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86203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新)2011年.new(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一、大纲说明32 课程教学目标33 与相关课程的衔接44 教学方法建议4二、大纲正文5第一章 信息管理产生的历史(2学时)5第一节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0.5学时)5第二节 信息管理的内涵(0.5学时)7第三节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1学时)7第二章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11第一节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1学时)11第二节 信息管理中的信息科学16第三节 信息管理中的管理科学19第四节 信息管理中的传播学21第三章 信息技术(4 学时)27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内涵与体系(1学)27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类型28第三节 计算机技术29第四节

2、 通信技术32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34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38第四章 信息组织(5 学时)39第一节 信息组织的基本问题(1学时)39第二节 信息组织的过程及其内容41第三节 元数据方案44第五章 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4 学时)45第一节 信息服务的内涵(1学时)45第二节 信息服务的类型46第三节 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48第六章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5学时)50第一节 网络信息资源概述(1学时)50第二节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51第三节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52第四节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53第七章 信息系统(4 学时)54第一节 信息系统的概述(1学时)54第二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55第三节

3、 管理信息系统57第四节 数据库管理系统59第五节 决策支持系统60第八章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4 学时)62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1学时)62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功能62第三节 电子商务的基本结构和组成63第四节 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64第五节 我国的电子商务65第九章 信息政策与法规(2 学时)66第一节 信息政策及其体系(1学时)66第二节 信息法67第三节 信息道德69三、结尾71一、大纲说明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性质选修课程教学对象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学生学时学分56学时 3学分编写单位文法教学部编 写 人侯丽2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以信息论为指导,以管理学知识为依据,贯彻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知识,通过讲授传统环境下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传授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的方法,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信息管理中从始而终贯穿的一种管理学思想,了解信息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出发点何在;使学生明白信息管理所借助的技术、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信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相应的法规政策等相关知识。3 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本课程

5、有关的语言类课程主要有三门:管理学概论、企业信息管理、信息检索。在行政管理的专业课程中,本课程是选修课,管理学基础为本课程打下了理论根据,本课程可作为管理学基础的后续课。才外,信息检索为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本课程重点分析了传统环境、网络环境下信息的采集、分析、检索、利用的方法,为信息检索课程的实际操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之后,再深入学习信息检索课就有了很强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内容。本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驾驭信息的能力。4 教学方法建议首先,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意联系本专业实际和学生信息检索、信息采集

6、运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真正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其次,在教学中还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重点练习章节为第4章、第5章、第6章,这些章节应该出一些实际案例题让学生进行实操,让他们从感性上能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揭示、描述和组织,能对网络资源进行检索、分析。练习时间要确有保证,练习方式要多样化,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再次,要厘清各章的核心概念,本教材一大特点就是概念特别繁多,一般在一个内容即将结束总结性的定义为本课程中各个概念的科学解释。最后,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讲授、练习、探索研讨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二

7、、大纲正文第一章 信息管理产生的历史(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信息管理发展经历的阶段,掌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含义,并能辨析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信息管理的内涵;理解信息管理内涵的四个角度中层次角度、起源的角度是重点;知识管理的内涵;知识、信息、数据、智能四者关系的辨析。难点:知识、信息、数据、智能四者关系的辨析。教学内容第一节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0.5学时)一、信息管理发展的三阶段三阶段的名称: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二、三阶段的特点(一)古代信息管理活动资源特点: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主。管理对象:以纸制

8、手抄本、印刷本为主管理特点:以藏为主,忽视了信息管理“传”、“用” 的宗旨。管理的主体:官方指定的官员。管理思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代信息管理活动达到极致的标志是:四库全书的出版,创造了四部分类法的信息管理方法,至今仍是我国传统古籍资源的整理方法。(二)近代信息管理活动载体形式增多:图书、报纸、期刊信息存储机构变革:图书馆的出现管理主体: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亦即图书馆员管理活动增多:出现了信息收集、处理、保存和利用等。(三)现代信息管理活动信息的载体增多:除了传统的纸质。出现了缩微型、电子型、网络型的新型媒体。信息交流的方式变化:网络、广播、电视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仓促技术等

9、促进了信息管理手段的更新,管理主体拓宽:除了图书馆之外,还出现了咨询公司、调查公司、企业管理公司等,都在不同领域担任着对社会信息流的整理和管理工作第二节 信息管理的内涵(0.5学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信息管理,对信息管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第一,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从信息管理发生源的角度来看,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也就是说,信息管理应该具有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特点与性质。一是图书馆领域。二是工商企业管理领域。三是政府行政管理领域。第二,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从信息管理的层次上来看,可以将信息管理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面向的对象以及所处理的工作内容也不一样,

10、但都可以说是信息管理,无论单独讨论哪一个都是不完全的。一是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二是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三是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第三,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从对信息管理的理解的不同层面来看,目前社会上对信息管理一般从两个角度来把握,也形成了两种对信息管理的不同认识。一是信息管理是一种信息技术。二是信息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第四,从信息管理思想的结构角度。从信息管理思想的构成来看,信息管理可以分解为三个基本的信息管理模式。一是人文的信息管理。二是技术的信息管理。三是经济的信息管理。第三节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1学时)一、知识经济的产生(一)知识经济的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知识经济”的

11、萌芽就开始出现,未来学家们所预言的一个依赖知识和信息甚于依赖传统劳动力和资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初见雏形。进入20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两个经济术语正式诞生。1998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知识促进发展的年度报告,标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形成。(二)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呼唤着知识管理的出现第一,在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中,组织管理也面临着理念与方法的重大转型。第二,企业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三,知识运营已经成为资本运营及生产运营的基础。第四,生命周期论的突破要求知识管理的出现。第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知识管理的内涵(一)

12、知识的分类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Know-what(事实知识),这类知识是可以通过观察、感知或数据呈现的知识;Know-why(原理知识),包括自然原理或法则的科学知识;Know-how(技能知识),指有关技术的知识或做事的技术诀窍;Know-who(人际知识),应该向谁请教问题的知识。在这四类知识中,前两类属于显性知识,后两类属于隐性知识。(二)知识、信息、数据、智能四者辨析智能智能是激活了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智能得益于人的内在价值和信仰。它是基于知识的一种判断、谋略或行动。四者关系辨析数据是零散的,

13、没有联系的事务;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原材料与产品的关系;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信息经过再一次推理与提炼、编码系统化可以成为知识;知识与智能的关系:智能具备收集、加工、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四者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关系。(三)知识的特性知识的特性是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基础,它具有共享性、隐含性、增值性、资源性和波粒二相性。(四)知识管理内涵及要素知识管理内涵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people),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knowledge),利用信息技术(technology),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诸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

14、生价值(value)的过程(process)。知识管理的要素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技术就是能够协助人们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的基于计算机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的分类知识管理技术可以按照以下分类思想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过程分类;二是矩阵分类;三是层次分类;四是技术成熟度分类。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关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阶段说;二是等同说;三是包含说;四是映射说。第二章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信息管理学科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管理学、信息科学和传播学。此外,掌握信息和

15、信息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掌握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管理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职能;掌握信息与传播的互动关系,明白信息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传播的不同模式结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资源、信息的内涵;掌握信息管理的三大学科基础;掌握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管理科学发展经历的五个极端;掌握传播学的模式难点:传播学中的五种传播模式。教学内容第一节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0.5学时)(一)熟悉并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信息概念钟义信对于信息的解释:本体论层面和认识论层面信息的性质信息是抽象的,具有有用性和可传递性。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谓通信,在时间上的传递称谓存贮。信息的分类按照主体的观察过程来分,信息可以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