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5685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10讲财政与税收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必 修 1,第10讲 财政与税收,栏目导航,1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及其构成: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它包括_收入、利润收入、_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_的形式,是财政收入_的来源。,考点一 财政及其作用,税收,债务,最普遍,最重要,(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_和_。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国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例。 (4)财政支出的含义:国家对筹集的_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5)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

2、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_支出,债务支出。 (6)财政_: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财政资金,社会保障,收支平衡,基础,重要支柱,社会公平,物质保障,合理配置,1(2016海南卷)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 ) 解析 偿还国债属于债务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而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2(全国卷)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税率。( ) 解析 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税率会导致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

3、影响。,3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 ) 解析 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4财政收入越少越好。( ) 解析 财政收入太少不利于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增加或减少财政收入必须依据经济发展形势。 5要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解析 财政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6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 解析 国家补贴一般是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的,属于财政政策。 7(天津卷)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成正相关。( ) 解析 财政收支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

4、需要而确定的,不一定与经济总量成正相关。 8(全国卷)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解析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1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1)财政收入的四大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的主要因素 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它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重要因素:分配政策。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不利于企业生产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影响财政收入增加;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少,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一 财政收支,2对财政

5、收支关系三种情况的理解 (1)收大于支财政盈余财政资金未得到充分运用,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收小于支财政赤字财政支出靠借债维持,可能导致社会总供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3)收等于支(收大于支、略有盈余;收小于支、略有赤字)收支平衡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运用,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注意: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3全面认识财政赤字 (1)含义:出现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情况。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不属于财政赤字。 (2)出现的原因 收支不平衡: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结构失衡。 调节经济时:出

6、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3)产生的影响 经济过热时期:出现财政赤字,会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物价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过冷时期:出现财政赤字,可以促进消费增加,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回升。 (4)弥补赤字的方式:主要通过发行国债。,正确认识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 (1)财政盈余并非越多越好。财政略有盈余,说明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资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 (2)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并且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就是合理的。例如,在通货紧缩

7、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财政赤字过多,风险太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例1 (2017全国卷)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解析 以发行债券方式扶贫,可以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C项当选;题干只涉及扶贫资金的筹措,未涉及扶贫资金如何使用,排除A、D两项;拓宽扶贫资金的筹

8、措渠道不意味着政府扶贫资金支出减少,反而还可能增加,B项错误。,C,二 财政的作用,例2 (福建卷)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 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 B C D 解析 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大幅增加,不一定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排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错误。故选D项。,D,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

9、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三 财政政策,2财政政策的具体类型,全面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例3 (2016全国卷)下图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C ),(注:P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 B C D,解析 图示反映出2009年至2015年GDP的增长率放缓,近年来PPI的增长率为负数,要想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就需要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工业产品出厂

10、价格过低的问题。这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需要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创新,当选;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不选;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既不利于经济增长,也会增加企业负担,不选。故选C项。,1(北京卷)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 ) 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

11、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D,解析 在经济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减税有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排除A项;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会使财政收入减少,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排除B项;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排除C项。,2(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财政部发布消息称,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7.01亿元已经拨付,加上提前下达的553.94亿元,目前2017年预算安排补助地方的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60.95亿元已全部拨付地方。这表明财政( ) A具有促进

12、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C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解析 “专项扶贫”表明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项当选。,D,3(2016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答案 国家

13、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1税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_,凭借_,依法取得_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_性、_性和_性。,考点二 征税与纳税,职能,政治权力,财政收入,强制,无偿,固定,流转税,资源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重复征税,偷漏税,个人所得,财政收入,个人收入,社会公

14、平,基本形式,重要杠杆,重要手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偷税,诚信纳税,1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 解析 税率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但不意味着不能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态通过修改税法来调整税率。 2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 解析 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偷税漏税。 3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 解析 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并不是限制财政支出。,4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 解析 个税是用来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与小微企业负担无关。

15、 5营业机构不给消费者提供发票属于骗税行为。( ) 解析 营业机构不开具发票属于偷税行为。 6降低征税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财政收入减少。( ) 解析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降低征税起征点,财政收入增加。,7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 ) 解析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8树立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的义务。( ) 解析 树立纳税人意识,既包括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的义务,也包括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一 比较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营改增”的意义 从税种的角度看:完善了我国流转税的税制。 从征税对象“增值额”角度看:有效解决了双重征税问题,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也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 从企业的角度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从对国民经济的角度看:“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