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89592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过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矛与盾 陇西县蒲河小学 范亚平 矛与盾教学过程记录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师:古时候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只门铃,便想把它偷来,他明明知道如果去摘门铃,铃就会“铃铃铃”地响起来。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就这样做了,可后来他仍被人发觉了,因为别人并没能掩着耳朵,仍能听得见铃声。师:谁能说出这个小故事的名字?生:掩耳盗铃师:它是一则生:寓言师:什么叫寓言?生:能够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师:古代寓言更是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代寓言两则就向我们展示了文言文的独特魅

2、力,就让咱们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到两千多年前的集市去瞧瞧吧!(课件展示)看,街上好热闹啊!街边的空地上拥着一群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寓言矛与盾去看个究竟吧!师板书:矛与盾,提醒注意“矛”与“盾”字师:谁知道矛和盾是什么?生: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决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感受矛与盾这则寓言。师:看过这则寓言后,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读一读?生:想师:现在同学们可以打开教科书第25课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生:1 -2-3-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真好,

3、老师也想读一读。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停顿和重读。听老师读好吗?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二回熟,大家不妨再试着读读一读,还可以读给你的同桌听,特别注意停顿的地方,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三、导读课文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前提,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一字一句地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大胆地猜读!另外 选出一句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生:活动-师:你学会了什么?(小组汇报

4、)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师:文中有两个YU,分别是什么意思呢?生:鬻指卖。誉;指夸耀。师:他在夸耀什么呢?生:矛和盾师:他是怎样夸耀矛和盾的,能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出示课件)师:这两句话又是指什么意思呢?先说说前一句吧!生:它在赞誉他的盾。师:板书盾(画)它的盾怎样呢?生:无坚不催师:用一个词来说出商人口中盾的特点吧?生:坚固师:他的盾真好呀?老师都心动了,真想买一支呀,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商人又举起了一支矛。 这时他又是怎样誉矛的呢?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板书)师:谁愿意解释这句话?生:师:用一个词概括矛很锋利师:同学们,如果有这样坚固的盾,这样锋利的矛

5、,很难不让商人(自傲。自大。夸耀)师: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想象一下你在集市上会以怎样的语气叫卖?生:123师:还谁想试一试。想读的一起读吧!师:课文进行了到这里,谁愿意用自己的话为大家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师:集市上可真热闹呀!梦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你们看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有活泼俊俏的姑娘,还有一脸稚气的孩子。他们听了商人的一番吆喝到底有没有人买呢?师:你从书上哪句话知道的?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问这话的人真不简单哪,一下就听出了他话中的破绽,此人好精明,你能用书上的句子再问问他吗?师: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一个秀气的小姑娘在问呢?哟,是一个健壮的小

6、伙子在质问呢?这是一位精明的长者在跟他较真呢?师:来大家一起来问他。生:齐说师:听到了旁人的质问,商人有什么反应呢?用原文回答吧!意思是?师:学到这里谁愿意为全班同学讲讲这个小故事?师:你的故事讲得真棒,你能说出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吗?生:12-3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你会选择?(自相矛盾) 这的意思是。生(做事不实事求是)师板书。四、语言积累、实践体验师:同学们寓言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寓言中的道理耐人寻味,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则寓言,回味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吧!老师先读,同学们试着用/画出停顿,用。表示重读的字、词。师:读,评生画的准确否?进行对比师:你们是否也想感受其中的韵味?生:

7、齐读师:学古文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背,方能学以致用。指名背诵。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背吧。把这则有趣的寓言珍藏在脑海里,不会背的地方再看看书。师:同学们真聪明,背得真棒。咱们再去逛逛集市吧!集市上人声鼎沸,吆喝声此起彼伏。谁愿意为我们再现当时楚人买矛和盾的情景?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语言。(生表演)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能遇到这种事情呢?谁愿意说一说?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注释。插图读懂了矛与盾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独特的韵味,认识了一个可笑的楚人,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事一定要生1生2(教师适时表扬)师:同学们,虽然说学习古文没有捷径,但是它有一定的方法让我们共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吧?读(读熟古文)借(借助注释)理(理解古文)道(懂得道理)师:今天的作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1、设计本文的广告词,以警示他人。2、与家长合作,假如你是商人会如何推销自己的矛和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