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89111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幼儿入园焦虑的 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浅议“缓解幼儿入园恐惧心理的方法”作 者: 刘 海 侠 学 段: 幼 儿 园 类 别: 教 学 论 文 单 位:磻溪镇中心幼儿园 浅议“缓解幼儿入园恐惧心理的方法”高新区磻溪镇中心幼儿园 刘海侠【内容摘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幼教工作者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从幼儿刚入园就关注幼儿,让幼儿顺利入园,健康成长,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幼儿产生入园恐惧心理的原因及缓解这种心理的的方法。希望对各位幼教工作者及家长有所帮助,让每一位幼儿都从中受益。【关键词】幼儿 恐惧心理 方法现代社会是独生子女的天下,一般家庭都是六个大人爷爷 奶奶 姥姥 姥爷 爸爸 妈妈照管一

2、个孩子,所以孩子对家人的依赖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一代人,所以当孩子要上幼儿园时,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其中入园恐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家长把新入园幼儿送到幼儿园并离开之后,幼儿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帮助幼儿实现从家庭向幼儿园顺利转变与过度,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恐惧心理、提高入园的适应性,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从了解幼儿入园不适应的表现出发,进而分析幼儿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摸索出缓解幼儿入园恐惧心理的方法。针对幼儿不同的表现,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缓解幼儿的恐惧心理,使其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3、,为幼儿日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由于幼儿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其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 初入园时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有的幼儿起初对幼儿园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 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家长离开后,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因思念亲人而开始哭闹; 有的幼儿一开始就不肯上幼儿园, 一入园就大哭大吵; 有的幼儿入园后整天眼泪汪汪, 念叨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 还有的幼儿不哭不吵, 但在幼儿园中独坐一角, 态度淡漠、情绪压抑; 甚至有的幼儿在初入园时还表现出躯体症状, 出现头痛、腹痛腹泻、尿频或失禁等生理现象, 而回到家中上述症状随

4、即消失。幼儿入园时产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都是幼儿入园恐惧心理的表现。 幼儿的入园恐惧不仅给幼儿园教师带来许多麻烦, 而且让家长感到担心和焦虑, 严重的还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要帮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尽快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很有必要帮助幼儿缓解这种入园恐惧。那么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恐惧心理, 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这一时期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点。第一:让家长与幼儿暂缓分离。研究表明: 幼儿的情绪, 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 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 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 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 一旦孩子哭闹, 不肯让家长离去, 作为家长千万不

5、能心软, 必须马上离开,强制分离。观察表明,强制分离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加剧幼儿的恐惧, 会使那些性格胆怯的幼儿逐渐形成对入园的恐惧, 丝毫无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增加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的担心与忧虑。我们常看见有些家长在“狠心”把幼儿推进门后, 听到幼儿哭闹很不放心, 又偷偷隐蔽在门外的角落里观望孩子。而教师为彻底让家长“断了念头”, 甚至会采取拉窗帘、糊玻璃纸等极端措施。强制分离是不可取的。针对“分离难”这一现象,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幼儿, 在早晨人园时, 亲子之间应暂缓分离, 即允许家长与幼儿在一起作短暂的相处。在此期间, 教师应热情主动地与家长交谈, 让幼儿看到家长与教

6、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 让家长明确告诉幼儿:“你已经长大了, 该上幼儿园了, 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 这是任务。”并耐心地向幼儿保证:“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对于那些仍然有些担心的孩子, 可以让家长早一点来接他回家, 并且要说到做到。第二:让幼儿尽快融入集体生活。随着亲人的离开, 幼儿会突然感到安全感丧失。 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多数幼儿首先会抗拒或哭泣。大多数的教师此时往往会花费所有的时间去爱抚哭泣的孩子, 反复哄劝“别哭了, 别哭了, 妈妈一会儿就来了, 好宝宝, 乖”但教师一味地哄劝往往强化了幼儿的感受, 越哄越哭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长时间的安抚无效时, 有的教师还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7、, 即不搭理他, 让孩子独处一会, 以期达到停止哭泣的目的。也有教师因厌烦孩子的念叨或为了督促幼儿完成某项事而对幼儿哄骗: 你吃完饭妈妈就来了, 你睡醒妈妈就接你这样做或许一时也能奏效, 一旦诺言落空, 幼儿就会更加失望。以上种种方式过于简单, 也不能真正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因为即使幼儿停止了哭泣, 但他们会显得不快乐, 不主动与人交往, 不玩耍, 表情淡漠。这时老师要做的就是使幼儿尽快融入集体中如: 适时、适当地在集体面前赞美幼儿, 表扬他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 夸奖幼儿干净、漂亮;画画好;聪明再适当地奖励他小红花和帮小朋友分勺子; 安排他( 她) 做较小的幼儿的哥哥姐姐等等。幼儿能从他人的语

