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疑难问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88252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疑难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级会计疑难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级会计疑难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级会计疑难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级会计疑难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疑难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疑难问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会计基础常见疑难问题汇集1.什么是会计主体?应如何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因为法律主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可以作为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则不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的一个销售部门或一个分公司都可以是会计主体,但它们

2、不是法律主体。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二者的联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一致。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账户根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六类。二者的区别:(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

3、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制凭证;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用于编制会计报表。3.库存现金盘亏、盘盈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该于每日终了对库存现金进行盘查,如发现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属于现金短缺的,应按实际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属于现金溢余的,按实际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会计处理:(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或“

4、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借记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例题】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查出现金短缺1 000元,无法查明原因其中应由责任人赔偿的为200元,应由保险公司赔偿为300元,相关的账务处理为:清查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 0

5、00 贷:库存现金1 000借:其他应收款500(200+300) 管理费用500(倒挤)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 0004.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处置时是否应该将持有期间累计记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的金额转出? 【解答】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是应该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的金额结转到“投资收益”中的,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间取得的真正的收益。【例题】企业2007年6月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为100万元,其中包含支付的相关的交易费用为10万元,7月底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为110万元,企业在8月2日将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取得出售价款为12

6、0万元。要求: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答案】购入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0 投资收益10 贷:银行存款1007月底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8月2日处置时:借:银行存款1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0 公允价值变动20 投资收益1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贷:投资收益205.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的核算。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对于生产车间与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都应该记入到“管理费用”科目,对于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要记入到“销售费用”科目。具体的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6.企业的受

7、托代销商品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是否应记入到存货中? 企业收到的受托代销商品应该在财务报告中的列示,具体内容是指“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款”在财务报告中的列报。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受托代销商品作为存货的增项,受托代销商品款作为存货的减项,同时增减相同金额,对存货金额的影响为零,这是很特殊的处理方法。这样处理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计算企业的资产,不足之处是丢失部分会计信息,特别是对受托代销业务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将可能不充分、不完整。受托方收到代销商品的会计处理: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7.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时,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按照会计年

8、度计提折旧时,应该怎样处理? 在采用日历年度制下,会计年度指从1月1日至当年的12月31日,而折旧年度是从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起,连续12个月的一段期间。例如2007年6月10日,购入一项价款为20万的固定资产,折旧期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计提折旧。那么第一个折旧年度是从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为200.4=8(万元),而该固定资产2007年折旧额为86/12=4(万元)。某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额是指某个会计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额,而非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额。【例题】 某企业2001年9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是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

9、净残值为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个会计年度需要计提的折旧。【答案】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同。第一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40% ,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1-40%)40%,而企业2002年计提折旧包括第一个折旧年度的9个月和第二个折旧年度的3个月,以此类推所以:2001年应提折旧=20000*40%*3/12=2000(元);2002年应提折旧20000409/12(200008000)403/127200(元);2003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09/12(2000080004800)403/12 36007204320(元);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10、,最后两年是按直线法来计提折旧的,本题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是5年,2001年9月购入,从2001年10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到期日是2006年9月份底,最后两个折旧年度是2004年的10月份到2005年的9月份和2005年的10月份到2006年的9月份,所以: 2004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409/12(20000800048002880200)2(3/12)21605152675(元);2005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2006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2880200)2(9/12)1545(元) 。8.无形资产的转

11、让,是否应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核算? 其实无形资产的转让分为两种:(1)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即出售无形资产:应将取得的转让收入与其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2)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比如出租无形资产:应将转让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与转让或出租有关的多种费用支出以及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中。【例题】企业在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0万购入一项专利权用于出租,年租金为5万,租金于每年年末收到,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企业于2009年1月3日将其出售,出售时收到价款为14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12、,做相关的账务处理。【答案】2007年1月1日借:无形资产 20 贷: 银行存款 202007年年末收到租金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5 贷:其他业务收入52007年年末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计算每年的摊销额为20/5=4万。借:其他业务成本 4 贷:累计摊销 42009年年初出售无形资产时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14 累计摊销 8贷:无形资产 20 营业外收入 29.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范围: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

13、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单纯从持股比例看,持股比例在50%以上与20%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不包括20%和50%)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具体的账务处理:1.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除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也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2)以支付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应该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

14、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3)无论是以现金资产还是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该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2.取得后的核算:(1)收到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是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单位对本单位投资之前实现的净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是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单位对本单位投资之后实现的净利润,应按照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宣告分派的股利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3)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单位不用作账务处理的(4)当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计入银行存款,结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该从贷方结转,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应收股利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或记借方)【例题】甲公司于2007年4月1日购入乙公司普通股500 000股,每股面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