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97094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海学第三章第1至3节海上的距离单位(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海上的距离单位,目的要求: 1、掌握海里和其他长度单位。,一、海里,海里Nautical Mile(n mile或M),定义:地球椭圆体子午圈上纬度一分对应的弧长,S1 = 1852.25 - 9.31COS2(m),=0 S1=1842.94米 =45 S1=1852.25米 =90 S1=1861.56米,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国际上规定1海里的标准长度为1852米。,链Cable(Cab):0.1海里,约为185米。,米Metre(m) 国际通用长度单位,英尺Foot,ft:1ft=0.3048m 码Yard,yd:1yd=3ft=0.9144m 拓Fathom,fm:1fm=6ft

2、=1.8288m,初显和初隐,第二节 海上能见距离,当灯塔灯芯初没于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当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初显:,初隐:,A,e,B,O,一、测者能见地平距离(视距)De,理论视距,特点:取决于测者眼高、地面曲率、大气蒙气差。,二、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H,特点:取决于物标高度、地面曲率、大气蒙气差。,三、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o,特点:取决于测者眼高、物标高度、地面曲率、 大气蒙气差。,第三节、灯标射程,光力射程: 灯标射程:,晴天黑夜,测者的眼高为5米时能够看到的 灯标灯光的距离。,晴天黑夜灯光所能照射的最大距离。 取决于光强。,强光灯:光力射程大于或等于测者的眼高为5米时

3、的灯标地理能见距离,以5米眼高的灯标地理能见距离作为该灯标的射程。 弱光灯:光力射程小于测者的眼高为5米时的灯标地理能见距离,则以其光力射程作为该灯标的射程。,光力射程与地理射程二者之间较小者。,1、我国灯标射程:,一、灯标射程的定义,注: 采用额定光力射程的国家和地区,可在灯标和雾号表的“特殊说明”中查得。光力射程不标相应的气象能见度,可理解为某盛行气象能见度下的光力最大能见距离。,2、英版资料灯标射程:,分光力射程与额定光力射程两种。,光力射程:,某一气象能见度条件下,灯标灯光的最大 能见距离。,额定射程:,气象能见度为10 n mile条件下, 灯光所能照射的最远距离。,特点:,仅与光力

4、能见距离和气象能见度有关,而与 测者眼高、灯高、地面曲率和地面蒙气差无关。,二、灯标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1.中版: DM= DO (强光灯) 射程(弱光灯) 2.英版: DM=min(射程,DO),初显和初隐,初显:,判断灯标有无初显(隐)的方法:,2、比较:,注意:上述比较均指整数部分相比较。,当灯塔灯芯初没于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初隐:,当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1、求5米眼高的灯标地理能见距离(地理射程):,若Do5图注射程:,为强光灯,有可能有初显(隐);,若Do5 图注射程:,为弱光灯,没有初显(隐)。,初显:,初隐:,当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初显:,初隐

5、:,当灯塔灯芯初没于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当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初显:,初隐:,初隐/初显距离,公式: 或: (END),初隐/初显(例1),例1:中版海图某灯塔灯高84 m,图注射程18 n mile,测者眼高16 m,试问该灯塔是否有初显或初隐?,解:,D0(e=5)=2.09( + )= 23.8 n mile,23.8n mile取整为23 n mile,大于射程 18 n mile,所以该灯塔无初显或初隐。 (END),初隐/初显(例2),例2:中版海图某灯塔灯高84 m,图注射程23 n mile,测者眼高16 m,试问该灯塔是否有初显或初隐?,解:,D0(e=5

6、)=2.09( + )= 23.8 n mile,23.8n mile取整为23 n mile,等于射程 23 n mile,所以该灯塔可能有初显或初隐。 (END),英版资料:,中版资料: 先判断该灯标是否可能有初显(隐)。若可能有,则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为初显(隐)距离;若没有,则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为图注射程。,二、灯标灯光最大可见距离,1、求灯标地理能见距离。,2、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为Do与图注射程二者中较小者。,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例1),例1-3-2:中版海图某灯塔:闪(3)20s100m25M,已知测者眼高16 m,试求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DM。,(END),(1) 眼高5m的灯塔地