8、气,动作等方面深刻地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幼儿一旦受到表扬, 就会很高兴, 很得意, 产生深深的自豪感和从未有过的满足。这样, 幼儿就会顺从老师的教育, 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 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进而容易接受集体生活。第三: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是容易转移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从关注孩子的需要, 创造兴趣点出发,有效引导幼儿喜欢新的生活环境。例如: 王小朋友入园后不离教师左右, 拒绝参与任何集体活动。但惟独对教师的折纸特别感兴趣, 会折好几种折纸,而且还会给自己的折纸小动物涂上漂亮的色彩。可以利用这一点, 当他一进幼儿园, 老师就领他先玩一会儿折纸, 将其注意力转移过来,

9、 再适时地跟他拉拉家常, 聊聊天。慢慢地, 他感到老师可亲, 逐渐地接受了幼儿园的生活。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还有很多: 看看动画片、新奇的玩具, 到户外游戏, 观看大班的游戏活动等等, 都是好办法。当幼儿沉浸在新环境中时, 孤独感就会迎刃而解,逐步融入集体生活。第四:引导幼儿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幼儿随着亲人的离开, 会突然感到到茫然不知所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离开了父母一对一的照顾,而不知如何寻求帮助。张小朋友尿频。当他想小便时,小脸就憋得通红, 也不吱声。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 该幼儿就会尿裤子。这种情况, 教师如果只是频繁地提醒孩子是否小便, 忽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则不能解决该幼儿

10、胆怯、不会表达自己需求的根本问题。纲要中提出: 要教给幼儿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则是交往技能的重要方面。但由于新入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 又往往因为胆小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无法主动向教师提出要求。为避免这种情况, 教师应当跟幼儿讲明:该说话的时候要说话, 有事情要大胆地告诉老师。教师可直接教幼儿一句一句地、大声地、大胆地、连贯地说“老师,我想小( 大) 便”、“我渴了”等日常生活用语;或者“老师, 他拿我的东西”、“老师, 我尿裤子了!”等寻求帮助用语。通过反复模拟练习, 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效地缓解幼儿因亲人离开带来的心理压力。第五:满足幼儿的

11、真正需要。幼儿初入园, 会由于环境、心理的变换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教师如果不加以判断, 就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 教师要学会聆听和观察幼儿, 尊重、满足、理解幼儿的需要, 认真对待幼儿的情绪变化。例如, 邵宝贝, 中午睡觉一进被窝就哭着念叨: 爷爷, 爷爷从表面看他想爷爷了。但我了解到他在家里, 每次睡觉都是爷爷陪着他才能睡着。由此判断, 他发出了一种“求助信号”: 老师, 请陪陪我!于是, 我轻轻走到他的身边,给他掖好被角, 不必任何言语, 只要在他身边5分钟, 他就会进入梦乡。王宝贝, 进了幼儿园只是一个劲地问: 妈妈什么时候来? 我要我妈。在幼儿园从早哭到晚, 整个幼儿园的老师

12、都拿他没办法, 他家里人也很着急: 说“不让他上幼儿园了”。观察中我发现这个小朋友是很聪明的, 而且很喜欢画画, 于是我为她提供了纸、笔, 让她画画。因为我在美术活动中发现她对画画很有兴趣, 涂颜色很仔细, 还把太阳画得五颜六色, 有自己的主意。画完了, 我又特别在小朋友面前表扬她, 还把她的画进行展览。王宝贝由此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这种喜悦是在家里得不到的。慢慢地, 她喜欢画画了,也更愿意上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了。总之 幼儿实现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 不是某一方面的能力使然, 而是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在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能让新入园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建立安全感,克服入园恐惧心理,同时尽快地顺利地适应新环境,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心理、智力的发育。 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实现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参考文献】1陈晓蓓.宿迁示范性幼儿园谁买单.中国教育报2穆英琳,徐书芳,李世霞.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研究.1999 年第2 期3姜维静整理.温州幼教模式访谈录.学前教育.1999 年,第11期4卢红英.统合型托幼一体化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2 期5 周颖让更多的中国幼儿接受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