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张家山汉简《具律》研究 姓名:谭卫元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史 指导教师:罗运环 20040501 内容提要 本文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具律》为基础,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 合,重点探讨汉简《具律》及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从篇目、沿革、内容三方面对传世文献关于《具律》的记载做出详细 的梳理,廓清对于《具律》内容的认识其次对张家山汉简《具律》作笺释, 把汉简《具律》按其内容分为刑罚特权及恤刑规定,刑罚适用的规定,司法官 的审判责任规定和审判的程序性规定四个部分进行注释接着对汉简《具律》 部分内容作探讨,包括两个方面:汉初议爵制度,讨论西汉初“议爵”制在法 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并通过与秦律作比较来探讨其变化与根源;西汉 赎刑制度,汉简《具律》表明在汉代实际存在着“律赎”和“例赎”两种赎刑 类型,两者在产生方式,适用条件与方式等各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根本都是 为了维护专制权力和等级制度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具律》议爵赎刑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 ,b a s e do nJ u l u ( 《具律》) c h a p t e ro f T w o —y e a rL a w s a n dD e c r e e si n Z h a n g j i a s h a nB a m b o oS l i p so fH a nD y n a s t y , c o m b i n e dw i t hs t u d i e s o nr e c o r d s f r o mo t h e rb a m b o os l i p sa n dr e l a t i n gh i s t o r i c a lt e x t s ,g i v e sad e t a i l e ds t u d yo nJ u l u o fH a nd y n a s t ya n ds o m er e l a t e dq u e s t i o n s .I tc o n t a i n sf o l l o w i n gf o u rp a r t s : F i r s t ,t h i sp a r ts o r t so u tt h er e c o r d so n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 t h en a m e ,e v o l u t i o n s a n dc o n t e n t so fJ u l uf r o mh i s t o r i c a lt e x t sa n dc l e a r su ps o m e p o i n t so f v i e w .S e c o n d , t h i s p a r tg i v e sd e t a i l e d n o t e sa n dc o m m e n t a r yo nJ n l uc h a p t e ro fZ h a n g j i a s h a n b a m b o os l i p so fH a nD y n a s t ya n dd i v i d e si ti n t of o u rs e c t i o n s :a r t i c l e so fp e n a l t y p r e r o g a t i v e s ,a r t i c l e so f c r i m i n a lp u n i s h m e n t ,a r t i c l e so f j u d i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a n d a r t i c l e so f j u d i c i a lp r o c e d u r ea c c o r d i n gi t sc o n t e n t s .T h i r d ,b a s e do nr e c o r d si nt h e J u l uc h a p t e rf r o mZ h a n g j i a s h a nb a m b o os l i p st h i sp a r td i s c u s s e sh o wn o b l er a n k i n g s y s t e m w o r k e di n l e g a lp r a c t i c e s i nt h e e a r l y H a nD y n a s t y ,a n di tf u r t h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h o w t h es y s t e mc a m ei n t ob e i n g ,w i t hm o r ee v i d e n c ef r o mQ i nl a w s . T h el a s t ,t h er e c o r d sf r o mb a m b o os l i p sa n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m a k ei tc l e a r t h a tt h e r ew e r et w ot y p e so fp u n i s h m e n tr e d e e m i n g :r e d e e m i n gb yl a wa n d r e d e e m i n gb yp r e c e d e n ti nt h ew e s tH a nD y n a s t y .T h e yh a dm a n y d i f f e r e n c e si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w a y sa n d S Oo nb u tt h e ya l ld e f e n d e dt h ei m p e r i a lp o w e ra n dh i e r a r c h i c r a n k K e y w o r d s :J u l uc h a p t e ro fz h a n g i i a s h a nb a m b o os l i p s n o b l e r a n k i n gs y s t e mp u n i s h m e n tr e d e e m i n g 2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 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 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谭卫九 槲年岁月,8 日 日I J吾 本论题的价值及研究方法 自公元前2 1 