7、理能见距离DO5 DO5=2.09(5+ 100)=25.6 n mile, DO5取25,等于射程,该灯为强光灯。 (2)求 DM DM=DO=20.09( 16+ 100) 29 n mile,解:,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例2),例2:中版海图某灯塔:闪(3)20s100m21M ,已知测者眼高16 m,试求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DM。,(END),射程(21M)小于眼高5m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 DO5=25.6 M,所以是弱光灯。 DM=射程=21M,解:,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例3),例3: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49 m,额定光力射程25M,试求测者眼高16 m,能见度10 n mile时

8、,该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DM。 若灯塔射程20M,其理论最大可见距离DM是多少?,(2) 射程20M时, 因为射程20M 小于地理能见距离 DO=22.99nmile 所以DM等于射程。DM = 20M (END),(1)灯塔射程25M时,其地理能见距离DO为,解:,小于射程25M,所以,该灯塔DM等于地理能见距离Do 即 DM=22.99nmile,思考练习,1、1海里的定义是: A、地理纬度1的子午弧长度 B、1852米 C、海图上1经度长度 D、地球球心角1所对应的子午线弧长 2、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弧长: A、在地球两极为最短 B、在地球赤道为最短 C、在地球赤道为最长 D、在纬度4

9、5为最长 3、不同纬度上1弧长不相等,在纬度45 处,1海里是: A、1861.6m B、1843.2m C、1852.2m D、1857.3m 4、将1海里定为1852米时,则: A、在赤道附近误差最小 B、在纬度45附近误差最小 C、在两极附近误差最小 D、在纬度45附近误差最大 5、某船沿赤道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误差, 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所计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 A、超前 B、落后 C、两者一致 D、有时超前,有时落后 6、某船沿极圈(6633N),用计程仪记录航程(L=0), 无航行误差,则实际船位比推算船位: A、超前 B、落后 C、两者一致 D、有时超前,

10、有时落后,思考练习,7、公式DH(海里)=2.09 是用于: A、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B、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C、雷达地理能见距离 D、雷达能见地平距离 8、中版资料灯标射程为: A、光力射程 B、特定光力射程 C、眼高5米的地理能见距离D、晴天黑夜5米眼高最大能见距离 9、某轮眼高16米,中版海图上某灯塔的标注为闪5秒25米14海里, 则该灯塔的初显距离是: A、18.7n mile B、15.1n mileC、17.6n mileD、弱光灯塔,无初显 10、某轮眼高9米,中版海图上某灯塔的标注为闪6秒36米16海里, 则该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是: A、17.2n mile B、18.7n mi

11、le C、16n mile D、20n mile 11、英版海图和灯标表所标灯塔射程,通常是: A、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 B、该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 C、A与B中较小者 D、A与B中较大者,思考练习,12、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灯高81米,额定光力射程24海里,已知测者 眼高为9米,如当时气象能见度为8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 可见距离是: A、8.0海里 B、24.0海里 C、25.1海里 D、以上都错 13、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灯高81米,额定光力射程24海里,已知测者 眼高为9米,则能见度良好(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 见距离是: A、26.4海里 B、25.0海里 C、24.0海里 D、23.5海里 14、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灯高64米,额定光力射程20海里,已知测者 眼高为16米,如当时气象能见度为12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 最大可见距离是: A、12.0海里 B、20.0海里 C、25.1海里 D、以上都错 15、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所标灯塔的灯光最大可见距离可能与下 列( )因素有关: 1、测者眼高 2、灯高 3、射程 4、地面曲率 5、地面蒙气差 6、能见度 A、13 B、46 C、35 D、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