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865260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绪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篇的话1840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成为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必修的思想政治课,它的主要目的是: 帮助同学们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何革命建设 了解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 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对时间和空间清晰的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一)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1.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兴。譬诸冬季之树木,虽已

2、凋落,而本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又可庇荫百十人矣。”中华文化的绵延性,坚韧性。人类四大古文明总唯一未曾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1)黄帝、神农氏:栽培作物,中华原始的农耕文明孕育黄河文明崛起,长江、珠江流域地区亦产生文明(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确立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正统(4)至唐全盛时期,中国疆界西抵咸海之滨,北至西伯利亚,东北远达库页岛,南至越南全境英国近代思想家威尔斯世界史纲: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形成了

3、鲜明对照(5)发源于印度的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 隋唐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一起,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北宋时期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古代自然科学 、工艺技术、社会历史、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7)明崇祯10年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的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各项生产技术,被誉为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8)明代中国海上实力居当时世界第一,郑和曾于1405年至1433年间七下西洋,航行里程约15000海里(9)1644年,崛起于中国东北的满洲族挥师

4、入关康熙先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粉碎准噶尔上层分子的分裂图谋,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康熙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雍正摊丁入亩,使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乾隆,中国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史称康雍乾盛世 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强国之一红楼梦中对表面烜赫一时的贾府曾有如下描绘:“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 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曹雪芹的这番话其实正是对其所生活的十八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写照。2.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乾隆朝中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在达到其繁盛的顶峰之时,其实就已经危机四伏,至十九世(1)宏观上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经济

5、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A.封建统治阶,包括皇帝 贵族 官僚 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没有土地,他们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的地租,B.大地主往往运用政治特权,或暴力手段兼并土地,激化社会矛盾C.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又对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较强的排斥力D.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奉天承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政治

6、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常常抑制了,中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思想上: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是正统A.强调三纲五常 主张仁政 德治 经世济B.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维护社会稳定C.同时 中国封建统治者也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维持专制统治D.思想文化上常常镇压异端,扼杀思想自由与文化活力社会上:实行以宗族家长制为核心的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它在中国封建社会前中期曾起过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是在后期逐渐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就整体而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

7、一方面也使其发展缓慢乃至停滞,形成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2)具体到18世纪中晚期的中国:危机于困局人口问题A.人口的急速膨胀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 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存在所谓马尔萨斯式的人口危机 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在1700年至1850年的人口爆炸期,消费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农业生产的增长,这构成了近代中国农村危机的基本背景,使得身处盛世之中的大多数中国人。生活于贫困状态之中行政层面(国家治理层面)问题A.摊丁入亩,永不加

8、赋的诺言,也使得国家财政收入不能增加a.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受阻b.而且连政府官员的薪俸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致使收受贿赂成为官员补贴自己生活的主要手段之一c.官场腐败成为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政治社会的一大痼疾B.清朝的政府机构与人员未能配合人口与商业的快速增长做适当地扩充,而只以幕宾、候补等名义吸纳人才,导致潜规则盛行,攀亲结故,派系纷争日炽,行政无能,制度松弛,世风日坏民间社会的动荡有清一朝,反清复明的诉求与抗争从未止,天地会 三合会 三点会 洪门 哥老会,至乾隆朝晚期渐渐失控,形成了诸如白莲教、天理教叛乱这样全国性大的动乱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A.清代统治者一面罗织罪名,大兴文字狱B.一面尊奉程朱理学

9、为正统,在社会上造成了,非朱子之传义而不敢言的窒塞空气C.康雍两朝的礼仪之争,结果是遣返耶稣会士,致使明清之际开始提升的,中西之间文化交流被阻断,西学式微D.国人的思想自由与创新精神受损,构成了一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无形的力量人口危机造成的压力、国家治理的失效与腐化、民间社会的动荡,思想文化的专制与停滞,这四个因素互相影响 催化,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十八世纪中晚期之后,由盛而衰的内在因素(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一批在古罗马的废墟上诞生的国家,逐渐摆脱教会的统治,从停滞与混乱中走出来,这些国家几乎无一不弃文尚武、尚商,其中部分新兴势力,更是抛弃了一切传统的伦理道德的约束,毫不掩饰地、不