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便开始伴随着国家的 发展而不断积累、发展战国初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法律制度也开始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成文法的出现与兴起在这种背景下,战 国时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初步确定了我国古代法典的体例和基本 框架《法经》原书早已失传,有学者认为在汉代时《法经》还有存本秦汉 王朝统治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兼以律、令、科、式 等多种法律形式2 0 世纪以来,简牍的出土为秦汉法律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1 9 7 5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土了秦代竹简一千余枚,其中绝大部分是 秦的法律及文书,计有《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 《封诊式》等,这些简牍记载了战国时秦国的法律制度,表明秦时已经建立了 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门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莫不“皆有法式”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位于湖北江陵( 今荆州市荆州区) 城外西南约3 华里 的江陵砖瓦石内,1 9 8 2 年开始发掘,出土竹简1 2 3 6 枚,其中《二年律令》由 5 2 6 枚简组成,含2 7 种法律条文和一种令。
《二年律令》是其原有的律和令的 总称,整理者指出律令的全部内容都应是从汉高祖五年至吕后二年施行的法 律《奏谳书》由2 2 8 枚简组成,其性质是议罪案例的汇编,包括从春秋到西 汉初期的2 4 个案例,其中十几个是关于西汉初期的案例张家山汉简从发掘 时起即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因为其以汉律为主,与睡虎地秦简性质相似,“使 我们描画二代法律概况,厘清二朝律例的传承关系,纵论秦汉法律发展成为可 能””《二年律令》是其原有律令的总称,《具律》为其中的一篇陈寅恪先 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 流者,谓之预流因此本人拟以汉简《具律》为主,探讨汉代有关法律问题, 选择《张家山汉简( 具律) 研究》为毕业论文论题 简牍研究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门先秦两汉史的研究中,考古资料、简牍 帛书已成为传世文献不可或缺的史料补充具体到汉律,据史料记载.刘邦初 入汉中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 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 ,汉兴之后,“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萧何“捃摭 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汉书·刑法志》) ,《九章律》奠定了汉代法 律的基本框架。
叔孙通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武帝即位,张汤作《越宫 律》.赵禹作《朝律》武帝之后,立法更多,法条繁杂其后奸滑巧法,转 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 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汉书·刑 法志》) 然而汉律至宋末时已经全佚人们对于汉代律令的了解来自于传世 文献中的零星记载清代以来已有学者根据旧史籍中所能见到的资料,对汉代 律令作过考释、编纂,著名律学家沈家本作《历代刑法考》,其中对汉律也仅 辑录了七十余条张家山汉简弥补了资料的短缺,“《二年律令》与《奏谳书》 的内容非常丰富,尤其是《二年律令》不仅记载了从汉高祖五年到昌后二年的 2 7 种法律的律文和《关滓令》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同《睡虎地秦简》中的《秦 律十八种》、《法律答问》及《效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联系、异同及变化 发展的轨迹⋯⋯对我国古代法制史的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圆,所以此论题 具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及价值 《具律》本身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具律》为《法经》篇目之一,为张家 山汉简C - - - 年律令》首见,其为“减律”,张晋藩先生在《中国法制史》中谈 到中国古代法典,认为中国封建法典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三个组成部分 为具法,后来封建法典中改为名例,即现代的刑法总则。
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加 重和减轻处罚的具体规定,且以减为主⋯⋯所以封建法律中又称它为减律@ 现在有了《具律》的具体条文借助于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可以对《具律》 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商务印书馆 ? 高敏:《漫谈( 张家山汉墓竹简) 的主要价值与作用》,《郑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2 0 0 2 年第3 期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群众H j 版社1 9 9 1 年第l 版.第9 3 贞 2 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学科研究取得进展( 而不只是取得局部成果)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 料上的突破,如新材料的发现.原有资料的深入发掘与系统整理二是新的研 究方法的使用,理论的更新,导致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尽管近年来发掘了 一批极有价值的考古材料,但在研究方法仍然有待创新本论题仍借助于传统 的二重证据法,即以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相关的考古发现作参证,试 图去廓清对《具律》的认识另外,比较研究的方法也是本文运用的较多的一 种方法,包括出土秦律与汉律的比较,汉律与唐律的比较,试图从纵的方面阐 述汉代《具律》的特点 二、本论题的研究概况 传统。