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检测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94133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检测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二检测题一、 选择题 2.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d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3.白种人在古代主要分别在欧洲,但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A欧洲的殖民扩张B土著居民的减少C种族之间通婚D大量战争移民4.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制定的部分法律时间法律名称时间法律名称1843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956大气清洁法1855有害物质去除法1963水资源法1876河流防污法1973水发19

2、26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1974污染控制法对表格所反映的结论信息,最恰当的是cA英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加剧了环境污染B英国人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C英国政府注重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英国在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承担了主要责任5.一位研究新消费主义的学者指出:新消费主义使整个阶级开始购买他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东西。社会模仿效应使本来只买“体面用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用品”,使本来只买“必需用品”的人开始买“体面用品”。这种大众消费主义最早可能出现于dA西班牙B法国C荷兰D英国6.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

3、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c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D20世纪前期7.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d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8.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b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

4、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9.下面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项目1920年产值(亿元)1936年产值(亿元)年增长率(%)官僚资本1.842.221.18民族资本2.5116.3212.41合计4.3518.54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c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D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10.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

5、映出当时的中国dA人民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11.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斯大林模式”这个词。其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aA 否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B消除了与西方的矛盾C预示了苏联国内社会转型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12.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

6、%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C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统计数据显示,到1957年为止,全国城市人口增加了72.58%。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C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B实行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过剩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开展“大跃进”运动14.下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D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

7、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15.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A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6.一位英国老太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买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做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B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

8、节1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经商根本上改变了其社会地位C他到浮梁卖茶住在“会馆”中D贩茶叶出海收到“海禁政策”限制18.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D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9.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中国第一家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山西平遥诞生

9、。三年之后,其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BA当时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C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D汇兑事业开始在中国的发展20.李鸿章说“必先富而侯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哪一活动符合他的思想C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开办京师同文馆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21.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941年时,已拥有了最后的技术,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后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A片面发展重工业

10、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C推行新经济体制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22.下图为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5)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A23.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CA政治剧变的见证B率先跨入小康社会的见证C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24.大家熟知的郑成功有两大身份,一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一是经营庞大航海集团的总裁。但其第二种身份并不常见

11、于史书,形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文化因素是C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农耕文明的影响D统治集团的导向25.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 (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中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D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26.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C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 为生的劳动者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

12、有者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27.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能C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28.有学者认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B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29.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

1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D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30.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3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D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32.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

14、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33.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34.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3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