10、择手段地追逐着财富和势力,只要能够达到获取财富与势力的目的走私贩毒 造假盗抢 贸易奴隶,都争先恐后而为之,在这一过程中,初步获得财富与地位的资产阶级,因为不满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压制,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反抗,以便从制度上确保其财富与地位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美国 法国 俄罗斯 德国 意大利等国先后发生类似的革命或改革,从制度上确立起资产阶级,在欧洲的统治或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鼓励和保护资本 刺激商业,尤其是海外贸易和探险,与之相应的发明创造开始受到专利保护,学术研究 产业制造 商业贸易军事政治开始融为一

11、个有机的整体在此过程中,近代世界历史中两大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矛盾的潮流开始凸显出来A.一是从前互不联系或联系很少的各地区被整合为西方支配下的一体化的世界,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往空前加强B二是世界在被整合为一体的同时又被分化为二a.处于中心的殖民的、侵略与掠夺的、日益富裕的资本主义列强b.处于边缘的 被殖民的 被侵略和被掠夺的 日益贫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 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

12、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欧洲人从对外扩张初期,就把中国锁定为其主要目标之一A.哥伦布出航时目标正是针对着中国,发现新大陆后误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印度,便把当地的居民命名为印第安人,B.以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最先从海上到达中国,并占领中国的台湾和澳门C.但是17世纪至19世纪,在通往东方的道路上,冒险性更强 野心更大的,则是后起的英国和俄国。a.16世纪末,英国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了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并进而以印度为根据地,向周边地区扩张,1824年至1826年英军攻占缅甸仰光,在南洋一带先后占领新加坡及其附近岛屿 马

13、六甲等,1838年 英军攻陷阿富汗首都卡布尔,并打败俾路支斯坦 攻掠波斯,将波斯湾港口的要地据为己有,1839年 又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红海的咽喉亚丁港,在此期间,英国人试图从海陆两线接近中国,海上方面 1637年英国兵舰驶抵中国广东,闯入珠江 炮击并一度占领了虎门炮台,后被中国守军所击退,此后 英国商人,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前来中国贸易,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西方对华贸易量最大的国家b.18世纪末 19世纪初,英国先后派出了卡思卡特 马嘎尔尼,阿美士德三个使团来华活动,这三个使团所提出的要求大致相同,包括派使驻京,在京设立商行,开放天津 珠山 宁波等地进行贸易,以及割让珠山附近小海岛,和

14、广东省城附近地方各一处等,这些要求中包含了侵略性极强的内容,理所当然地为清朝政府所拒绝c.俄国本来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16世纪下半叶 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17世纪中叶,俄国武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和1727年 中俄相继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两国东段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中段以西起沙滨达巴哈,东至额尔古纳河为界。蒋廷黻:“从欧亚关系史看,我们可以说,从17世纪起 欧人分两路侵略亚洲,一路自海洋而来 由南而北,其侵略者是西洋海权国,一路自陆地而来 由北而南,其侵略者是俄罗斯,两路的侵略合起来形成剪刀式的割裂,全亚洲

15、 连中国在内,都在这把剪刀口内,这是亚洲近代的基本形势,诚数千年来未有的变局”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最先有实力用炮舰敲开中国大门的,还是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至1820年 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工业革命使得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英国具备了敲开中国大门的实力英国具备了敲开中国大门更为强烈的意图1825年和1837年 英国先后爆发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滞销 工厂倒闭 银行破产 工人失业,为了摆脱危机和缓和国内矛盾,英国进一步加紧了对外扩张和掠夺,英国的资本家和商人们,迫不及待地想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获取得巨大利益。但是他们的要求并未能得到满足,与之相反 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丝 茶,给英国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贸易逆差,1781年至1790年 中国销往英国的商品中,仅茶业一项的价值就高达9600万元,而差不多同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