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1425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课件 苏教版必修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2、赏析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3、运用所学技巧,练笔表达。,闻声作叹息,胸中元自有丘壑(情节梳理),月夜弹琵琶,凄凉话身世,满座皆掩泣,却坐促弦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翻作琵琶行,月夜听琵琶,歌女的身世,诗人的感受,故事情节 明线(实),感情波澜 暗线(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 直言相谏贬江州,同是天涯沦落人情感探究,诗人与琵琶女,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歌女,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请从“倾听、倾诉、共鸣”的角度谈一谈你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5分钟。,倾诉, 在自己人生失意之时 倾听, 当他人愁恨宣泄之际 共鸣, 在彼此心灵感动之处,同是天涯沦落人情感探究,老师感言 人之一生,不可能总是一路坦途。失意时,低谷时,能够自己默默扛下固然是坚强的表现,但如果有幸,我还是愿意有一知己能够听我心声,哪怕只是听一听,我心足矣。就像白居易,恬然自安,不过是欺骗自己的谎言,当偶遇经历相似的琵琶女,当两人相互倾听倾诉,彼此引为知己时,我想无论之前经历过什么,之后还会遇到些什么,最起码此时的他们是幸福的。那是一种沦落天涯也有人知的幸福,一种不必熟

3、知自有心灵共鸣的幸福!,同是天涯沦落人情感探究,品读集中描写琵琶女演奏的一段文字,考虑一下,曲调共有几层变化?我们能否从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的情感和生活轨迹呢?,琵琶弦上说情思音乐赏析,前奏曲 孤单凄凉,欢乐曲 急切愉悦,沉思曲 幽怨压抑,悲愤曲 不平愤懑,?,音乐旋律、情感变化及诵读指导,低沉压抑,清脆轻快,冷涩凝绝,高亢激越,音乐本是无形之物,但作者的描述却让我们“如听仙乐耳暂明”,作者运用了哪些技巧达到了这样的效果?,琵琶弦上说情思音乐赏析,一、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二、运用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 三、运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琵琶弦上说情

4、思音乐赏析,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叶君健看戏,A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明湖居听书 B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看戏,听下面一段音乐赛马,从旋律、情感等方面自选角度进行赏析,尽量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写出此段音乐之美,字数不限。,踏花归来马蹄香拓展练笔,多种表现手段,课堂小结,孟子有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当诗人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响彻苍穹之时,一段千古流传的知音佳话已然写就。琵琶声虽已远去,作者白居易却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滚烫的泪水亦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无法抹去。,收获一路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