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5044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专题概览,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 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1.商朝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王权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 3.商鞅变法,考纲要求,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考点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2 商鞅变法,本讲考点,1.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考点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3)特点:分封的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 层层封授;“ 土地 ”与“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之 间的纽带。 (4)作用

2、: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 (5)局限:诸侯国拥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王权力过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 势力。到西周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周天子 的权威 遭到削弱。 归纳总结 识记分封制的“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口。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误区警示 西周的“封建”是指周王对王族、功臣及古代帝王的后代 进行分封,即“封邦建国”“封建亲戚”。我们通常所说的封建制度是 指一种社会形态,与“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相提并论。 2.宗法制 (1)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2)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是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维护工具:礼乐制度。 (5)影响: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序列;有利于统治集团 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思维启迪 在农村中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 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俗话说:“白头哥,坐地叔。”(对平 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老者也要唤其为 叔)我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提示:宗法制对中国影响深远;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巧思妙记 利用示意图记忆宗法制,拓展延伸 分封制、

4、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概念阐释 “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 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 (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 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 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 整个社会,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术语必背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周王通过分封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

5、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5)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6)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主题1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呈现 史料1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 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 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 “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 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

6、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 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史料2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 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 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 柳宗元封建论 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现代文献史料,主要论述分封制的特点。说明了在西周 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说明分封制下诸侯 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权力。 (2)史料2是评论史料,强调分封制的目的及其发展演变。阅读史料时可 根据时间来把握分封制的发展脉络。体现了东周以后出现了诸

7、侯分 裂割据的局面。,史料应用 (1)史料1说明分封制主要分封的对象是 和亲信,通过分封加强 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在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诸侯拥 有较大的独立权力,为分封制的 埋下了隐患。 提示 王族 瓦解 (2)结合史料1、2,分析分封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 提示 趋势:分封制走向瓦解。 原因:经济发展使诸侯国的实力增强;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丧失。,主题2 宗法制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史料呈现 史料1,史料2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 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 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

8、祔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 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 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史料3 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 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 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 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 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摘编自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读史指导 (1)史料1是图片史料。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划分大宗、小宗 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嫡庶之别;大宗和小宗是

9、相对的,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每一等级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史料2来自文献史料。武则天和狄仁杰主要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进行 争论,因此理解“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 姑”这句话是关键。是指后死者附祭于祖庙。 (3)史料3属于现代评论史料。说明了宗法制度虽然不存在了,但其对 后世的影响还很大。“亲贵合一”强调国家政权与血缘家族紧密结 合,官制具有浓郁的宗法血缘性。“裙带作风”是因血亲、姻亲和密友 关系而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以及给予特别的庇护、提拔和奖赏等。,史料应用 (1)依据史料1、2,归纳宗法制的特点。 提示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大

10、小宗的相对性;嫡长子继承制;强调父系血缘关系。 (2)史料3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影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封建 观 念和反对理性、经验守旧的思想等方面。 提示 等级 (3)宗法制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依然能找到,请举例说明。 提示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认宗归 祖、祭祖扫墓等社会习俗;家谱、宗祠家庙等社会遗存。,1.分封制的特点、影响 (1)多角度认识分封制的特点 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分封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或战略要 地。 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 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以

11、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 间的横向联系。,(2)影响 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具有较 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 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 现。 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进行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 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 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简称晋等。,典例1 (2017北京西城期末)右图文物启卣(yu)上的铭文记载,启是周 王朝的地方领主,他曾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此记载反映的制度是 ( )

12、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解题关键 结合材料中“地方领主”和“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可知 此记载体现的是分封制的内容。,B,答案 B 王位世袭制是最高权力的继承方式,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 材料中“启是周王朝的地方领主,他曾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符合西周 分封制下诸侯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故B项正确;宗法制是用父系血 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材料未体 现,故C项错误;郡县制推行于秦朝,故D项错误。,2.多角度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后世封建政治

13、 确立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 (3)后世社会习俗 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 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和祭祖扫 墓等社会风俗。,(4)后世思想观念 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 深入民心。 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 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 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 批忠孝之士。 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 想,直接导致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

14、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 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 理。,典例2 (2017北京大学特优测试)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 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 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 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 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 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

15、级的表现形式 解题关键 建立材料中“差序格局”与“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 层次”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C,答案 C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根据材料中“差序格局”可知,这 是宗法制的内容。宗法制带来的世卿世禄,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故C项正确。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早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故A项错 误;先秦血缘政治被秦朝之后的官僚政治取代,宗法制并没有使先秦血 缘政治得以延续,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建立后,宗法血缘关系不再是社 会等级的表现形式,故D项错误。,1.“新的统治结构形成,大部分为周王室子弟及姜姓同盟以及愿意臣服 的东方大族包括商人。”这段文字中蕴含着 ( ) A.封邦建国造成周王共

16、主诸侯分治的格局 B.从事商品交易的成功者亦获得政治尊崇 C.原有的土著方国被大一统集权局面取代 D.血缘的亲疏是判断执政能力的唯一标准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封制。从材料中“大部分为周王室子弟及姜 姓同盟”可知,新的统治结构是分封制,A项的封邦建国是分封制的表 现。B项不是材料主旨;C项中“大一统集权局面”出现在秦汉时期;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2.(2018北京海淀期中)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 人“莱夷”。于是“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 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 ( )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 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 答案 D 根据材料可知,“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是指太 公从齐地实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