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10874014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5年、2016年、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本卷难度:适中创新题:5、6、10易错题:7、14、16较难题:12、27、30说明: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慨() 哺育 孜孜不倦() 头晕目炫B. 静谧() 荒缪 龙吟风哕() 囊萤映雪 C. 荣膺() 辐射 恍然大悟() 锋芒必露D. 门楣() 剽悍 周道如砥() 诚惶诚恐1D【解析】A项“感慨”的“慨”应读“ki”,“头晕目炫”的“炫”应为“眩”。B项“荒缪”的“缪”应为“谬”,“龙吟

2、凤哕”的“哕”应读“hu”;C项“荣膺”的“膺”应读“yng”,“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C.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D.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2C【解析】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本句形容黄忠在“鼓角齐鸣,喊声大震”中“驰下山来”,不合语意,可用“一马当先”。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

3、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3C【解析】“拓宽”不能与“感受”搭配,可以改为“读经典作品,会增强我们的感受,拓宽我们的视野”。B项缺宾语,应在“婆娑多姿”后加“的身影”。D项成分残缺,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同一个

4、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A. B. C. D. 5B【解析】句和句都属于总结概括性的句子,从文段内容看,句的总括性更强,是对园林艺术当中的窗子的一个总的概括。窗子很重要,那么窗子为什么重要以及哪里重要了呢?按照选项逻辑可知,原来窗子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接下来再具体围绕有了窗子之后内外交流的具体例子来阐述,所以句紧随句的后面交代窗子的重要性。后面几句话都是例子,句说明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句的“而且”及后面内容再加句内容,与构成递进关系。所以正确排序应为

5、。故选B项。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B.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C.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D.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5A【解析】B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C项属于比拟中的“拟物”,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可以接起来,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上去。D项“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三个句式相同,属于排比。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6、(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山 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注释】枥:同“栎”,落叶乔木。6.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B. 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C. 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D. 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1. D7.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

7、如闻如见,引人入胜。B. 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富有动态之美。C. 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D. 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2. C(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达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

8、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宫周忱)【注释】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民瘼

9、():老百姓的疾病痛苦。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欲活之/无路 B. 举朝/仓皇无措C.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 说/田里间事甚悉8(2分)D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案( ) (2)恐( ) (3)谢( )9(3分)(1)案卷,文书,卷宗无案牍之劳形(2)害怕,恐怕害怕恐怕,担心恐怕,担心(3)道歉长跪而谢之曰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10(4分)(1)(周文襄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幸好有这个理由可以使(他)活下来。”(2)周文襄公笑着安抚他,并

10、且听他说完才离开。 11. 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3分)11. (3分)判案,救粮,私访。【参考译文】周文襄公在翻阅一死囚的案件时,想让那死囚活下来却没有找到路子(活下来的理由),忧愁叹息的神情完全表现出来。让小吏抱来(那死囚)的案卷并读给他听,当读到几万字的时候,他还背着手,站着在听。(周文襄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幸好有这个理由可以使(他)活下来。”于是就放了这个人。己巳之难时,英宗已经被蒙古军俘虏,蒙古军队将要进一步侵犯京城,扬言说要占据通州的粮仓,满朝上下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参与讨论的人想派人放火把粮仓烧了,担心敌人要掠夺通州粮仓的粮食来解决供

11、应。这时候周文襄公正好在京城,于是建议下令各卫军先预支半年的粮食,命令各卫军前往取粮,于是道路上用肩背粮食的人络绎不绝。没过几天,京城的卫军立刻得到补给,而通州的粮仓没有了一粒粮食。周文襄公做江南巡抚的时候,外出往来都是乘坐小轿,到驿站遇到村庄的偏僻之处,就去查考访问老百姓的疾病痛苦。“五保”中有一个叫王槐的人,在夏天月夜的树下乘凉。周文襄公到了后,与(王槐)一起坐下来,和他谈论农事,十分熟悉,不久周文襄公的随从来了,王槐才知道与他交流的人是巡抚,立刻向他叩头道歉。周文襄公笑着安抚他,并且听他说完才离开。(三)古诗文积累。(8分)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半卷红旗临易水,

12、 。(2) ,阴阳割昏晓。(3)中庭生旅谷, 。(4) ,柳暗花明又一村。(5)年少万兜鍪, 。(6)伤心秦汉经行处, 。(7)鲲之大, 。(8) ,于我如浮云。12.(1)霜重鼓寒声不起 (2)造化钟神秀 (3)井上生旅葵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坐断东南战未休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不知其几千里也 (8)不义而富且贵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17分)秋夜巴 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

13、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伏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

14、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