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087100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比多少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比较事物的多少。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和等图片。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2.认数。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老师说数,学生拿卡片。1.学习“同样多”。(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禁不住跳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

2、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招待客人。(2)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互相说说图意。(3)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子?让学生拿出学具代替小兔子摆出来,老师将图中的4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或把4只小兔子图片贴在黑板上)。(4)再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子一一对应,每复制1块砖,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砖连起来,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5)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老师说明:1只小兔子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小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板书:同样多(6)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小兔子

3、和砖比较,1只小兔子搬1块砖,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7)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拿出2个摆好,再摆,要和同样多。摆好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找学生到模型上摆,让大家看,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出来。你是怎样比较和的?(我是数出来的,有2个,也有2个,那么和就同样多;我是摆的,1个对着1个,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我就说和同样多)2.学习“多、少”。(1)提问:小猪们在干什么?有几只小猪,有几根木头?引导回答:小猪们在扛木头,有3只小猪,有4根木头。提问: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自己想办法比比看。在自己比的基础上,同桌交流比的方法。(2)集体交流。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老

4、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木头多1根。老师引导说明: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同桌互相说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板书:多、少3.仔细观察图,看还可以将谁和谁相比。(1)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得出答案。(2)还可以谁和谁比?小组合作,看看图中还有什么,用学具摆出来。(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3)集体交流。鼓励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可随意进行比较,可以是动物间的比较(小猪和小兔子,小猪和小鱼),也可以是动物与

5、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1.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两种学具摆一摆,使得这两种学具同样多。 (2)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先同桌说,再指名说。2.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两人一组随意摆,并说说比较的结果。来源:Zxxk.Com (2)集体交流。不同类的比较:和比,多。同类比较:和比较,前边的比后边的多。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是数出来的,也可以是凭直觉,等等)3.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 (1)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让学生说说结果。 (2)再让学

6、生说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4.练习一的第3题。先看看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进行检验。最后老师订正,可能有的学生用画对应线的方法比,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比,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对的,老师都要加以鼓励。5.练习一的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再集体交流,主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表述是否正确。1.画,数量比少1。来源:学科网2.把数量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课堂作业新设计1、2.略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3.在蜜蜂和小狗后面画“”。4.鸡少5.红球少思维训练1. 来源:学.科.网Z.X.X.K2. 略 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

7、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多和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通过主题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来描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能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2.尊重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

8、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教材中运用两组有情节的素材“小兔子与它们所搬的砖的比较”和“小猪与它们所扛的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也使学生看到了如何使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而且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任意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不论学生釆用哪种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釆用教材中介绍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也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多少。体现了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应予以肯定,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只要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什么是“同样多”“多”“少”,掌握比较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