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872923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8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姓名:项春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硕士 指导教师:张昕 2010-10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中文提要 I 中文提要 当代中学生不久的将来会走上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他们处于人生最好 的年龄段,他们年轻、有活力,他们的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创造意识都较前代 有了明显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中学生在习惯养成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对这 个群体的习惯养成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 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通过文献比较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当代中学生生活、学习

2、、思维习惯养成 上存在以下不足与问题:学校和家庭习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习惯培养水平城乡 之间、不同家庭之间存在不平衡、生活习惯养成上重物质享受轻自理能力、学习 习惯培养上呈现“低效的重视”、思维习惯上呈现强烈的自我中心。 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陶行 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叶圣陶教育思想,结合调查结论 ,本文从学校、家庭、当代中 学生自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当代中学生生活、学习、思维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关键词: 当代 中学生 习惯养成 教育策略 作作 者:者:项春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张 昕 英文提要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II Res

3、earch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ducation Strategy of the Contempor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Habit Formation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soon become nation-building talents in the near future. They are young, active, and enjoying the best period of their life. Their senses

4、of participation, independence and innovation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last generation. But we cannot den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en they are forming their habits. Research of the habit formation of this group is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s and

5、primary schools, but also for the children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By comparing documents and doing research, I find that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ha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ir habits of life, studies and mind. Schools and familie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6、to habit education. The level of habit formation education lacks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familie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to the life habit, they stress more on materials than self-care ability. As to the studies habit, their attention is “inefficient”. As to the mind habit, they have strong “s

7、elf-awareness”. Combining the conclusion of my research with Albert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behavior learning theory, 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nd Ye Shengtaos education thoughts, this thesis gives the education strateg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8、school, family and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themselves to promote their formation of the habits of life, studies, and mind. Key Words: contempor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habit formation education strategy Written by Xiang Chunlei Supervised by Zhang Xin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前 言 1 前 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

9、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目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体 现在人才竞争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才立国作为基本国策。日本近代著名启蒙 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说:“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教育是治国的根本。”二战后,日本的 经济复兴与重视人才培养密不可分。除了自己培养人才,不少国家还积极创造条 件引进人才。美国吸引世界各国人才的能力众所周知,它通过优厚的助学金、奖 学金和优惠贷款,近年来每年都吸引超过 20 万外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和深造,还在 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研究机构吸引当地人才为美国服务。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 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 30 年的奋斗历程,杂交水稻、“神舟飞船”、 “嫦

10、 娥”探月等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无不显现出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想到人才,我们就会想到科技精英,想到“两院院士”,想到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们自然又要想到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1978 年,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 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 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那位白发苍苍的诺 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 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 “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11、;不是 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 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 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很多成功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良好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中学生不久的将来就会作为国家建设人才走上社会,他们的习惯培养怎样 呢?先看看父母们对子女的教育,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 切的父母都把目光盯在了考试和升学上,而在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思 维等成长大问题上却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再看看学校,培养学生一系列 良好习惯无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12、和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可是,目前在以升 前 言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2 学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育评价体制之下,教师和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重结果 不重过程的培养人的思想,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尤其是在道德教育 方面,缺乏实效性,过分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 浪费了许多教育资源,而且也培养了一些不合格的“人才”。而从即将作为“人才” 的当代中学生来看,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养尊处优,心理脆弱,易偏激; 由于背负着家庭、社会的期望,他们心理负担重;由于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他 们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不定,在生活、学习、思维习惯养成上状况堪忧。 “行

13、为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是伟大的行动指南。 ”“播 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 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些经典名句意在说明,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支 配人们行动的一股力量,甚至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和人生质量的优劣。 无论从国家人才战略考虑,还是从个人发展考虑,培养当代中学生良好的习 惯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研究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当代中学生的习惯养成研究一直以来都很薄弱,缺乏深刻的理论分析与深入 的实践探索。本人在思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查阅了诸多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期 刊上的很多习惯养成研究大多是针

14、对幼儿、小学阶段学生进行的,鲜有涉及中学 生,而且研究成果大都属于了解现状类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套路。 为此,研究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习惯养成,一方面可以对以往的习惯 养成研究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另一方面,用实证化、系统化的方法对这个群体 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该类型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2)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社会、家庭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习 惯养成现状,努力形成一种适合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家庭氛 围;可以为中小学校进行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切实提高中小学 习惯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可以让当代中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

15、自身 习惯养成的优势与不足,帮助他们有的放矢地提高自身的习惯水平。 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前 言 3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对习惯的相关研究 在西方教育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重要的教育家或思想家都或多或少 地阐述到了习惯的问题。 虽然有些人可能没有明确地提出“习惯”这一概念, 但从他 们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背后可以体会和洞察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良 好的习惯。 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其伦理教育思想中就明显地 抬高了习惯的地位。 他明确指出“道德成自于习惯”, 至于如何培养美德, 养成习惯, 他想到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

16、就是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善人”,而要成 为善人,则取决于“三端”,即出身所禀的天赋、以后养成的习惯和人的“内在的理 性”。他所说的天赋是指民族精神、民族性格,而这不是不能改变的。一旦“积习变 更天赋,人生的某些品质及其成长,日夕熏染,或习于向善,或惯常从恶”。1亚里 士多德认为,通过教育所获得的习惯可以变更一个人先天的禀赋。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家普鲁塔克(Plutarch)认为,一个人的品行的善恶取决 于三个因素,即自然本性(nature),理性(reason)和习惯(habit)。其中理性 是由学习得来的,习惯是通过实践养成的。在一个人的品格形成的过程中,自然 禀赋是基础,学习是途径,习惯则是其得到巩固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英国 17 世纪教育家约翰洛克非常重视教育在培养与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中的作用, 他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看成是“导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他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