私人大棚种植农民们到来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我们课题能够对政府了解龙港私人大棚种植(包括外地农民)的现状和改进政策起到一定的帮助。,(5)根据格式完成结题报告只是结题的任务之一,结题报告的格式学生一听、一看、一模仿就会了。我们只是把规定的报告要求对学生的做简单的介绍、甄别。 结论:有米就能炊!当然巧妇饭更香!,总之,我们对学生的课题指导,不只关注课题研究的成果如何,更重要的是注重结题过程的学生能力的提高、科学实验的规范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