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12矿初步设计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865364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12矿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司马12矿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司马12矿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司马12矿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司马12矿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马12矿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12矿初步设计(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键入文字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司马12矿井初步设计作者周维政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采矿工程学号0601010131指导教师李青锋二一 年 六 月 七 日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院 采矿工程 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 2010 年 3 月 28 日学生姓名: 周维政 学号: 0601010131 专业: 采矿工程 1 设计题目及专题: 司马12矿井初步设计 2 学生设计时间:自2010年3月28日开始至2010年6月11日止3 设计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地理坐标为北纬360407360727,东经1130

2、0331130455。井田范围:北以司马11矿为邻,南与经坊煤矿为邻,西邻高河井田,东为3煤层露头线。具体井田境界由5拐点坐标连线圈定:A. X=3999000,Y=38410749; B. X=3998577.75, Y=38416500; C. X=3997000, Y=38416000;D. X=3995900,Y=38414900; E. X=3995900,Y=38410750。原司马煤矿地质勘探报告说明书,可采煤层仅为1煤层(2.83.4/3.0)、2煤层(2.83.5/3.2)和3煤层,其它按原始资料。4 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2 井田境界及储量 ;3 矿

3、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 井田开拓; 5 矿井基本巷道; 6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7 井下运输; 8 矿井提升;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10 矿井排水; 11 动力供应与照明;12技术经济分析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开拓系统平面图(1:5000)、剖面图(1:5000或1:2000);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置平面图(1:2000)、剖面图(1:2000或1:1000);通风系统图(1:5000); 回采工艺图。6 发题时间:2010年 3月18日指导教师: (签名)学 生: (签名)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4、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人: (签名)年 月 日 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评阅人: (签名)年 月 日 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 学生: 学号: 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说明书共页2 设计图 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主要

5、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思路,设计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名)委员: (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签名) 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摘 要本设计通过详细介绍山西司马12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属于低瓦斯矿井,无煤尘爆炸危险;本井田的走向长为1.6-3.1km,倾斜长为4.1-5.7km,煤层倾角3o7o,平均3.7o,属于近水平煤层;主要有三层可采煤层,按埋藏深度从浅到深分别为1号、2号、3号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3.0 m、3.2m

6、、6.62m。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服务年限为55年,采用单水平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卡轨车,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总之,通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比较得出本设计的开拓方案、采煤方法等均能满足矿井的开采需求。关键词:立井开拓;带区式;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中央并列式通风ABSTRACTThis design detail Sima 12 in S

7、hanxi coal mine field profiles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after a series of demonstration programs compare and select the suitable way to develop the mine, mining methods and production systems. Mine is relatively simple geological structure within, a low-gas mine, not coal dust explosion hazard; the

8、direction of Ida length of 1.6-3.1km, tilt length of 4.1-5.7km, seam dip angle 3 7, an average of 3.7, are nearly horizontal coal; three main coal layer, according to burial depth from shallow to deep, respectively 1, 2, 3 coal seam, the average thickness was 3.0 m, 3.2m, 6.62m. After technical and

9、economic comparison,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 to 2.4 million t / a, the service life of 55 years, a single horizontal shaft to develop the program, the first mining district of longwall mining method for mining method used, mechanized mining. Auxiliary transport system and separation of the main tra

10、nsport system, which assisted the transport system is support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equipment, rail car transportation, to meet the staff, machinery, materials and waste rock in the transport, without intermediate reproduced directly from the mine shaft bottom face. Mine the level of use of

11、the central points out of a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word,after a series comparisons of technique and economy and so on,the development scheme and the mining method can both be fulfilled the request of the mine production.Keyword: 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 band type; long wall mining method along

12、the dip;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Central parallel ventilation 。前 言本矿井设计是根据山西省潞安集团司马煤矿的原地质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该矿的地质资料、地质勘探图、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严格依照毕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进行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的要求,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并注重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特别是课本与规程的衔接与配合。设计主要分为十二大部分: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安全、矿井排水、技术经济分析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矿井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拟解决设计中的各种主要技术问题。本设计得到指导老师李青锋老师以及采矿工程教研室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仔细、认真、圆满的完成。诸位老师孜孜的教诲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向各为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