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名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852863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书法名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书法的主要书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所以说“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篆字种类很多,概括起来讲,也有甲骨、金文、小篆三体。甲骨文和金文,都可统称之为大篆,小篆是经过秦代统一文字后的书体。 篆字在今天的实用性比较小了,因为现在这种字体不易为群众识别,但是由于书体结构充满了装饰性,并有很大的书法艺术价值,所以仍被保留在书法园地里,作为书法家的书写字体形式之一。,篆字的特点 1.因形立意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很多,大多属于因形立意,如马、

2、羊、象等写法都是很多的,分布结构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写一个人字,可以表现弯腰劳动,也可以表现成跪着的人。甲骨文字的部首形状及位置也是很散乱的,到了秦代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文字经过整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是还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图形文字。 2.体正势圆 小篆形体要凭、要正,横画逼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小篆从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天。而形成很自然的椭圆形。 小篆的字势,凡方折处都是弧形线,少量的在刻印用的缪篆和秦诏版上也有部分的房型体势,但细细观察,仍多是方中有圆,与隶字体势的以方为主,大不相同。 3.左不见撇,右不见捺 篆字是我国一种古

3、老的书体,不像楷体字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其基本组字的方法,有用点、直、弧三者,笔画粗细一致,起止都要藏锋,向左撇出的地方并不用撇,向右用捺的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笔弧线结字。,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隶书的基础上

4、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艺术性高,而实用性相对不足。,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可谓群星璀璨,1、王羲之 2、欧阳询 3、柳公权 4、颜真卿 5、赵孟頫,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书、行书、草书、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

5、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代表性。 东晋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祛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章法 (书法术语)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